倒扁運動 阻力知多少?   
   

 

■張登及(作者為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2006.09.11  中國時報

  大雨對百萬人反貪腐運動(以下簡稱九九運動)的熱度造成不小挫折。「九九運動」似乎將一如「七一五聲明」般,除非另有戲劇性事件,恐難達到策劃者期待的效果。

  截至目前為止,儘管高檢查黑單位在國務機要費單據問題上,又向總統逼進一步,但仍然未能到達加以起訴的程度。相當部分支援總統的民眾傾向認為,此案「查有實據,情有可原」,「尚難認為違法」。許多民調雖顯示,支援總統離任的比例過半,堅定支持者則僅有不到兩成。但依照經驗法則,「不知道」、「無意見」的三成民眾有相當多仍是同情總統者。所以筆者可以大膽說,目前支援總統民意仍有兩千年第二屆大選的水準(三成五到四成)。這是「九九運動」難以突破的府方堡壘。

  筆者願指出,「九九運動」的困境也是臺灣民主經驗升級的重大困境。這可分為三方面加以說明。第一、因為總統所屬政黨必須顧及前述支援總統的民意,於是不能發揮西方民主經驗中,政黨約束從政黨員(不管是總統、首相)的正常作用。不僅如此,執政黨若干合格的儲備領袖都懾於此一選民結構,不敢循黨內機制提出合理質疑。其民代為爭奪傳統選票而掙扎,在捍衛黨籍總統問題上,更是別無選擇。

  第二、導致臺灣畸形的兩黨制的困境。許多西方政黨研究說明,健全的兩黨制是完善的民主政體的優良條件。但是根據我國選民政黨偏好的研究也可得知,我國兩大政黨支持者的支援理由,與選民的國家認同和地域、族群屬性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有的政黨雖有跨認同、跨族群的支持者,但個別族群的支援卻集中於該黨。有的政黨們則較少有跨認同、跨族群的支持者,其特定族群支援的純度相當高。此種生態與臺灣的多重殖民經驗和沈澱的複雜歷史記憶有關,並直接由兩大主要政黨反映出來。這使得政黨支援的來源相對僵固,關心的主題是充滿危機感的「誰的政權」,而不是誰適任。所謂「不知道」、「無意見」的「中間選民」,其實不是隱匿意向的「咱的政權」死忠者,就是力量空虛的犬儒者。公民政黨偏好流動性低,地域分佈清楚的情況下,原本應該期待政黨領袖高瞻遠矚,用政策競爭引領公民社會轉向良性的互動和對話。但多項弊案與「九九運動」的情況卻證明相反的結果。

  第三、無法對中國大陸形成示範和壓力。執政黨反思自清能力的衰頹,加上兩黨制的保守化,導致牽涉總統的系列案件無法透過較為正常的民主機制去管理,而形成南北對峙、處處僵局。這對臺灣民主經驗的價值,誠如民運人士魏京生、王希哲等人近日所指出的,臺灣若具有以民主方式使在職元首離任的經驗,不只將成為兩岸互動的重要籌碼,還會引發大陸各界檢討其政改緩慢的壓力。臺灣憲政與政黨機制失能,剛好弔詭地矮化了民主的工具性價值和理念的崇高,使兩岸許多人對民主體制大失所望,這恐怕是「七一五」與「九九」志士們最不願看到的。

  面對「九九運動」,其實還存在著一個臨時性的神聖同盟。如同十九世紀初,神聖同盟四鼎足(英、俄、普、奧)各有利益,但都不希望局勢突變,偏好保守。現在的神聖同盟除了總統支持者,也還包括不希望局勢失控的華府、北京與最大在野黨。有了神聖同盟的強大盾牌,即使「九九」來了三十萬人,總統面對的壓力也已減輕大半。執政黨「送扁保黨」、「送扁保臺」,讓總統完成階段性使命,另爭兩年專力國政的戰略高度也極難達成。

  當然,從「七一五」到「九九」,社會其實累積不小的改革能量,只是受阻於神聖同盟仍然維持的暫時性均勢。如果像是陳定南、林義雄等在執政黨群眾中清望極高的人士,能洞穿改革困境,或者發生司法調查或運動領袖等方面的戲劇性變化,堅盾仍有可能冰消,臺灣民主或許仍能躍入更高的格局。

回【國際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