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章大都是何春蕤與卡維波在1980年代在海外所寫的一系列激進神學文章,結合了激進神學與社會革命的思考。回T灣後曾在1988年的《當代》、1995年的《島嶼邊緣》等刊物陸續再發表過。就像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解構、現象學等等思潮一樣,激進神學也是當代的一股思潮;不論對宗教有興趣或信仰與否,激進神學都是可以被汲取的理論養份。相信一般的讀者(非基督教信徒知識份子也會對激進神學介紹感到興趣,並且會激發讀者對階級、性別等議題的思考。 

   

激進神學的發展大勢速記  

當代「激進神學」興起的背景,應當追溯到上個世紀末的「自由神學」(liberal theology)及「基督教社會主義」運動;推動這個運動的主流,則是自由神學家的中的「社會福音派」。

自由神學∕基督教社會主義運動  

他們抨擊保守派出世的神學觀,他們樂觀地想要在地上實現公義的神國。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掃光了樂觀的氣氛,許多自由神學家又投回正統的懷抱,而成為「新正統」,代表人物就是「危機神學」或「辯證神學」的卡爾‧巴特(Karl Barth )以及卜爾仁(Emil Brunner)

危機神學∕辯證神學  

在第二次大戰前後,受存在主義的影響的神學家,如田立克、布特曼(Rudolf Bultmann)等人,也為現代神學注入了新的思想血液;田立克的「終極關懷」、布特曼的「除神話化」,大膽的揚棄統神學銓釋,為後來更激進的神學舖路。

終極關懷∕除神話化  

受納粹迫害而死的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在死前所著之《獄中書簡》,開啟了當代激進神學第一個流派──「世俗神學」的先聲。之後,戈高登(Friedrich Gogarten)與柯克斯(Harvey Cox)把「世俗神學」正式推出;接著便是漢彌爾頓(William Hamilton)與阿爾泰瑟(Thomas J.J. Altizr)的「神死神學」。

世俗神學∕神死神學  

在這期間,神學界的爭論也感染到一般大眾,柯克斯的《世俗之城》一書成了暢銷書,引起了「世俗城爭辯」風波;羅賓遜主教的《對上帝誠實》(Honest to God),因為它的通俗風格,把新的神學精神帶入大眾,也引起了一場爭論。此外,還有大大小小的神學流派均在六O年代及七O年代湧現。

希望神學∕革命神學

在歐洲,比較接近左派思想的「希望神學」,也在布洛赫(E Bloch)開端,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集大成的情勢下登場。「希望神學」又名「政治神學」,是「激進神學」中的左翼。

過程神學∕解放神學

受到懷海德的過程神學以及德日進影響的「過程神學」,也在考布(John Cobb)的介紹下流行起來,成為「激進神學」中頗具影響力的一派。雖然這些以新教為主的「激進神學」影響了一批有入世精神的基督徒,在默默中為社會或政治的理想工作,但似乎影響不是那麼引人注目,而且影響力只及歐美地區。

相反的,在拉丁美洲,以舊教為主的「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則把比較傳統的基督論神學與激進的社會分析結合起來,影響深遠。

這就是今日激進神學的大勢。

基進立場

早期教會的「婦女解放」

黑色彌賽亞(譯)

什麼是激進神學?為什麼主張社會革命? ──從波蘭獨立工運的神學意義談起

論公義──激進神學證道詞

什麼是神學 ───田立克‧《聖經》批判學與《聖經》闡釋學

上帝 vs.該撒

南京的基督

上帝是個恐怖主義者 ──或者,為什麼有時可以傷害無辜   

一個革命家之死

理論資料

談政治就是談神 ──柯克斯的世俗神學

從世俗神學到解放神學:從現代到後現代神學

從神學的革命到革命的神學

談宗教研究

早期教會的「婦女解放」

從激進神學到激進儒家──附錄:後儒家的期待

李約瑟論科學、宗教與社會主義(即將上網)

從女神崇拜到神學的新女性主義(即將上網)

原《島嶼邊緣》激進神學專輯「前言」

上帝是個恐怖主義者 ──或者,為什麼有時可以傷害無辜  

原始基督教是被壓迫階級的革命運動──淺評卡爾˙考茨基的基督教之基礎

一般參考

從《天風》看中國激進基督徒的政治表達(1946-1949)

美國「文化戰爭」的歷史根源

列奧‧施特勞斯:論創世紀之闡釋(一)

列奧‧施特勞斯:論創世紀之闡釋(二)

爲什麽猶太人不信耶穌

異端裁判所與女巫

中國當建立自己的「聖經學」──漢譯《聖經》之考察

◆何懷宏︰群體比個人更自私

◆傅正明︰「邪教」在歐洲中世紀的命運

文化基督徒

帥哥或獷男?耶穌長相又起爭議

宗教——走向解放的神學(完整版)

國際邊緣島嶼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