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臺商「夫人幫」進駐 「相」夫教子防二奶

◎徐尚禮  2002.07.08  中國時報  

在蘇州數千名臺商中,年紀四十以上的多數舉家移民大陸,週末晚上眾臺商相約家人上館子是一大休閒活動。不過,每每男士們意猶未盡提議要去唱歌時,如何擺平在場夫人是一大難題。「孩子要早睡」是臺商太太的表面說法,「怕老公學壞」才是阻擋原因。臺商夫人擔心歌廳裏的大陸妹妹太三八老公會把持不住。 

眾臺商夫人自認,與先生比較,臺商太太承受壓力其實不比先生少。她們自認,在大陸「相夫教子」不比先生「經營管理」來得輕鬆。 

陳太太來到蘇州已經近兩年。她現在參加當地臺商夫人組成的一個聯誼會,家中電話旁擺著會員聯絡名冊,上有電話、地址。目前這個「臺商太太俱樂部」,人數近二百人,會員正不斷增加中。眾太太聚會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交換各種情報並加以研判、分析。 

由於嚴格管理會員資格,在看管老公方面,其功能就如大陸DVD廣告詞一樣「糾錯能力超強」。其入會條件則嚴格得很,想藉該「組織」拓展人脈做生意的臺商太太不準入會;先生是臺灣人,太太是大陸人的女士也不能入會,因為「聚會時怕觀念不同會引起衝突」。但來自臺灣嫁給大陸男子的臺灣女士可以入會。 

說到「敵情交換」,即使臺籍幹部妻子隨侍在側、親自督陣。有些太太還是不放心「很有心機,長得又漂亮」的大陸妹。一臺灣太太說,在「夫人幫」進駐蘇州後,當地臺商「包二奶」情形並不普遍,但仍有少數例外。例如「有時候在街上見到熟人,遠遠看去明明有二人,打招呼時卻不見女的」。在「夫人幫」看來,這就是「包二奶」的鐵證。 

其實臺灣太太怕的不只是先生「包二奶」。一位四十出頭的臺商夫人說,有的五十多歲以上的老男人「竟然把二奶扶正」。她說,蘇州有些女孩就是想嫁給臺灣人,見到有錢臺灣人,不管有沒有結婚就猛追,這個追不上,馬上就轉變目標。「而男人就像小孩最容易學壞,所以我不準我先生上卡拉OK或歌廳」。 

有趣的是,一些臺灣公司外派的年輕女臺籍幹部,有時會禁不住蘇州男士溫柔的愛情攻勢,最後結成連理。特別是男女如果同在一公司上班的話,特別容易發展成這種兩岸婚姻。 

某電子公司就有這樣的配對。該公司林總說,這種婚姻組合最大的問題在於夫妻間的觀念差異。由於大陸流行「婦女撐起半邊天」,臺灣女孩嫁入大陸家庭,大陸老公的期望值特別高,「好像甚麼都要會,做甚麼都是應該的」。所幸,大陸公婆多是伺候兒子及媳婦,一些臺灣媳婦反而不太敢接受公婆的服務。他說,公司的大陸新郎正排隊等著入籍臺灣,只是取得身份後,願不願常住臺灣,連他太太都不敢打包票。 

對臺商太太來說,一天最愉快之際就是老公和兒女熟睡後,自己一個人打開電視、看看書。特別是透過衛星接收器收看來自臺灣的節目。但最近「臺灣太太聯誼會」傳來一不利訊息。七月一日起,各社區的衛星接收器如果未重新提出申請將被斷訊。這是件大事,一旦被斷訊,大人看不到臺灣電視主播及娛樂節目主持人。小孩看不到卡通,家庭步調將被打亂。 

除了操心先生外,兒女的教育問題往往最令夫人們煩心。如果要讀園區的「新加坡國際學校」一個月要一千美元,讀「蘇州外國語學校」一學期近一萬元人民幣。除非是大老闆,多數臺灣人選擇後者,臺灣夫人們把前者比做臺北的美國學校,可見非一般臺商能負擔。但即使選擇較便宜的學校。各小學的贊助費一年又比一年高,以往是一次繳足,現在是逐年繳,加在學費內。 

即使入了學,仍有一連串令人想不到的問題。臺商太太說,有些一、二年級臺灣小孩嫌「紅領巾」難看,拒絕「綁在脖子上」遭老師責怪。四、五年級的學生則對「把蔣介石反動勢力趕到臺灣」無法理解,因而引起同學質疑。一位來自高雄的太太說,女兒剛上學時,動不動就說「係安呢喔」?遭同學取笑。如今這個初來乍到滿口南部腔的八歲小女孩,說的是流利的普通話,但媽媽卻陪她走過這段適應期。所以臺灣太太都自認在大陸「相夫教子」非常不容易。

外遇/通姦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