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s相關文章
 

解讀臺大椰林BBS站的管制網路色情措施  

傲慢的權力對上網路社會規範  

黃厚銘    2000/3/3 蕃薯藤  

臺大社會所博士候選人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兼任講師  


臺大椰林BBS站日前為宣示管制網路色情的決心,趁著假期突然宣佈廢止站上的暱稱以及名片檔的顯示功能,此舉除了引起一片嘩然之外,網友們並迅速地串連起來,發起反對此一措施的連署活動。但截至目前為止,校方與該站系統管理者並未曾針對站友們的質疑有任何進一步的答覆與說明。

此一措施涉及了幾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因而值得加以探討。其一是BBS站的公、私歸屬問題,牽涉到的是學校與系統管理者是否有權片面決定取消相關功能。其二是網路色情管制的正當性與效果問題。其三是暱稱與名片檔在網路使用上的作用問題。  

首先是BBS站的公、私劃分問題。無疑地,BBS站機器與相關網路硬體設備皆屬學校所有。即使學校採購電腦與鋪設網路相關設施的經費有部份來自學生所繳交的學費,或全體納稅人的稅款,仍不妨礙學校的所有權。但就存在於該站的資訊而言,則為創作者個人或站友們所共有。

即使是某個網友個人的發言,也會因為其他站友的回應而具有公共性,而不見得僅屬於發言的站友個人,這一點恰為BBS互動式媒介特性的展現。例如已經其他站友回應的發言,原發言人是否有權未經公開宣佈而加以修改,這個問題就曾經在某站臺成為爭議的焦點。無論如何,站臺硬體的所有權並不等同於站上言論、資訊的所有權,椰林站系統管理者驟然取消站友們的心血結晶,當然會引起激烈的反彈。  

進一步來說,BBS站並非以某中心為輻射點的大眾傳播媒體,其中的資訊提供者也並非受雇於此一機構,站友的發言不僅未曾獲得站臺的經濟回饋,言論的智慧財產權更不曾讓渡予站臺管理者。從網路上報酬遞增的原理來看,任何網站的成敗可以說是取決於該站的使用者可否形成虛擬社群。同樣地,一個沒有網友參與的BBS站,就不會是一個BBS站。

不像WWW網站可以是擁有者自己獨佔的表演空間,BBS是由互動所構成的空間,甚至它有時還更像是站友們共有的生活空間。所謂網路空間(cyberspace)即是肯定了除硬體以外,由網友們共同營造的空間具有實效性(virtuality)。因此,在思考站臺的所有權與相應的處分、管理權之時,不應只考慮硬體的歸屬問題。  

一個站臺成立之初所制定的規範或有願者上鉤的性質,但長期下來,規範的訂定與變更則必須尊重站友的意見。這是從前述資訊公共性可以推導出來的基本原則,決不能以諸如投票機制難以落實等技術層面上的理由來予以反駁。而椰林站廢止暱稱與名片檔功能的舉措,事前竟完全未經站友們公開討論的程式。在社區總體營造等活動逐漸獲得認同的此刻,何以BBS這個社區的管理問題可以由管理者從上而下地片面決定呢?事實上,臺大計算機中心與椰林站管理者的沈默正是對網路雙向溝通功能與網路民主理想的反挫。  

其次是有關網路色情管制的正當性與效果的問題。回顧臺大椰林站歷來採取的管制網路色情措施及其效果,可以說已經得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遊戲效果。雖然我們不能僅以規定的執行效率來否定該規定的必要性,但就規定的意義本身、與其副作用、影響範圍是否妥當等來省視規定的正當性,卻是形塑網路社會規範的必要做法。  

在正當性方面,除了目前有關性工作者的合法工作權問題尚有爭議以外,即使就性工作尚未除罪化的現況來看,只要管理者並非藉著媒介色情來抽取利益,站臺成為色情交易的場所,處罰的對象也僅及於交易的行為者個人,而不會波及其他使用者。因此,以遏止網路色情的理由,斷然廢止所有站友的暱稱與名片檔功能無異因噎廢食,全然不符比例原則。

更何況網友們在BBS上所尋求一夜情與網路性愛經驗,如不涉及金錢交易或與未成年青少年發生肉體上的性關係,更斷無觸法之虞。由此看來,臺大椰林站方對於網路色情的管制標準甚至超越了真實世界法律的尺度,而採取了較之更為嚴格且未經多數人同意的道德標準。其手段也踰越了應有的適用範圍。  

再就效果來說,從目前的實施情形看來,此一措施是無效的,它甚至產生了讓更多網友遭受隨機的邀請與試探的反效果。反而使站友們再也無法藉著名片檔與暱稱的內容,來與有意從事一夜情、網路性愛的站友們形成區隔。實際上這正是慣常以中性暱稱及男性的語氣自述,因而過去從未遇過男性站友一夜情邀約的我,在功能更動後的這幾天遇到的情形。  

容易被忽略的是,雖然有許多網友利用暱稱與名片檔來獲得各種性愛經驗的機會,同樣地,也有許多網友利用這些功能來宣示自己對這一類人士的迴避態度。因此,即使是價值上無可爭議的措施,也可能因其副作用或施行的效率而失去正當性。更何況在色情活動應否管制、及其管制的界限等問題上,還存在著許多爭議。

最後,就暱稱與名片檔對BBS使用者的意義而言,暱稱與名片檔可以說是網友們在網路上塑造身份認同的基本機制。一般對網路活動有所疑慮的言論通常指的是網路的匿名性,也就是無法確定使用者身份的狀況。但實際上,雖然我們確實難以僅只憑藉著網路上的互動來確定對方在真實世界的身份,但這並不意味著網友們的網路化身必然是飄忽不定的,也不等於網路人際關係只有欺騙。相反地,暱稱與簽名檔正可以提供網友們呈現自己網路化身的身份與人格特質的管道。簡單地說,網路的隔離與連結功能,使得網友們可以利用暱稱與名片檔在網路上塑造一個與真實世界或多或少有所不同的人格,進而得到探索自我認同的機會。

探索自我認同不等同於欺騙,而往往只是從既有的身份、角色、與相應的規範中解放出來,對自己的不同面向做多方嘗試。既有的研究並未證明探索自我認同僅有負面的影響,相反地,在部份個案中,還顯示出有類似心理劇的治療效果。更重要的是,只要沒有觸犯現行的法律,公權力與輿論並無理由評斷私人生活的誠實與否,例如網友是否真的是帥哥、美女。

 何況有許多網友只是利用著上述功能來呈現自己每天的心情,乃至於避免不適當對象的邀約。實際上,暱稱與名片檔是BBS站網路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提供了從現實生活中逃離而重塑網路人格的管道,因而也是網路人際關係奇幻魅力的基礎之一。

 臺大校方與椰林站的系統管理者或許懷抱著崇高的道德理想,希望經營一個乾淨的網路空間。但既然現實社會並非純潔無暇,由上而下地虛構這樣的空間並不會使站上的青少年不受到現實的污染,卻為正義與容忍的分寸拿捏提供了最壞的示範。

 一個健全的網路文化與網路社會規範或許還有待建立,但其內涵絕對不只限於網路色情應不應該、能不能夠禁絕的問題。更根本的仍是我們是否可以利用這個新興媒介的特性,來學習如何過民主的生活,共同營造我們期待的未來。這個事件卻已經顯示出,一所以自由校風聞名的大學,其網站管理者竟不恥於用這樣的措施來向我們宣示何謂權力的傲慢。  

資料來源:http://news.yam.com.tw/computer/w3_human/200003/03/11874700.html

 

Ons首頁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