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s相關文章
 

只要椰林,不要風情

明日報社論 2000.03.01


幾天前,歷史悠久的臺大椰林風情站站長版突然貼出公告,以「部分使用者不當利用BBS的暱稱及名片檔從事尋找一夜情及網愛活動」為由,宣佈關閉暱稱及名片檔功能服務。椰林站作此宣佈以後,引發大量上站者的不滿和抗議連署,每天都有數百個id上站或抗議、或討論對策,至今不息。對於這則新聞,傳統新聞媒體並沒有給予太多的注意。一方面,這個議題的性質不夠聳動;另一方面這可能和一般人對於BBS站中的暱稱與名片檔作用不甚瞭解有關。然而這個事件的發生卻凸顯了當前科技政策、網路管理的短視與急功近利。

近年來網路興起,全球籠罩在一片數位化狂熱之中,臺灣更不例外。「臺灣科技島」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可是在「科技島」政策目標背後的思考則是過度簡化的、單向度的、一廂情願的。一方面國家資源急切而大量地投入和電腦、網路有關的軟硬體的研究發展中;另一方面決策者又對蓬勃發展中的網路文化,特別是匿名文化感到高度焦慮,亟思控制,卻不瞭解網路文化和網路技術的共生關係:網路工業的發展是需要蓬勃的網路文化做為土壤的。既想擷取科技發展的果實,又不希望科技的樹長在土裡。這種一廂情願的期望就好比最近網路上流傳的一則謠言一般荒謬:肯德基炸雞用的雞是為了生產大量雞肉而特別飼養的無頭雞──只要雞肉,不要雞頭;只要科技,不要駭客;只要溝通,不要色情。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暱稱和名片檔對於BBS文化有什麼重要呢?我們如果問廣大的金庸迷們:「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的名頭有什麼重要?不要行不行?」我們如果問布袋戲迷們:「苦海女神龍是不是應該以真名行走江湖比較好一點?」甚至我們如果向影視記者們建議是不是不要再用「小迷糊」、「鳳凰女」一類的稱呼,而直接用「歌蒂韓」、「茱利亞羅伯茲」來報導的話,是不是比較不會造成模糊和困擾?得到的負面反應和回答大概不會僅止於「無聊」一詞。

當然,暱稱重不重要只是這個事件的一個面向而已,這個事件的另一個重要面向則是對於「什麼是正當的性?」的態度。在網路上談性、尋找網愛、一夜情是必須被阻止的,而上電視在「非常男女」節目裡談性、尋找「適當」對象則是歡樂的。這個事件也充分反映了一種臺大計算機中心網路組的管理者心態──對於教育部和立委指責椰林風情站裡一夜情氾濫,有效而具體的作了回應;可是對於椰林站裡每天大量出現的抗議張貼,卻至今沒有任何說明。這裡,我們也看到現實世界的權力如何粗暴的移植到網路世界裡。

對於BBS的使用者來說,懷抱著一定的預期來參與一個社區,即使是虛擬社區,也需要投入許多精力。許多人花了大量時間來編輯自己的名片檔和暱稱,結果卻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突然地剝奪了使用權,不管他們玩不玩一夜情。網路社區的規範有各種方式:法律的規範、技術的管制,或者社區自身形成的社會壓力與規範都是一些可能。事實上,在事件發生後的抗議張貼中,也有不少提供以技術方式處理相關問題的積極建議。可是,很遺憾的,椰林風情站/臺大計中網路組選擇的卻是赤裸裸的權力展現。這對於形成中的網路文化、網路自主性規範而言,都是重大的反挫。

 

Ons首頁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