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人
在有著二千多年封建社會基礎的中國,公開討論性被認爲是「誨淫」、「大逆不道」,因此就是在近代,性教育仍然是被認爲違反「社會道德」,性神秘,性禁錮、性無知普遍存在。張競生在這方面是第一個首先向封建禮教衝擊的人,由他主編的《性史》第一集是一部公開討論性的著作,在當時全國有很大影響,他也被人貶爲「性學博士」。
張競生是饒平縣浮濱鎮人,昔年曾考入清朝設于廣州的黃埔陸軍小學,熟讀外文。後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後曾參加南北議和。孫先生讓位後,他赴法國留學,先後獲文學士和博士學位,並到英、德、荷、比等國遊學、考察。
張競生於二十年代初回國後,先任金山中學校長,後任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在北大,他除教授《美的人生觀》、《美的社會組織法》、美學和性心理外,還在北京《晨報副刊》發起「愛情定則」的討論和性史徵文。此後,又從200多篇徵文中挑選部分文章編輯出版《性史》第一集,並擬陸續出版第二、三、四集,在每篇文章之後,他都加了按語。
《性史》出版後,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也遭到一些封建衛道士和官僚政客的抨擊。於是他不得不於1927年赴上海,開辦「美的書店」,翻譯出版英國文豪葛理斯的「性心理叢書」。
由於受到各地的攻擊和迫害,張競生不得不於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再度赴法國,並從事翻譯介紹世界文學名著,先後出版《懺悔錄》、《印典娜》、《歌德自傳》等著作。
抗戰期間和勝利後,張競生回家鄉從事教育,辦農場。解放後任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曾先後寫多篇更大事件回憶錄和文章。「文革」時遭受迫害而死,時年82歲。
張競生還是我國第一個提倡實行計劃生育的學者。1920年他從法國學成回國時,曾上書給廣東省長陳炯明,提倡避孕節育,主張每對夫婦只生兩個孩子。在北大時,還邀請美國提倡避孕節育的學者山格夫人來校作《爲什麽要節育》的報告,並在北京《晨報副刊》全文發表。
資料來源:http://cztv.chaozhou.gd.cn/ps/czfq/ps_czfq30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