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美性學研究 備受壓抑

自由時報2004.11.10
〔編譯莊誠╱紐約時報九日報導〕

 

兩名情治人員闖入性學研究先驅金賽博士的辦公室,以內容淫穢為由,取走一箱研究資料。這一幕本週將在北美上映的電影「性學大師:金賽博士」的場景,反映出一九四○和五○年代的美國實況。當時人們鮮少討論夫妻關係,任何有關性的坦白報告,均在社會上引起幾近恐懼的集體焦慮。一九四八年,當金賽發表「男性性行為」一書時,他被視為變態、威脅甚至是共產黨員。

即使時代已經改變,但從事性學研究的科學家表示,美國人對於有關性的科學研究態度依然是曖昧不明。在性革命後數十年,美國的性學研究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地下科學,研究人員不時擔心遭到打壓或是公眾譴責。 

雖然在脫口秀節目、雜誌、電影和日間電視節目中,觸目可及均充斥著有關性的話題與素材,但在這樣的美國文化下,性學研究者仍然戰戰兢兢,深知自己有朝一日可能會像金賽博士一樣,被視為對公眾的威脅。 

社會科學家說,儘管美國有著多樣化的品味和各式各樣的自由,這個發明威而鋼、製作「慾望城市」電視節目的國家,卻對探索性慾感到不安﹔即使他們知道,這種知識對維護公共衛生不可或缺。 

美國人民對於性學研究的猜忌,最大的原因來自於宗教信仰。許多虔誠的教徒認為,把人類的性行為集結成冊公諸於世,無異於出版一本肉慾罪惡的導覽書,邀請人們進入變態世界。 

雖然宗教保守派一直對於性學研究抱持反對態度,但據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社會學名譽教授賈格農說,在金賽博士的時代,「白人小鎮的新教徒道德觀就是美國的道德觀」,只不過現在他們已經無法壟斷道德標準,必須與多元的世俗聲音,像是性衛生、歡愉、女權主義及同志運動等競爭。 

為反擊社會的多元價值,批判性學研究者遂進行更縝密的組織,培養更好的政治關係﹔各保守團體整合他們對於性學研究的批判戰力,讓更多民眾知道這些研究者的計畫。去年底,結合四萬三千個教會的「傳統價值聯盟」公開反對政府以一億美元資助多項性行為研究計畫﹔他們還列出了與這些研究有關的一百五十名科學家,稱之為「狙殺名單」。 

在二○○三年,一項由聯邦補助經費,委託金賽研究所進行的「影響所採取之性行為風險機制」的研究,就曾遭到國會的干涉。當時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提案撤銷對該項及其它幾項研究計畫的補助,不過最後以兩票之差沒有通過。在眾議員提案前,保守的華盛頓時報及多個保守派陣營的談話性節目,已經對此大加抨擊。 


 

性愛革命幾十年 性學研究仍曖昧

紐約時報九日訊
 【2004/11/10 世界日報】

四○至五○年代,婚姻關係鮮少有人討論,對性愛問題的坦白報導經常引起幾近恐慌的集體不安。1948年金賽博士發表「男性性行為」時,居然被斥為變態、威脅,甚至被指為共產黨。12日上映的「性學大師:金賽博士」(Kinsey)即描述那個年代。

這些年來情況已經改變,可是科學家表示有一點依然故我:美國人對性愛問題的科學研究,態度仍很曖昧。

性愛革命展開至今已幾十年,美國的性愛研究人員仍然在科學的地下世界工作,擔心受到壓迫或公共指摘。在雜誌、電影、日間電視節目性愛論調和建議充斥的文化裡,研究人員卻還得用密碼式的文字公佈研究發現,唯恐任何時候像金賽一樣被斥為公共威脅。

社會學家說,美國社會雖然自由和百味雜陳,可是這個創造「偉哥」壯陽藥和「慾望城市」電視劇的國度,對探討性慾和勃起卻依然避之唯恐不及,雖然這種知識對保護大眾安全非常重要。

例如,國會揚言要禁止一些極受推崇的性愛研究,包括有關情緒和勃起,以及對按摩院工作人員的研究。今年夏天有關官員也拒絕資助支援和訓練有意研究性愛問題的學生

研究人員說,這種敵對心態使他們對一些根本問題還缺乏瞭解,包括性慾如何影響判斷力、年輕人如何發展性愛認同、為什麼這麼多人甘冒風險發洩情慾、個性和情緒如何影響性愛健康、網路性愛材料爆炸和網路約會如何影響行為。

主持全國性愛資源中心的舊金山州立大學研究員賀德說:「我進入這一行30年,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濃厚的恐懼和威迫氣息,這次選舉更令人擔心意識形態會更嚴重侵入科學領域。不過,美國與性愛研究的關係一直都有問題。」

這種猜忌心理主要根源於宗教信仰。許多虔誠教徒相信任何分析性行為的努力,都近似對肉體罪惡提供實戰指引,有鼓勵偏邪之嫌。

保守派遊說團體「家庭研究協會」說:「我們知道維護性愛健康之道就是終生維持一夫一妻關係。我們覺得研究性愛關係的變化,是企圖改變社會道德規範,讓大多數人認為偏邪的行為顯得正常。」


色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