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_相關文章

吃的反省(上)------ 解讀美國新營養觀念

作者:融融 (美國)       


  吃錯了!

  人人都相信:吃膽固醇高的食品,人體內的膽固醇也要高;吃脂肪高的食品,人就要長肥,就會超重。長期以來,這個觀念象真理一樣不可動搖。這是因爲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都與脂肪和膽固醇有聯繫。美國聯邦政府的農業部幾年前設計了一個健康食品的金字塔,最底下的是糧食(碳水化合物),指數爲6-11,然後是蔬菜水果,指數3-5,最上層是蛋白質和乳製品,指數是2-3。金字塔不留情面地把脂肪掃地出門,因爲脂肪裏含有高膽固醇。政府一出面,美國的減肥運動即刻推向了高峰。低脂肪,無脂肪的食品滿天飛翔,不久前,還創造出了一種無脂肪的油,儘管科學界發出警告:無脂肪的油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品,食品工業卻象拿到了救命稻草一樣,馬上用來煎土豆片和甜食。

  美國全民性的反脂肪運動進行了將近二十年。二十年實踐的結果是,美國人越來越胖,不治之癥越來越多。有份調查說,在過去的十年裏,美國人吃的脂肪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四到三十八,體重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平均增加了八磅。美國正在發展成一個肥胖性的國家。

  於是,怎麽吃?吃什麽?一坐到餐桌旁就左右爲難,想吃,愛吃,又不敢吃。這是今天美國人吃飯時的普遍心理。

  在這二十年裏,老百姓爲減肥投下了幾十個億的金額,減肥診所舉目皆是,減肥食品,減肥書籍,減肥藥物家喻戶曉,但是,肥胖,疾病還是象影子似地跟在身後,怎麽請也請不走。

  由"吃"而引起的心理壓力,心理疾病也直線上升。買菜前,先要閱讀包裝紙後面的營養分析比例;吃飯時,一邊吃,一邊算計吃下了多少卡路里;吃完後,馬上吃藥,蹬腿甩手。美食變得無滋無味,享受變得於心有愧,吃成了有罪。有的人乾脆不吃了,寧可受折磨,還安慰自己,饑餓也是一種治療。由"吃"而引起了人生價值的爭論,爲什麽要減肥,要瘦?保持體形和體重是不是人生的主要目標?期待每個人都進入設定的模式,是不是反自然?新聞媒介給了胖子一定的位置,讓他們對著世界大吼:胖是另一種美麗!我胖得自在!我。但

  是,暗地裏到底心不著地,悲歎傷心。

  電視裏不停地報告: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癥等現代病的比例扶搖直上,第一殺手,第二殺手,第三殺手,都是人們自己吃出來的。如果說參與減肥,是爲了幫助和解救自己,到了這時,美國人只能把命運拱手交給上帝了,因爲應該嘗試的都試了,應該戒口的都戒了,如果將此比喻成一場戰爭,他們已經輸了;如果將此比喻成一場投資,全泡湯了。眼看著自己飯越吃越少,藥越吃越多,不少人提心吊膽,毛骨悚然,難道人類真的走在一條毀滅自己的道路上嗎?

  這幾年,醫學界的實踐又顯示,心血管病人不一定都是胖子,吃素者也得糖尿病,癌癥。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當他們進一步深入人體進行研究的時候,才發現真相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麽簡單,吃什麽就長什麽的觀點太流於表面。自然界的許多動物,吃的是草,卻長了一身的肉。牛,羊,鵝,兔子,鹿等動物都是吃素的,爲什麽能長肉呢?人類吃進去的東西也是要經過化學變化以後,才能提供生命所需要的營養。食物進入人體以後,究竟怎樣在這架自動的生物化學機器裏工作的呢?當他們發現脂肪吃進去以後,並不馬上變成肥肉,膽固醇吃進去以後,並不進入血液堵塞血管時,他們大聲疾呼:我們吃錯了!

  糖是隱藏的敵人

  今年的"健康"雜誌上,有篇文章將"以前的醫生說"和"現在的醫生說"進行對比。

  如果我們問:肉能吃嗎?
  以前的醫生說:要少吃。現在的醫生說:能吃!
  油和肥能吃嗎?
  以前的醫生說:動物脂肪不能吃,植物脂肪要少吃。現在的醫生說:能吃!
  什麽不能吃?
  白米飯!白麵粉!高糖類的碳水化合物!
  近幾年來,美國出版了一批新營養觀唸的書籍,說法基本是一致的。

  有個糖尿病醫生,叫黛安娜.西沃茨拜(DIANA SCHWARZBEIN),她在治療二類

  型糖尿病病人時發現,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譜,使得她的病人越來越沒有治療的希望,越沒有希望越加倍地用藥,越用藥,病人的情況越是惡化。對於無法治癒的疾病,美國用"遺傳性"三個字來解釋。真是一了百了,醫生是沒有錯的,總是病人不好。但是,這個醫生感到事情沒有這樣簡單,她相信許多病人應該是有救的,只是不知問題出在哪裡。她做了一個試驗,要求每個病人每一次吃飯的前後都要測量血糖,一天至少測六次以上,並把菜譜如實記錄。一個星期以後,她看到,大多數病人在空腹時,血糖是正常的。但是,早飯以後,血糖一百,二百,幾百地往上跳。病人吃什麽呢?通常是一杯果汁,一碗泡在脫脂牛奶裏的麥片,一個水果。

  這種早餐,完全符合政府提倡的金字塔原理。正常人這樣吃的話,血糖指標無論如何也不會跳過二十點。於是,醫生給病人換了菜譜,幾個星期後,非但血糖往下降,人的體重也有所減輕。

  菜譜裏有什麽秘密呢?什麽秘密也沒有,除了"ZERO CARBOHYDRATE(零碳水化合物)",即停止食用土豆,麵包,麵條,豆類,米飯,水果和牛奶等食品。她的試驗證明,四盎司的牛奶,其中含有百分之十五的碳水化合物,能夠讓病人的血糖升高一百點,糧食就更厲害了。

  她寫了一本書(書名:THE SCHWARZBEIN PRINCIPLE),非常嚴謹和專業化的書,引經據典,加上試驗和案例,說明第二類型的糖尿病大多數不是遺傳性的,是可以治癒的。

  根據醫生的觀點,不僅蔗糖,蜜糖,果糖等有甜味的食品是糖,糖尿病病人必須禁服,碳水化合物也是一種糖,是一種隱蔽的糖。根據病人對進食的記錄,其中基本上沒有脂肪,非常少量的蛋白質,主要食用的是碳水化合物。病人之所以血糖上升幾百點,只能是碳水化合物在起作用,因爲只有碳水化合物能在體內快速地轉化爲葡萄糖。

  書中說,糖尿病病人都有排斥胰島素(INSULIN RESISTANT)的癥狀。正常人在食用米麵等主食以後,體內的酶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爲葡萄糖,這時,胰線會自動分泌胰島素,由胰島素將血液中的糖份帶到細胞中去,然後胰島素和血糖自然得到平衡。而糖尿病病人的胰島素帶不走血液中的葡萄糖,因爲他們的細胞裏面已經充滿了糖份,胰島素無法再把糖份送進去,只能留在血液裏,這就叫胰島素排斥癥。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之所以在飯前和飯後有巨大的差別,毛病就出在這裏。葡萄糖本來是人體的燃料,一種必須馬上燃燒的燃料,否則就轉化爲脂肪。肥胖就是通過沒有燃燒調的碳水化合物來的。所以,要減肥不是減蛋白質和脂肪,而應該減糖份,減碳水化合物。她的病人在停吃碳水化合物以後,血糖就明顯地改善了。

  由於人體是一架自動的生物化學機器,當體內血糖升高的時候,胰線就分泌出胰島素,目的在於平衡血糖指標。當胰島素帶不走血糖的時候,胰線非但不停止胰島素的分泌,而且以爲是胰島素不夠,更加倍地分泌胰島素。於是,糖尿病患者又容易患上其他疾病。因爲胰島素是一種荷爾蒙,人體內的各種荷爾蒙都是互相聯繫的,一旦荷爾蒙失去了平衡,人的免疫系統和生理功能都會出現毛病。高濃度胰島素與多種慢性病有聯繫,比如:泛胃酸和消化道疾病,氣喘,發育遲緩,頭痛,增重,不穩定的情緒,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骨質疏鬆,關節炎,非正常膽固醇和非正常細胞生長(癌癥)等等。刺激高濃度胰島素的原因除了血糖外,還有飲酒,咖啡因,壓力,抽煙,使用糖精和藥物興奮劑等等。

  醫生指出,脂肪不能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也就是說,人身上的肥肉主要不是吃了脂肪的關係,而是吃了糖和多餘的碳水化合物造成的。所謂低脂無脂食品,非但不能增強人的體質,反而對人體有害。

  脂肪是健康的朋友

  既然人體是一架生物化學的機器,那麽脂肪是如何參與其中的化學變化的呢?書中說,人吃進去的脂肪,不論植物還是動物脂肪,首先不是轉化爲人體的脂肪,而是用來修補肌體的。脂肪就像建築材料一樣,主要的責任是修復細胞薄膜,補充荷爾蒙,修復腦細胞和中樞神經組織等等。只有當人體的修補工作完成後,多餘的部分才被用作於保暖和熱量。

  我們已經知道,碳水化合物在體內快速地轉化爲葡萄糖,葡萄糖是身體的燃料,如果不及時用掉的話,就轉化爲脂肪儲存起來。即:如果我們不吃脂肪,人體本身能夠製造脂肪,這種脂肪就是以堆積在人體的中段爲標誌的儲蓄性脂肪,也就是人們要減掉的肥肉。而吃進去的脂肪的主要任務是修復人體組織,不會馬上轉化爲熱量,因此,也就不存在馬上轉化爲脂肪的可能性。由此可見,被用來保暖和作燃料用的脂肪,主要來自糖份,即碳水化合物。

  我們必須食用脂肪,還因爲脂肪中的有些成份是人體本身不能製造的。比如,亞油酸和亞麻酸。它們是維持生命的兩種最基本的脂肪,我們只能從動物和植物脂肪中才能得到。如果長期食用無脂和低脂食品,體內缺少亞油酸和亞麻酸,就可能出現諸如過敏癥,關節疼痛,氣喘等條件性疾病。另外,維生素A 和維生素D 等,必須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人體吸收。

  換句話說,如果身體的修補工作缺少了來源,人的情緒,思維,體力都會因此受到影響。身體的組織得不到修補,燃燒糖份的程度就受到了限制,肥胖和疾病就是這樣來的。

  更危險的是,脂肪往往和蛋白質共存於同一食品中,人們在減脂肪的同時也減少了蛋白質的補充。比如:雞蛋,肉類,硬果等等。

  蛋白質具有二十種氨基酸,其中十種,人類自己可以合成,另外十種,必須吃進去。如果因爲減肥而減少蛋白質的補充的話,諸如長期不吃雞蛋,不敢吃肉,那麽人體等於缺少十種氨基酸,體內的荷爾蒙,免疫系統都會出現障礙,人的骨質,皮膚,頭髮,指甲都要受到傷害。一般來說,女人每天需要蛋白質六十到七十克,男人需要七十到八十克。一隻雞蛋的蛋白質含量只有七克。(見附件1,醫生的蛋白質表)

  這個觀點也出現在其他一些書籍中,認爲食用脂肪是人體新陳代謝中的一個非常重要條件。下面是一些體內缺少食用性脂肪以後的癥狀。

  1,易脆的指甲。
  2,對碳水化合物和刺激物有渴望。
  3,便秘。
  4,乾燥,疏稀和易落的頭髮。
  5,不育。
  6,失眠。
  7,肌肉鬆馳,腹部增肥。
  8,情緒失控。
  9,多屑和搔癢的皮膚。等等。

  由此可見,肥胖的人恰恰是食用脂肪和蛋白質不足的人。

  接下來的問題是,是不是所有的脂肪都可以吃呢?書中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脂肪可分爲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非飽和脂肪又可以分爲單不飽和與多不飽和,總的來說,它們都是對健康有益的。作者說,以前認爲白脫,雞油,鴨油等動物脂肪,會增加心臟病的危險,是沒有根據的。她對病人的追蹤表明,食用飽和脂肪反而降低了血糖指標,減掉了多餘的肥肉。她認爲,心血管疾病的根源在於高濃度胰島素的分泌。

  作者指出,脂肪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具有危險性:1,高溫下的多不飽和脂肪,比如:玉米油,魚油,麻油和麥芽油,只能用冷油,不能用於炒菜和油煎。2,過期的油。任何脂肪在空氣中都會逐漸地氧化變質,所以應該將它們儲存在冰箱裏。3,氫化脂肪,即改變非飽和脂肪的化學結構,使其在常溫下變成固體,比如麥琪淋等。
 

      上網日期 2002年02月27日

資料來源:http://www.csdn618.com.cn/century/pingtai/020227300/0202273035.htm#top 

減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