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_相關文章

肥胖是個大問題

(2002-02-21 14:21:19)(週末報社 編輯 雲翔)      


中國的「胖子」多不多?答案是肯定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有40%的人體重超重,其中有7000萬人被確認患有肥胖癥。

中國不僅「胖子」多,「胖子」數量的增長速度也非常驚人。有人曾算過一筆賬,中國10年內積累的胖子相當於美國50年積累的總和。中國發「胖」的勢頭過於猛烈,以致有專家預言,未來十年,中國的「胖子」可能超過2億。

肥胖的代價是巨大的。就年齡在40—45歲間的人而言,體重每增加0.5公斤,死亡率約增加1%,超過標準體重25%時,死亡率增加74%。所以,科學家們把肥胖與艾滋病、癌癥並稱爲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

應該說,「肥胖」的中國實際上潛伏著「危險」!

40%的肥胖「預備役」

怎樣才算肥胖?在普通老百姓的眼裏,胖是一種視覺概念——雙下巴、大屁股、走起路來有上下亂晃的肥肉。實際上,這種視覺上的「標準」過於寬泛,往往會使那些不顯山露水但已「超標」的人成了漏網之魚。

肥胖有一個科學的標準,一個人是否肥胖可以用「BMI」(個人體重健康指數)來衡量。有一個很簡單的計算方式可以算出每個人的「BMI」,即用自己的體重除以自己身高的平方。比如說,一個75公斤重的人,他的身高是1.7米,那他的個人體重健康指數BMI=75÷(1.7×1.7)=25.95。按照我國的標準,BMI數值在18.5—24.9之間爲正常,在25—29.9之間爲肥胖前期,30—34.9爲一級肥胖,35—39.9爲二級肥胖,大於40爲三級肥胖,也就是重度肥胖。

這是一個從2001年開始實施的新標準,之所以會採用新標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的肥胖人口增長速度太快。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的肥胖者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遞增。1982年,我國的肥胖者占7%,1992年上升爲15%,2000年的統計資料是40%。如此迅速而巨大的增幅使專家們不得不重新修改一直沿用的肥胖標準,提高肥胖的達標「門檻」,否則按照舊標準,中國將有50%的人進入超重者的行列,成爲「肥胖預備役」成員。而新標準則讓這個資料降至40%。專家估計,未來中國發胖的潛力將是世界第一。

除了體重,衡量是否肥胖還有一個標準:腰圍。如果你是位腰圍超過80釐米的女性,逛街時如果有人叫你「胖妞」,你得有心理準備。而男性腰圍超過85釐米,「肥仔」的稱呼也會不請自到。

「中國特色」與全球性背景

不過,肥胖並沒有被貼有「中國特色」的標簽,它實際上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同樣令發達國家感到頭疼。

以美國爲例,儘管專家們設計了一種又一種減肥新方法,並諄諄告誡公衆,肥胖確實對健康大有危害。而且,從1980年起,每過5年,美國都要公佈一個「公衆飲食指導」,這個「指導」由營養學家組成的顧問小組提供,反映有關飲食研究的最新成果,向公衆提供飲食建議。

即便如此,美國的肥胖者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仍節節上升,平均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美國肥胖控制中心負責人不得不承認:美國人挑戰肥胖的計劃實際上已經失敗!

和美國相比,中國要解決肥胖問題的難度要更大一點。這是因爲存在人種上的差別。有研究表明,亞洲人和非洲人耐受饑餓的能力要比歐洲人強,他們在饑餓狀態下的生存時間也比歐洲人長。然而恰恰是這種作用使他們不可能像歐洲人那樣,在高熱量的飲食中保持健康。也就是說,他們不具備對肥胖的耐受能力。

究竟是誰惹的禍?

肥胖的成因究竟是什麽,在醫學界,目前尚未有定論。因爲專家認爲,肥胖的發生機理非常複雜,甚至感冒、打噴嚏也會使人肥胖。

這是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結果。他們發現,引起咳嗽、打噴嚏和其他感冒癥狀的一種名爲AD—36的病毒,可能會干擾食物消化的正常過程,使肌體將過多食物轉化爲脂肪。

除此而外,科學家們還在人體中發現了「肥胖基因」。這種名爲PPAKGAMMA的基因是將人體細胞轉化爲脂肪細胞的一個最爲關鍵的環節。如果缺少這種基因的參與,即使導致人體增重的其他因素均已具備,也不會使人發胖。

又有一種說法是,肥胖基因比較「偏愛」女性,有傳女不傳男的特點。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報道,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如果父親肥胖,女兒很可能會遺傳到父親的肥胖基因,但兒子就不會。醫學界人士推斷,這與女兒、兒子接受的父親的染色體不一樣有關。

究竟是誰惹的禍?在沒有找到真正的罪魁禍首之前,人們普遍願意將肥胖的原因歸結於兩個字:「懶」與「饞」。因爲人們知道,肥肉堆積的原因就是熱量入大於出。從現實生活的經驗看,這一結果形成的途徑主要有兩條:要麽是運動少了,要麽是吃得多了。

「任何一種吃起來很香、嚼起來很酥軟的食物,都有熱量過高的嫌疑,因爲『香』的物質基礎就是動物脂肪。」北京協和醫院的一位教授如此告誡說,任何一種可口的食物都有可能增加體重,而且是「請神容易送鬼難」——好不容易走40分鐘消耗掉的熱量,只需一聽「可樂」就全補回來了。

要生命,還是要肥胖權?

據說,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由於過於肥胖,很難像正常人一樣過性生活,爲此,他不得不讓工匠製作了一張特別的桌子,好讓他能夠正常而又舒服地享受夫妻之樂。

儘管這是一個不錯的創意,但專家們建議,與其像這位古代「胖子」國王一樣去定製特別的桌子,還不如考慮減肥。因爲研究人員發現,超重給夫妻生活帶來的不便不僅僅是體位上的限制,更多的是生理上的。最明顯的一點是,肥胖會削弱男人的雄風。「人體內的脂肪組織是雄性激素要轉化爲雌性激素的重要場所,脂肪越多,雄性激素被轉化爲雌性激素的機會就越大,雄性激素過少,很容易使男性出現勃起障礙。」一位男科門診的專家說,目前40歲以上的男性中,患有勃起障礙的比例達到40%,其中很多都是因爲過於肥胖的緣故。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肥胖的人在性交時會因呼吸過於短促而分心。所以有人建議,兩個過於肥胖的人不太適宜結婚。

並非是所有人都討厭肥胖,也有人認爲肥胖是一種「美」。

一篇貼在BBS上的「帖子」是這樣把胖子與瘦子進行了對比——

瘦子們讓人感到累。他們新陳代謝快,精力充沛,總是不停地忙這忙那;還總是搓著皮包骨頭的手,看看有沒有新的問題需要「解決」。我就喜歡和那些慢騰騰、懶洋洋、輕鬆生活的胖子待在一起,因爲他們相信如果你今天把一切打掃得乾乾淨淨,明天它照樣會髒兮兮的。

瘦子令人厭煩。他們喜歡數學啦、道德啦、人類侷限的客觀評價啦等玩意。他們皮包骨頭卻又煞有其事地裝樣子。什麽詮釋啦、預測啦、探索啦以及追求啦等等。胖子喜歡吃喝玩樂,喜歡交朋友。即使你臉上有痘,不大合羣,他們也會喜歡你。他們和你一同喝酒痛哭,讓你參加他們的遊戲,幫你擺脫麻煩。胖子喜歡閒聊,傻樂,哈哈大笑,笨拙地走來走去,搖搖擺擺;喜歡東家長西家短地瞎扯。他們爲人大方,樂意助人,有紳士風度。他們貪吃,貪喝,討人喜歡,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在你悲傷的時候,他有足夠的空間給你一個港灣。

也有人將肥胖問題上升到權利的高度,認爲肥胖權與生存權一樣重要,任何人都有權利選擇胖或者不胖,別人不得予以歧視。看過愛迪梅菲主演的《肥佬教授》的人,一定忘不了那位愛在餐桌上放屁的胖父親的「牢騷」:「我不明白爲什麽要減肥。每個人生來就不同麽,大個子、中等個、小個子什麽人都有,爲什麽要一個樣?」

但也許這位胖父親不知道,肥胖也得付出代價——因肥胖而引起的疾病大約有8種:糖尿病:發病率57%;膽囊疾病:發病率30%;高血壓:發病率17%;冠心病:發病率17%;骨關節炎:發病率14%;乳腺癌:發病率11%;子宮癌:發病率11%;結腸癌:發病率11%。而體重指數每升高2,冠心病的發病率就增加14%,中風增加16%——這組資料使人不得不面臨一個選擇:要生命,還是要權利?高劍

資料來源:http://www.longhoo.net/j/ca141351.htm

減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