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文章

刻板印象──同性師生戀

作者: 劉燊燚

原文出處

「刻板印象」,是指對一件事物的想法及觀念,就像刻在木板上一樣那麽的難以更改、抹滅,但究竟是好是壞呢,可能就很難加以評定了。

一般人看到「老師」這個名詞時,可能會有一定的印象;這就像是看到「同志」這個名詞時,一樣也會有一些既存的印象。而當這兩個名詞連結在一起而成了「同志老師」時,可能就不容易讓一般人有什麽刻板印象了,因爲,在以往的社會中,即便存在著這樣的人,可能也不太爲人知曉;一般社會大衆也很可能因爲不希望有這樣的人存在,而産生視而不見的情形;甚至有些根本不相信世上會有同志的人,就更不會相信世上還會有同志老師了。而還有一些人,則是抱持著「同志怎麽可以當老師」的想法,這些人當然就更不願看到這兩個名詞之問會有什麽連結了。消除刻板印象到底「同志適不適合當老師」?

就像前面曾提到的,因爲一般社會上對同志老師的視而不見,或不願意正視同志老師的存在,所以還沒怎麽注意到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之所以說這是「不是問題的問題」,以下會詳述原因。相對的,反而是同時是同志又是老師的這個族群,會對這個問題「念茲在茲」,甚至困擾著某些人很長的時間。

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對某些人造成困擾,我想基本上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他自己對這兩個名詞的刻板印象大深;另一個原因則是他擔心自己同志的身份一旦曝光之後,老師的身份將不保。

首先,一般人想到老師,總是聯想到神聖、德高望重;而想到同志時,卻是聯想到愛滋病、道德淪喪。但情形果真如此?當老師的人一定要神聖不可侵犯、道貌岸然的樣子才能傳道、授業、解惑?這也說到了這個問題的核心,我們對所有的職業、人物、性傾向…,都存在著奇怪的刻板印象,比如:模特兒一定要高大貌美、學生一定要乖乖聽話,不可染發,一定要有所謂的「學生的樣子」……等等,被認爲是「理所當然應該如此」的。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什麽是「一個職業應有的樣子?」仔細想過後,你將發現:「統一的儀容或舉止,是國家控制人民最好的利器」這個事實。

國家或中産社會普羅大衆總是希望有一個安和樂利、經濟穩定的社會,無法忍受多元活潑的想法。因此這也就造就了「學生該乖巧聽話」、「老師該嚴肅」、「清潔隊員該衣著不整」…等等刻板印象。所有人都被丟進一個個固定好了的模子,努力「扮演」好自己的「樣子」。所以社會上一旦出現了活潑有思想的學生、課堂上唱作俱佳、愛染發的老師、名設計師突然用中年人走服裝秀…等等,都被視爲妖魔再世,或引起喧然大波,徒遭人非議。

我們被「一個人應該有應該要有的樣子」這種想法套牢了,禁錮了數千年之久。夫子,傳道授業解惑現今升學主義掛帥的時代,大多數家長仍要求自己的子女有個好成績最重要,至於他的子女如何成長、長成如何都變得不再重要。老師們也樂得輕鬆,只要他找到一個能把學生逼出好成績的方法,他簡直就可以「蹺腳撚鬍鬚」了。只要學生拿得到好成績,其他德行再爛,家長也不會責怪老師不具備「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但爲什麽當老師具備同志身份時,就不再談「職業道德」而只著重在「道德」了呢?

老師的職業道德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說的明白些就是:一個老師的責任應是認真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課業維持高度興趣,教導學產生爲獨立批判思考、尊重他人的「全人」。「同志」並不是用來評斷一個老師是否適任的一個職業道德指標,只要任何一個人符合「傳道、授業、解惑」這樣的職業道德,都可以爲人師表。至於「同志到底道不道德」,答案就和「異性戀到底道不道德」的答案是一樣的。有些人會說:「怎麽回答呢?」異性戀裏有操守高尚的人,但作奸犯科的人也少不了啊!那麽爲什麽當物件變成是同志時,卻不見有人提出這樣的意見,而是「一竿子打翻一船同志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