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人不是病態錯亂

,而是人生選擇

卡維波

(聯合報民意論壇版2000.3.28)

 

 

今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頒給了初挑大樑主演「男孩別哭」的希拉蕊.史旺。這個電影劇本根據的是真人真事,描述跨性人布藍登‧蒂娜因為女扮男裝而遭受歧視與迫害,他的遭遇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也激發了跨性別運動的抗議。

不過日昨卻有不少報章將布藍登介紹為「性別錯亂」或「性別倒錯」,這實在有違這部電影的原意。

「性別錯亂」或「性別倒錯」原本是醫學名詞,曾被用來描述同性戀者,經過同志運動的努力,1973年醫界的診斷與統計手冊已經修正,不再認為同性戀是性別錯亂或心理有病。同樣的,「男孩別哭」所代表的跨性別運動也正在向世人宣告,跨性人不是病態或錯亂,而是一種新的人生選擇,一種新的性別建構,甚至希望在未來藉著基因工程與身體整型科技而成為社會的主流與大多數。

雖然片中的布藍登在警長偵訊時被迫使用「性別認同危機」來描述自己,但是那也正凸顯了週遭社會對跨性人的不認可與誤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事實上很多人都對跨性人著迷,跨性藝人(從凌波到楊麗花、紅頂藝人、視覺系藝人)受到歡迎,正展現了「跨性戀」。在性愛上偏好性別迷離的跨性狀態是非常普遍的性取向,因此越來越多的音樂帶和廣告都大量使用跨性的展現方式。

臺灣社會日益走向國際化,未來也將看到更多跨性別電影參展得獎蔚為風潮。如果我們還繼續以病態錯亂的方式來理解性別曖昧,那將會貽笑國際社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