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不歸路 有進無退好沈重

2006年7月29日


 這是一個悶熱的苦夏。27日18時許,當兩位強烈要求變性的人———一個要求變回女兒身,一個被醫生勸其變成男兒身,他們忐忑地走下手術臺後,這個悶熱的苦夏變得更加躁動。

 小曉,這個曾經因爲變性而出名的少年,昨日突然造訪提供變性手術的某醫院,他驚異地說出“變性是一條不歸路”這句話,讓我們震驚———一個曾經強烈要求變性的人,終於動搖了當初的決定!

 蝶變·案例

 案例A:變男失敗再變女

 “爲了心愛的丈夫,我要選擇變成女人。”經過12年的掙扎,31歲的廣安岳池縣人楊玉瓊在做了男性變性手術後,決定爲了愛情重新變回女兒身。

 27日上午,記者在成都某整形美容醫院見到了楊玉瓊及其愛人王東林。說起自己的經歷,楊玉瓊顯得很激動:“我生下來就是被當作女孩養的,可到了15歲突然變聲,才發現自己和一般女孩不一樣。”隨後的一兩年中,家裏人多次帶楊玉瓊去醫院檢查,均被告知其染色體爲男性。

 楊玉瓊所有的苦惱只給一個人傾訴,那就是她青梅竹馬的玩伴王東林。王東林生下來就因髖骨脫位殘疾,更能理解遭人白眼的感受。青澀的感情也就在一次次談心中慢慢滋長……

 1994年,楊玉瓊的父母決定爲已經19歲的女兒做變性手術。他們去了岳池縣當地醫院。

 不幸的是,手術給楊玉瓊帶來的是更大的傷痛。她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手術只用了半個小時就完成了,術後醫生說不成功,要進行第二次手術。而隨後的手術中,醫生僅憑外觀診斷,就按照男性標準爲楊玉瓊做了“尿道開裂手術”。因爲尿道成形手術不成功,從手術後一直到現在,楊玉瓊一直漏尿。

 1999年,性格潑辣的楊玉瓊不顧父母反對,決定和王東林結婚。但當地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楊玉瓊和王東林都是男性,按照我國婚姻法規定,不能結爲夫婦。兩人只有在王東林家舉行了一個簡單婚禮,但他們心中明白:“我倆的婚姻關係到現在還是不合法的。”

 “雖然我沒有子宮和卵巢,家庭也很貧困,但爲了愛人我要變回女兒身,繼續和他生活在一起。”楊玉瓊稱丈夫是她此次變性的最大動力。

 昨日上午11時許,楊玉瓊第三次走上變性手術臺,丈夫王東林目送她走進手術室,眼裏充滿了牽挂……

 案例B:13歲女兒是男兒身

 今年春節前,宜賓13歲的小霞(化名)在人們眼中一直是個小女孩,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母親爲她洗澡時卻發現女兒的下身竟然長有類似男性生殖器官的小包。隨後,小霞下身的包塊急速發育長大,並且開始變聲!

 不能拖下去了!2月初,小霞父母帶她到華西醫院做染色體鑒定,結果顯示———男性!看到報告單,小霞哭了,她搖著母親的手說:“媽媽,醫生弄錯了,你幫我改過來。”小霞父母請來他的班主任付老師勸說,孩子終於接受了這個事實,同意變性。

 27日下午2時許,小霞走進變性手術室。“我們不僅要給孩子改名,下學期還要給他轉學,畢竟變性這件事在我們農村還是不被接受的。”小霞的父親說。

 蝶變·分析

 “易性病”是心理疾病

 昨日,中國變性醫學泰斗龍道疇教授蒞臨成都,指導這兩台變性手術。在某美容整形醫院,龍道疇教授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實踐證明,執著於變性的這類人群並不是大家所認知的“變態”。龍道畤教授說,其實他們有異常的行爲舉止是因爲患有一種心理疾病,醫學稱之爲“易性病”。“易性病”是由特定的環境與社會因素造成的。比如說,從小在異性群體裏長大、家人按異性的性格與外形塑造患者等。

 據瞭解,國外統計,易性病發病率爲男十萬分之一,女十三萬分之一,我國發病率尚不清楚。許多人通過整形醫生的冷處理,都會打消變性的念頭。

 蝶變·忠告

 變性手術“有進無退”

 昨日下午,爲楊玉瓊主刀進行變性手術的邵文輝教授走出手術室後,意味深長地說:“每當我拿起變性手術這把刀,都感覺那刀太重太沈,因爲這是一把有進無退的刀!”

 邵文輝教授說,目前實施變性手術的醫院良莠不齊,如果說在做變性手術前,對患者有了充分的瞭解,有些悲劇、鬧劇就不會上演。說到底,是因爲目前有個別醫生,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唯利是圖,視變性手術如‘搖錢樹’。這麽做,不僅對患者不負責任,而且還會對社會造成麻煩。

 邵教授表示,從目前已進行變性手術的患者來看,變性確實能滿足“易性癖”患者一時的心理需求,但從長遠來看變性人在實施手術後會面臨新的問題,如周圍人的異樣眼光、就業的壓力、婚姻問題、經濟來源問題。有些變性人在手術後産生悔意,有的變性人不堪壓力甚至自殺。

 蝶變·說法

 具備5個證明才能變性

 據四川公生明律師事務所吳順文律師介紹,1990年至今,全國已有300多人接受了變性手術,但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有關變性手術的法律規範和行業標準。

 雖然法律還未規定,但整形行業內部對變性手術卻有一定規範。吳順文律師表示,變性手術不是想做就做,在做變性手術之前,必須具備以下證明:本人的書面申請報告;父母、親戚同意其做手術的書面聲明;當地派出所簽署書面同意意見;正規醫院精神科經2年以上治療,並下達“不是精神病”的診斷結論;手術醫院開具同意證明。這5個環節缺少任何一個,醫生都不能施術。

 蝶變·聲音

 心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變性專家蒲興旺教授說,變性直接原因就是心理問題,而心理問題的産生就是因爲心理教育的缺失。這既包括兒童到成人時期系統的心理輔導教育,又包括成爲大人工作之後的心理諮詢心理教育,在這兩方面都是很罕見的。此類問題的出現也就成了必然。

 蒲教授呼籲,心理教育從娃娃抓起!我們的教育應該重視心理教育這一塊,因爲心理教育讓學生受益終身,更重要的是,社會健康發展不但良好而有序的機制是決定因素,社會成員良好的心態也是決定因素。

 蝶變·對話

 “變性明星”不想變性了

 昨日,曾經的“變性明星”小曉聞訊兩例變性手術在某醫院進行,匆匆趕來打探究竟。令人意外的是,曾經強烈要求變性的小曉經過大半年的心理治療和冷靜思考,變性意志再也沒有先前那麽強烈了!昨日,變性專家蒲興旺教授、小曉以及記者就變性話題展開了一次對話。

 記者:看到楊玉瓊姐姐變性的經歷,小曉你有什麽想法?

 小曉:很感慨……她走這條路其實很難。今天趕來本來想向她獻一束鮮花,表達我的理解,但看到她被推出手術室時激動的情形,我再也邁不出步子了……

 記者:爲什麽?

 小曉:這個時候,她已經淚流滿面,我不忍打擾。假如此時是我,我也希望一個人靜靜地,因爲這(變性)畢竟是人的一大轉折,一場大戰!

 記者:蒲教授,能分析一下小曉(要求變性)的心路歷程嗎?

 蒲興旺:小曉提出這樣的要求,並不是無中生有的,他也是經過了深思的。當初,家人、朋友以及小曉生活的環境,曾經給了他錯誤的暗示,這些暗示則是父母給他穿花衣服、紮辮子,女性小朋友和他玩耍時也把他當成女孩對待,甚至還有男同學和他談戀愛,漸漸地,小曉也把自己定位成了女孩。

 記者:小曉,怎樣設計自己的未來?

 小曉:眼下我不會再提變性的事,等到完成學業再說。畢竟很多人都說,變性是一條不歸路!


跨性故事集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