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男孩別哭>看跨性別的銀幕展演 阿文 |
||
1993年12月31日,生為女身但以男性裝扮生活的Brandon
Teena被仇恨跨性人的兩名男子槍擊死亡,由此開始了一波跨越僵化性別展演的戰鬥。1998年紀錄片The
Brandon Teena Story完成,將跨性別者在與現實環境搏鬥之際所承受的歧視,以及蝕刻在跨性別者身上的創痛,一一呈現。1999年Brandon
Teena的故事被改編為Boys
Don』t Cry<男孩別哭>劇情長片,將跨性別主體的特殊性推上了高能見度的位置,跨性別運動也使人們聽見那些為性別身份與生存之間的交戰拼鬥的跨性別者發出的吶喊。 回溯跨性別議題登上臺灣銀幕的過程,起初許多電影隱晦地偷渡男、女同志的身影,1996年金馬影展參展片<電影中的同志>就描繪出這個狀況。此片匯集了數百個在不同年代登上電影銀幕的男、女同志影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多數都是以變裝皇后和國王、娘娘腔、男人婆、變性人等等跨性別形象來呈現,而也因此夾帶刻畫了跨性別身份所承受的嘲諷和貶抑。 當同志議題的偷渡已經面臨瓶頸之時,同志電影的獨立出線也呼之欲出。從跳脫異性戀框架的同志電影開始,異類性別身份的展演有了較多的機會被含括在題材的設定及影像的表現裡,近十年來,甚至女同志在電影中的相貌都開始展現極大的差異及變化。 原本在女性主義的運動風潮中,女同志必須在「女人認同女人」的口號裡才找到適當而安全的位置,電影裡創造的女同志形象──如<末路狂花>(1991)、<第六感追殺令>(1992)──因此依然被置於「女人愛女人」的唯美印象裡,女同志主體位置的單一形象於是在電影工業中被進一步去性化、粉飾、而消失。 這種對女同志情慾影像的限制,隨著女同志社群的壯大而逐漸瓦解,女同志也開始找尋呈現「自己」身形的方式。由女同志組成的製作團隊拍出了女同志社群裡展現的生命型態,例如在<十種釣魚的方法>(1994)中可以清楚看見T/婆的存在,T的剛和婆的柔所展現的,清楚的跨越了僵化的性別界限,然而她們卻揹負「模仿異性戀、複製父權」的污名。這麼一來,女同志幾乎沒有跨性別的展演空間。一直要到九零年代末期<男孩別哭>(1999)一片才有了聚光描繪跨性別生命的機會。隨著跨性別電影的上映,性別曖眛的身體已經正式潛入銀幕展演,序幕已然揭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