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的權利

◎梁玉芳  【2002/11/26 聯合報】


不只是校園裡那位胖女孩被嚇到,電視機前面正吃著垃圾食物的民眾,看到大學校園「減重糾察隊」帶著攝影機隊圍捕胖子當庭公審的陣仗,不少人大概也會噎著:什麼時候,胖成為罪惡,需要集眾糾察,除之而後快?

此事立即引起了公憤,網路上有人發起「一人一信」抗議這項活動歧視胖子,校方也道了歉。帶頭糾舉的同學大概不免委屈,覺得一番「好意」卻被當成驢肝肺;殊不知,這項糾察肥胖的行動引爆了社會長期「頌揚窈窕、貶抑肥胖」文化下的集體焦慮。多少胖子都想反擊:我就是胖,何必你說?

根據新的統計,大半大學女生因減肥過度而有體重不足的現象。但校園裡有了一堆符合新時代審美觀的趙飛燕,就真的比較健康嗎?那麼,會不會有一群以「關心健康」為名的「瘦子糾察隊」,也帶著攝影機大隊在校園裡「圍捕」瘦皮猴,要他們努力加餐飯?假關心為名的歧視,就敬謝不敏了。

在充滿「瘦身迷思」的社會裡,胖子註定不會好過。除了被冠上懶惰、好吃、意志薄弱、行動遲緩等種種負面形容;從小大概會有一堆「小胖」、「肥豬」、「死胖子」的外號如影隨形。各種社交活動,除了拔河比賽之外,胖子總是吃虧。連網路交友,見了面還要被稱為「恐龍妹」,當場被晃點。

人們也總以為胖子體胖心寬,脾氣好,但當一針針言語利刺射向胖子柔軟的心,只怕不千瘡百孔也難。事實上,人的胖瘦有時取決於遺傳,或其他更複雜的生理因素,往往不是能憑意志控制的,並不像糾察隊說的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若真要關心健康,糾察隊該去速食店門口站崗,請大家少吃垃圾食物兼減少跨國企業壓境才是。

尊重多元,是現代社會可貴的價值;身材也一樣,燕瘦環肥,是個人的事,身體的自主權在個人,他人請勿妄加干預。套句歌手王菲的名言:「這幹你啥事兒?」 

胖胖文章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