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891023
引言
呂麗淑:
九二一大地震週年之前,許多災區的婦女團體紛紛提出抗議,在災區的孩童從去年九二一遭遇人生中的生離死別後,又大量接觸靈異節目,使他們身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靈異節目是否適合播出,在社會上有廣大的批評,如果不能禁止,是否能制定一套約制、規範的辦法出來,對於這個大家關心的話題,邀請到學者、專家及傳播媒體來座談,如何從生死學角度與進度眼光來看靈異節目。
李 彪:
首先要談自律問題,包括媒體與法律之間自律,最近中時晚報被搜索,到底司法與媒體間有何問題,顯然兩者都要自律,節制自己的機制要產生,電視媒體在這方面非常欠缺,做節目也是大眾傳播,對社會有責任,起碼有教育功能,但不知其自律何在。五年前,電視上幕前幕後的人物,曾發表自律宣言,事實上並沒有自律,並拿這樣的東西給社會做教育素材,只求市場賣錢令人感慨。
在此幕後的社會是有問題,由於社會有一股不確定感,包括政治上核四建否;兩岸打不打,心中陰影大,不停動盪下,臺灣社會新興宗教起來,會發光的宋七力先生,不客氣的講我們的謝市長還很相信他,至少從謝夫人最近出的一本書,還隱約表示贊同,連上位者帶動這樣的信仰或接近靈異狀況,整個社會也跟著浮動,其結果依兒福聯盟調查,高達百分之八十五點七以上小孩看靈異節目會害怕,對小孩影響可以想見,成長過程使社會變扭曲,不僅法律或傳播問題,而是對社會發展影響長遠。
釋依法:
由國外返臺第一次接觸到靈異節目
,相當驚奇,覺得一般不登大雅的節目也在電視播出,但事後瞭解到底在演什麼,尤其是昨日晚上,看了叫「靈異追追追」節目五分鐘,自己也害怕就轉臺。靈界的東西視看不到,有人予以否定,但它卻存在,不要太相信眼、感觀,佛教要用平常心對待看不到的東西,過去對宗教、靈異認為是怪力亂神是有點矯枉過正,此外,從小到大學沒有宗教課程,但有些現象存在,不能否定有些個人的經驗是不正常。
可能是媒體競爭激烈,挖空心思,不僅節目的量沒有控制,質也沒有控制,因此,建議從宗教生死學角度看,人的感觀有限,某些人感觀超越一般人,不要否定有另種空間存在,不一定每個人都好奇要去接觸,因「請神容易送神難」,除非能瞭解真相,只以平常心,不要用好奇心,這是對年輕人的建議。
賀德芬:
今年九月初,媒體觀察基金會接到九二一災區家長、老師控訴,包括八大、三立等靈異節目,對災區小孩造成二度傷害。災區小孩親身體驗災變,至今陰影仍在,看了靈異節目,打擊更大甚至到了求助精神醫師,變成一種嚴重病態。事實上這些節目均有分級,規定晚上九時卅分以上播出,但問題出在媒體於隔天又重播,新聞局卻不管,造成很大傷害,這是主管機關放水。
這些節目以戲劇手法達到視聽效果,製作的媒體認為不要太緊張,也承認是虛構,要的只是戲劇效果,不過,即使只是戲劇節目,但傳播的是離經叛道,只達到負面教化人心目的,只為了節目能夠賺錢,媒體是社會公器應想到影響多少人?即使媒體是私人財產也要有社會責任,不能偏離主流價值,要建立機制不外自律、他律。
楊正民:
目前臺灣電視節目存在包括過度商業化、暴力現象及色情問題等讓人詬病的地方,從傳播理論而言,是訊息製造者與訊息間發生問題,這是訊息製造者以市場需求為理由所造成,應是自律不足,至於他律即法律管制則是公權力不彰的結果。除了應確定發揮公權力外,罰則太輕讓訊息製造者基於有錢賺取前提下,跟本起不了警惕作用。
現在社會出了問題,可能是觀眾群層次有差別,涉及社會教育問題,而電視節目被批評也顯示國內對性、宗教等教育的不足,不僅節目色情化,有時像迷信、算命是中國人一直感興趣,有時也是依俗,不能單一怪媒體製造單位。
Copyright
2000 China Times Inc.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