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文學】

談談同性戀與文藝的情結

二言 

來源:桃紅滿天下


      藝術界向來是西方同性戀者的一片樂土,甚至當某人在藝術上出類拔萃時,關於他是同性戀者的傳聞也會紛紛揚揚起來,而喜歡嚴肅藝術的男士往往也會被傳言有同性戀「之嫌」。爲什麽藝術對同性戀者這樣「情有獨鍾」呢?本文試圖對這種現象作一番簡單的剖析。

      雖然目前還沒有統計資料做出任何證實,但人們普遍認定同性戀者在藝術領域中所佔的比例確實遠遠超出同性戀者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到了二十世紀,由於社會對同性戀採取了日益開明的態度,許多同性戀藝術家可以公開或半公開地表露自己的身份,因此同性戀的「尊嚴」名單一下子增色不少。

      一個人如果隻字不提同性戀這個詞,那麽他就會被想當然地當作異性戀者,但同性戀亙古就有,並非「新潮」。社會的進步並沒有造就同性戀者,但進步與寬容使同性戀可以日益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性傾向,使同性戀文藝家可以把自己的內心感受融入作品,做出坦誠的表述。值得提出的是,許多在此以前的文藝名人中因沒有公開性傾向而被想當然地當作異性者的更是不計其數,而我們也由於資料殘缺而無法對古人進行明確的考證,但歷史上的文化名人中有不止「一小撮」的同性戀者可以說是事出必然(例如現在有學者認爲莎士比亞和舒伯特等就是同性戀者),儘管他們可能從來沒有提及同性戀一詞,儘管他們中的很多人有過異性戀婚姻,很多人據傳鬧出過與異性親近的「桃色緋聞」(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目前還沒有確切研究表明爲何同性戀者和藝術這麽有緣份,但我們不難分析出個中一些原因。

      首先,與其他行業相比,文藝是一種個人化和主觀化的表達,也就是說,藝術家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在作品和表演中有知覺地或者無知覺地表露出來,而細心的觀賞者也可以從作品中揣度創作者的性慾望。而其他領域,如自然科學和多數社會科學等領域的探索者等則很難將自身的感受介入對客觀現實的研究,因此人們無從推測他們的性傾向(而他們也被想當然地看成是異性戀者)。

      第二,文藝是一種面向大衆的行業,與其他産品不同,文藝作品不僅具有觀賞的價值,而且能夠喚起觀賞者的感情(這正是其他行業所無法比擬的),因此文藝家往往在大衆眼裏成爲「星」級人物,即具有一定的明星效應。當作品得到欣賞時,欣賞者「愛物及人」,希望對創作者也有所瞭解,例如從事文學創作的作家很容易得到讀者的傾慕(而文學評論家或者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等則沒有這份榮幸,雖然他們會同樣受到尊敬),許多人習慣將銀幕上的形像去推想生活中的演員,而影星歌星成爲媒體的熱門話題就是爲了滿足人們的這種獵奇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文藝界人士的私生活往往處於衆目睽睽之下,而明星效應也相應地擡高了他們的曝光度。

      第三,藝術的永恒性也使文藝家能夠流芳千古。比如達芬奇的畫和莎士比亞的戲劇,古時有名,現在仍然有名,還有很多人追隨,因爲《蒙娜·麗莎》永遠對著人們微笑,《哈姆雷特》總是激人心扉。文藝復興時代肯定有一些人在自己的行業裏(如工匠、語言改革家、航行技術改革家等)達到了與達芬奇在繪畫上和莎士比亞在文學上一樣卓越的成就,但因爲其職業不具「明星效應」,而且其産品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淘汰,那麽他們在大衆文化中很難留下一痕半迹(除非是一些研究歷史的專業人員對他們感興趣外)。翻看一下同性戀的「尊嚴」名單,不難發現作家和藝術家們竟佔了一大半,規根到底,他們是隨著産品的不朽而名垂青史的。可以說,同性戀者在其他行業也一樣出色,只是少爲人知而已。

      第四,藝術創作追求精益求精。同性戀者的思維既有往往認爲男性所常有的深廣,又兼合著往往被認爲女性是所長的細膩入微。這種「宏觀」與「微觀」兩種視野的結合使許多同性戀者具有得天獨厚的藝術天賦,而這種天賦在教育機會的幫助下能夠得到充實的發展(而婦女在歷史上一直處於弱勢與從屬地位,並被剝奪了教育機會,不然的話現今的世界文化將更豐富多呈)。所以說,並不是藝術造就了同性戀,而是同性戀者在這種適者生存的藝術世界因其得天獨厚的天賦而更具成功的機會,而藝術的「宏觀」與「微觀」之特徵也能容易地激起同性戀者的興趣,使同性戀者追求藝術的慾望也比異性戀者來得更爲主動與強烈。比如說舞蹈是一種力與美的結合,如果異性戀男子中百分之一的人能夠取得成功的話,而同性戀男子中百分之五的人能夠取得成功的話,那麽同性戀者在成名的舞蹈家中的比例高得出奇就成爲一種客觀的必然,例如本世紀男芭蕾舞大師中最卓有成就的尼金斯基和紐裏耶夫都是同性戀者。時裝界被男同性戀者一統天下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活躍在好萊塢的藝人不僅是銀幕前露面的俊男俏女(雖然嚴肅媒體不會理會這些,而只有街頭小報的花邊新聞才會追蹤他們的私生活),更多的是不具明星效應因此也無人追蹤的幕後編導、 音樂與舞臺設計,以至化妝師等;影視作品中同性戀人物的典型職業是理髮師和室內裝璜師,雖然流於俗套,但並非事出無因。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藝術繁榮只有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下才能取得,而強權統治下的單元文化只能窒息藝術創作,例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所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就是掙脫神權統治,解放思想的結果。遵循言論自由的宗旨使藝術界人士對「另類」和「異類」本來就較爲接納與認同,因此對同性戀的寬容和支援就成了必然結果。即使在同性戀被列爲犯罪或病態的時期和國度裏,文藝界往往也是同性戀者的「安全地帶」,較少受到外界干擾。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同性戀文藝家的作品不一定表現同性戀主題,很多同性戀藝術家從來沒有從事過同性戀主題的創作,這裏面的原因有幾個。首先,社會的偏見使許多同性戀創作者避開同性戀主題,或者只作相當模糊與隱晦的表達。創作者爲了使作品得到更多的人的接受和認同,也往往避開同性戀主題或不公開同性戀主題的創作。同性戀題材受到壓抑也使絕多數人想當然地認定許多創作者的異性戀性取向。例如福斯特指定他創作的同性戀小說如《莫裏斯》和《生命來臨》只能在死後出版,而那時他的文學地位已經由《印度之行》和《霍華德莊舍》等不觸及同性戀的作品所決定了。令一方面,創作者也可能對自己的性傾向尚未達到完全的坦然,或者爲了出版的需要,不敢直抒其感。例如美國詩人惠特曼的情詩在付印前把所有的男性稱謂該成了女性;馬賽爾·普魯斯特的長篇系列《往事》的最後一卷《所多瑪與蛾摩拉》(該題目取自《聖經》中譴責同性戀的章節)就是純粹地描寫同性戀,但作品中流露出的卻是對同性愛情的萬分絕望;女同性戀作家雷德克利夫·霍爾的《孤獨之井》也是如此(儘管如此,這些書還是一度被禁)。也有的男作家則通過女性目光來描述自己對男性的愛戀,如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愛的饑渴》與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慾望號街車》等。

      雖然很多同性戀藝術家根本不創作明顯的同性戀主題的作品,但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受作者的性傾向影響,或者創作者曲意地表達出同性情感,猶如沈重壓抑下的無聲呐喊。例如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與繪畫中的男性形像極具動人,而其創作的女性形像往往也是四肢發達,彷彿已經被藝術家「雄化」過了。雖然他在創作時可能抱定「我並不想讓你知道我是個同性戀者」,但作品所渲染的令人心神激蕩的男性性感卻一番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式的「欲蓋彌彰」。可以說,米開朗基羅如果完全沒有同性慾望的話,那他也許就不會是我們今天所知的米開朗基羅了。田納西·威廉斯往往把自己的同性戀情感融入劇中人物,而同性戀人物往往是已經死亡的人物(例如在《慾望號街車》、《熱鐵皮屋頂上的貓》和《去年夏天,突然……》),而這些從未露面的同性戀人物猶如鬼魂一般縈繞著主人公,成爲他/她們痛苦的根源。義大利著名導演維斯康蒂曾導演《魂斷威尼斯》等表現同性情愛的名片,但在其他不以同性戀爲主題的電影裏,導演對同性的愛戀也一目瞭然,例如他最賣座的電影《下地獄的人》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對納粹歷史上自相慘殺的「長刀之夜」所作的極度煽情的描繪,鏡頭在男性裸體上從近鏡掃至特寫,本來應該是血淋淋的屠殺卻成了對男性性感的大肆渲染。

      從正面或客觀地表現出同性情愛主題的作品絕大多數爲同性戀藝術家所創作,但同性戀藝術家的創作往往不侷限於同性愛情主題,而那些並不以侷限於同性戀題材創作的人往往在大衆文化中更具有影響,因爲他的作品能夠被更多的人所認同,例如藝術伴侶默謙德與艾佛瑞合作拍出《莫裏斯》(根據E. M. Forster的同名小說改編)被稱爲「同性戀電影的珠穆朗瑪峰」,但他們更膾炙人口的則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霍華德莊舍》與《長日將盡》等並沒有觸及到同性戀的經典影片。(然而,誰又能忘卻《帶風景的房間》中那場奇美無比的男性裸浴呢?默謙德與艾佛瑞的影片之精緻無比和細膩入微非出同性戀藝術家之手不可。)

      當然還有的藝術形式根本讓人無從推想創作者的性傾向,例如音樂的同性戀美學是一個比其他藝術形式模糊得多的概念,因爲音樂作爲一種聽覺藝術,不會暴露創作者的性傾向(除非是聲樂作品中的歌詞有所表露),但同性戀者在欣賞同性戀音樂家的作品時會別有感觸,例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中所流露的強烈的淒美與絕望往往使對作曲家的生平有所瞭解的同性戀者産生「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而這種感觸是非常有別於其他欣賞者的體會的。值得指出的是,音樂界歷來是同性戀的巨大溫床。西方各大樂團中同性戀樂手比比皆是。本世紀美國最著名作曲家如薩謬爾·巴伯、艾倫·科普蘭、萊昂納德·伯恩斯坦和約翰·凱奇以及英國的本傑明·佈雷頓,鋼琴家馮·克萊本和厄爾·瓦爾德以及去年謝世的被稱爲「最後的大師」的維亞托斯拉夫·裏克特等,其性傾向在音樂圈內幾乎是人所共知,但在圈外卻鮮爲人知(當然古典音樂的嚴肅性使他們遠遠不及影星歌星之令人發燒)。

      可以說,如果沒有同性戀者,也就不會有藝術的今天。一些評論家說,本世紀有兩個少數民族爲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超凡的貢獻,一個爲猶太人,另一個則是同性戀者。說實在,同性戀者是有足夠的理由爲自己感到驕傲的。

資料來源:http://wenxue.newyouth.beida-online.com/data/data.php3?db=wenxue&id=txlywy

同性戀政治首頁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