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同志」電影中的愛情

文章提交者:【zk198】

於2001-11-5 8:56:00 加貼在 影視批評


   同志,在電影圈似乎很敏感!或許可以說它是弱勢族體吧!社會的枷鎖及大衆的誤解,使得這個領域一直冷僻得很,不過,還是有默默支援著這塊園地的人存在。觀衆可不要以爲同志電影除了批評及悲苦之外就沒了,其實它的情愛糾葛及精彩度絕對不會輸給其他類型的電影,包準讓你眼睛一亮,後悔自己遺漏了這個別具特色的地帶……

  對同志電影有興趣嗎?苦惱沒地方看,或是沒啥好看嗎?當然,如果支援同志電影,也不用大喊我的娛樂權在哪,因爲其實同志電影的類型還真的不少,不用擔心無聊,或是沒類型可選。你可能不知道,同志電影也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不妨放輕鬆,看一看,保證不會吃虧,還能挑戰自己的尺度,品味不同口味的電影浪潮。

第一類:大膽致命的愛

  看這個主題,就讓人卻步,可以確定的是,「致命激情」是這類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想像一下,當一個行動大膽、思想開放的人死咬著你不放,會是什麽樣的光景?只能用「不寒而慄」來形容吧!

  這類瘋狂愛人的代表首推《全蝕狂愛》(Total Eclipse)了。這部描述詩人韓波、魏倫與其妻之間糾葛不斷的三角戀情,可讓李奧那多迪卡皮歐的戲迷過足了戲癮!他那瘋狂的行徑還真是令人咋舌,當然,不管同性戀者或異性戀者碰到這類人,都是同樣的沒轍。

  繼這部名作之後,《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當男人看上男人》(A Question Of Taste)等片亦是十分有看頭的片子。《天才雷普利》一片中,由麥特戴蒙詮釋的雷普利一角,不負天才之名,以縝密的心思、駭人的手法,佈下殺人之計,驚懼之外,也提醒觀者,不要隨便放電,同性友人不見得安全,當友誼變質之後,可要小心殺手就在你身邊。

  《當男人看上男人》雖然不是那麽偏激的愛,但也不可小覰。因此,當天大的好處降臨身上時,可不要樂昏頭,以爲自己是傳說中的灰姑娘,說不定反而會成爲藍鬍子裏的屍體呢?在這部片子裏,說的就是一個年輕的男廚師,在無意中受聘爲富商的專用廚子時,就成了富商袋子裏的獵物,危險的情況可見一斑……

  當然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相信會對劇中人物産生一股不可自拔的恐懼感,只能祈禱上帝,下次絕對不要再碰上了!當然要給自認風流的男女一個忠告,不要太鐵齒,小心夜路走多了,真的會撞上鬼啊!

第二類:迷惘的愛

  說到迷惘的愛,相信許多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有過經驗,但是在這裏要說的是,因雌雄莫辨而引起的迷惘,可真要大喊無辜,因爲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受騙,真是,火得很……

  談到這類的片子,當然不可以忘了《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中國同志電影的始祖。雖然後來祝英臺的真實身份爲女兒身,但可不要忘了起初「她」可是個斯文俊俏的小生咧。或許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戲曲文化使得這類尷尬的情況不斷發生,諸如《霸王別姬》Farewell concubine)、《蝴蝶君》(M. Butterfly)等片子都有迹可循。《霸王別姬》裏由張國榮飾演的虞姬,絲絲入扣,但美則美矣,在愛情上仍舊是毫無斬獲,霸王愛的終究是女子。不過,或許不能說虞姬是同志,因爲他覺得自己的女兒情懷遠勝男子。當然了,說起《蝴蝶君》裏的尊龍,可就厲害了,受騙的外國大使始終搞不清自己愛上的是個貨真價實的男子漢,但這善意的謊言,相信是可以被原諒的。

  而武俠片《東方不敗》也是相當不錯的典範。在徐克的武俠世界裏,自宮後不男不女的東方不敗愛上了豪放不羈的令狐沖就註定了他減亡的命運,一個欲稱霸武林的梟雄怎麽可以有顧忌?當然,令狐沖知道真相後的表情也是十分有看頭的一幕!

  這種愛人性別混淆的情況,在外國電影裏也可看到。還記得《沙漠妖姬》(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裏不管世俗眼光,活就要活得精彩的變裝皇后嗎?也是同志電影的一種型式吧,雖然內心是女子,但在世俗的眼裏,男子依舊是男子。女性朋友們,想像一下你愛上的男人其實是個女人,妳會怎麽辦?《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說的是就這種尷尬的情景。當劇中主角假男子的身份被揭穿後,對方採取的報復手法,讓主角陷入暴力與謀殺之中,而這欺騙的代價,著實大得不得了,所以戀愛貴在以誠相待,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三類:想愛不敢愛

  說起同志的戀情,首當其衝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社會壓力,而這也使許多人隱藏所愛,遺憾終身。當然了,電影這個講述人生的媒體,對這點也絕不放過,多有著墨。

  首次提出這個疑問的大概要屬《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這部電影了。劇中的主角讀的是男校,同性對於他,有莫名的吸引力。當然學生時代,可以免於社會道德觀,與同學談一場純情的小戀愛。但一但出社會,爲了避免受異樣眼光看待,他選擇逃避,娶妻生子,但是這惆悵,可能會伴隨一輩子。

  《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的主角就幸運多了。雖然一開始,因男主角企圖隱瞞而與女主角假結婚,但終究是紙包不住火,當事迹敗露後,雙親的諒解是最動人的地方,也算是有個完美的結局。《自梳》是少有的女同志電影,當然這部影片裏,女子的自主性十分強烈,但重點不是同志間的愛,而是一種昇華的感情,超脫性別,但愛上一個不該愛的女人,終穿是失落與痛苦大一點,無疾而終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神父愛上人很不得了,當那個人又是個男人時,更是驚天動地,所承受的壓力是這類戀情之最。《神父》(Priest)裏說的就是這樣一段禁忌之愛,結局不用說,當然很慘,但總是一段挑戰尺度的愛戀,值得嘉許。

  新片《夜奔》(fleeing by night)又是另一段複雜的同志之愛了。兩個富家少爺,一個崑曲名角,再加上一個女子,這般情況,誰能解?不過,劇中主角黃磊與崑曲名角的同性之愛在三○年代的中國社會,是天大的罪過,在輿論壓力下,當然只能以分手爲告終囉。

第四類:輕鬆的愛

  看完上列的類型,可不要以爲同志之愛都是悲苦的,僅能以悲劇結尾。其實同志電影也有輕鬆幽默爲主,看來一點也不沈重,反而會有愉快的感覺,說不是會想,啊!原來同志之戀也可以很幸福!

  《鳥籠》(The Bird cage)是同志喜劇中的翹楚。在羅賓威廉斯的詮釋下,同志反而顯得樂天,種種的挑戰與困難,似乎都能迎刃而解,尚處於迷惘狀況的同志們,需要的,或許就是這種樂天吧!

  另外一部超搞笑電影《放輕鬆…隨性做》(RelaxIts just Sex),更是同志當中的異類!其實它並不全然是同志,片裏的愛真是亂得很,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錯綜複雜。主題也不光是愛欲,笑鬧中談起友情及愛情,更讓觀者知道同志也可以這麽簡單!略帶誇張的悲喜劇有棱有角,活色生香又不偏不倚,包準讓你知道什麽才是性教育!

  這部片其實探討的不是同志問題,嚴格說起來它是一部輕鬆的多角戀吧!《四千金的情人》(Belle Epoque)以詼諧的手法探討一夫多妻,而這四姊妹異想天開的共娶一個男子,讓人不知該爲男主角高興還是悲傷,而四姊妹其中之一爲女同性戀,讓劇情更加有看頭。

  《男人放輕鬆》(Der Bewegte Mann)這部電影其實重點也不在同志,但一個長像平凡的同志,在圈內總是不太討好,哎呀!主動出擊或許也是個好方法!不管男女都可以嘗試看看!

第五類:正義的愛

  同性戀裏的正義是什麽?大概就是勇於面對社會質疑的勇氣了。對同志而言,挑戰社會的價值,是最難的。在現實社會裏或許難辦,但電影裏可就容易多了。

  談到正義,《費城》(Philadelphia)裏的湯姆漢克斯那不畏強權、據理力爭的模樣(Tom Hanks)讓人印象相當深刻。罹患愛滋病似乎是同志們不可忘卻的傷痛,除了《費城》裏對這點有所著墨之外,紀錄片《美麗少年》,也探討這個嚴肅的議題,爲同志們爭取生存權,是片子裏最想說的,難道同志的愛真的比不上異性戀的愛嗎?影片把質疑還給大衆,值得想一想!

  《亞當的肋骨還是亞當》(Alive and Kicking訴說兩個籠罩在愛滋病陰影下的舞者,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沮喪,反而燃燒著對生命的熱愛,在愛滋陰影前仍要擺出最具尊嚴的姿態,即使在愛情跟前跌了跤,仍對追求真愛抱以虔誠之心。

  當然了,其實亞當的肋骨怎能不是亞當呢?不過,挑戰社會不僅同志們需要,在富家千金或少爺身上,也可以看到對愛情的執著與自身的挑戰。

第六類:惆悵的愛

  惆悵的愛說的是藏在心理的愛,也就是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況,可以說多半是暗戀吧!

  《迷情花園》(The Hanging Garden)裏已長大後的男主角,苗條健美是個魅力十足的同性戀者,已經看不出來小時候的肥胖、性的不安的困擾,然而,命運之輪並沒有忘記他,考驗正要開始。《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與蔡明亮的《河流》、還真有那麽一點雷同!同樣爲了報復及反動,一樣的無奈,不過,不管怎麽說,愛惜自己是重要的,可不要拿身體胡來。

  《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這部專門拍給年輕人看的電影,男主角之間的同性戀情節發展不是最重要的,片中只想表達一句話:「重新開始」。所以沒有結果看來也不全然是件壞事!《愛情萬歲》裏無結果的暗戀,結束的或許也正是時候!

  說惆悵真的挺感傷,或許是因不知如何去愛而傷害對方,也或許是對方始終不知,總而言之,沒有結果就是結果!遺憾是最恰當不過的形容!

發表於凱迪網路http://www.cat898.com 影視批評 文章轉貼請保留此說明. 

資料來源:http://club.cat898.com/show.asp?areaid=174&id=72508

同性戀政治首頁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