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深圳:網上徵婚成時尚


   深圳有多少網民活躍在網上呢?深圳市資料通訊局梁輝旺碩士告訴記者,深圳網路服務業近幾年發展很快,網路服務企業已達六十多家,全市在互聯網上設立的中文網站近千個,每一個網站都設有網上徵婚內容,中文網頁五萬多。據估計,目前,深圳市的上網用戶已近六萬戶,網民有十八萬人以上。有多少人參加網上徵婚呢?深圳市婚姻介紹所梁小姐介紹說,在婚姻介紹所登記的約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同時在網上徵婚。

不期而遇的網路情緣

  經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和兩次有始無終的戀愛之後,三十歲的馮小姐至今依然孑身一人。去年五月,疲憊不堪的她離開故鄉來到深圳,希望這個年輕的城市使她重新找回往日的朝氣與自信。回憶初來深圳的日子,馮小姐坦率地說:『當時心裏惶惶然的,沒有著落,暗暗祈禱能夠結下一段美滿的情緣,雖然我知道這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來深圳的第三天,馮小姐就到東門的一個交友俱樂部上了網。她說:『我只上三個月,三個月內沒有結果我就放棄。』

  在網上的虛擬空間裏,她很快成了男網友們爭相傾談的物件,兩個月下來,她分別同四個『渴望一睹芳容』的男網友見了面,然而每次都是悵然而回。

  想像與現實的嚴重斷裂使她越來越失望,漸漸的她只是隔三岔五地上網看看,後來一個星期都不一定上一次。

  八月的一天下午,俱樂部的人傳呼她,說一個在洛杉磯工作的美籍華人多次想在網上與她談話,因無應答而落空,只好通過俱樂部希望得到她的電話,馮小姐把電話號碼給了那個『美國牛仔』,當晚十點鍾,越洋電話便打到了馮小姐的宿舍,兩個從未謀面的人卻一談如故,一直談到淩晨兩點鍾,才依依不捨地放下電話。此後的二十多天,兩人天天或在網上或在電話裏一談就是幾個小時。九月十五日,『美國牛仔』飛來深圳,兩人在深圳相處了一週,兩人覺得相見恨晚。一個月內,『美國牛仔』飛來中國四次,其間還與馮小姐回了一趟她的故鄉去見未來的岳父岳母。二零零零年春節,兩人在馮小姐的故鄉舉行了隆重的婚禮。現在馮小姐仍在深圳的一家公司當文員,再過兩個月,她將移民美國。

  記者在俱樂部見到馮小姐,她興奮地說:『我一直朦朦朧朧地覺得,世上總有一個地方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萬萬沒想到在網上找到了心上人。』

  比馮小姐的美夢成真更奇的是『老網蟲』Bridge的故事,一九九九年一月的一個週末,Bridge到網上『聊天』,遇到了IotusIotus的名字勾起了Bridge對初戀的回憶,他上高中時曾經暗戀過的一個女同學也叫這個名字。兩個人在網上盡情神聊,三個月後,兩人如約相見,難以置信的是,兩人就是高中時的同學。

  深圳某新聞機構的丁先生是一位網迷,他說,網上的世界跟現實世界一樣豐富多彩。當你登陸上網,就如同戲劇開場,隨著劇情的深入,什麽樣的人物和故事都可能出現。

隨心所欲的情感放縱

  作爲一個虛擬的世界,網路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但這並不是真的虛無縹緲,它仍然反映著現實社會的每一個側面,網上的一切都是現實社會的一種變體,網路本身所具有的交流功能極大地擴展了戀愛的空間。

  苗鴻飛是深圳某電腦互聯網上的『鑽石王老五』,他說,在網上搜尋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幾天前,他偶然闖入一個名叫Obridge 的英文站點,如同誤進了女兒國,姿態各異的美女照片使他眼花繚亂。這些美女分別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每個美女靚照旁都有五至三十的美元標價。原來這是一個婚姻介紹站點,網民只要按標價付錢,就可獲得該美女的聯繫地址和電話。令人驚奇的是,這個站點設在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據說,每天不僅有中國姑娘出入,還有世界各地近千名男子光顧,目前已經促成了近千樁跨國婚姻。苗鴻飛說,我看中了一個深圳姑娘,但想到還要通過美國去聯繫便覺得太冤枉。

  在深圳,記者走訪了幾家BBS站點,在五花八門的婚姻交友類欄目裏,通過網上談情相親來尋找美滿姻緣是大多數網民的終極目的。

  深圳『緣來是你』交友俱樂部經理康克斌先生介紹說,在網上尋找意中人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個是入會上網,這比傳統的方法更先進,它有圖像、文字、聲音,還可以用電子郵件進行聯繫;二是在各種Cha troom———『聊天屋』裏結識新朋友。Chatroom的最大好處是,上網者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只要你願意,別人無法知道你的真實姓名和身份,使你能夠暢所欲言。

  交談是人與人相識相知的第一步,也是愛情進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聊天屋』爲網民提供了最無拘束的交談『場所』,網民孔小姐說,戀愛都是談出來的,沒有交談算什麽戀愛。

  據悉,深圳『緣來是你』交友俱樂部在冊的網上會員有三千多人,網上聯姻的成功率約爲百分一。

  隸屬於深圳市資料通訊局的『一網情深』BBS站的趙學民介紹,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網情深』站在深圳舉辦了全國第一次網友大型聚會,有省內外三百五十多名網友前來聚會,一位名叫『花貍鼠 』的網友特地乘飛機從上海趕來參加,在聚會上,陪伴她的男網友KKK 成了她的愛人,他們是國內第一對通過互聯網相識、相愛、結婚的網友。

  在深圳,上網正成爲都市生活的一種時尚。進入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改變。一些與網路有關的辭彙,如因特網、網民、網吧、網上購物、網上閱讀等,也越來越多地進入深圳人的日常生活。單身網民們則不失時機地在網上談情相親,以嶄新的形式演繹現代愛情故事。

  網上交友徵婚正成爲年輕人的新時尚,尤其在年輕的移民城市—— —深圳,網上徵婚更是吸引著衆多的年輕網民。

虛幻脆弱的愛情遊戲

  每當回想起那段飛躍大洋的跨國之戀,二十八歲的吳小姐總是悵恨不已。

  一九九九年七月四日,正是美國國慶日,一份電子郵件從德克薩斯州寄往深圳,當吳小姐接到這份郵件時,怎麽也想不到對英語幾乎一竅不通的她會與美國佬談情說愛。

  四十三歲的美國人白瑞德是電腦工程師,離異多年,與十一歲的女兒一起生活,他從互聯網上看到了吳小姐的幾幅生活靚照,被她的東方情韻所打動。從去年的國慶開始,他向遠在中國的吳小姐頻頻發動愛情攻勢,不斷地寄照片、信,在網上傾心相談,還把家中別墅後面山坡上的花卉製成標本寄來,讓吳小姐感受一下美國得州的山野氣息。

  吳小姐拒絕了朋友們的一切提親,花了幾千元參加各種英語專業培訓班,在翻譯的指導下,吳小姐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給白瑞德寫信。

  四個月後,從未謀面的兩個人已經處於熱戀狀態,兩人開始鄭重地商議結婚的具體事宜。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八日,白瑞德決定來中國完婚,他飛赴香港,隨後轉乘火車來深圳。記者曾作爲朋友隨同吳小姐到羅湖海關迎接,吳小姐手捧鮮花在人潮中翹首等待的神情令人過目難忘。

  白瑞德終於來了,高大、英俊、談吐幽默,在他面前,吳小姐就像大樹根旁的一枝小花,她幾乎一句話都說不上來,幸好有翻譯在場,才活躍了氣氛。白瑞德第一天還說起去吳小姐家鄉的事,第二天便不再涉及婚姻的話題。儘管有手提電腦和快譯通,但兩人離開了翻譯人員基本無法溝通。

  白瑞德是一個非常有責任感的人,他在酒店住了五天就離深回美了。走前他對翻譯說:『吳小姐是一個有魅力的姑娘,但我們不是一類人,我們各方面的差距太大了,完全不合適。』

  如果把男女位置互換一下,這個故事頗似美籍華人作家于梨華的小說《雪地上的星星》,它們都在說明,單憑書信(或網上)傾談的愛情是十分脆弱的。戀愛雙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朋友,它還需要心理與生理的全面交融,即使在網上有天衣無縫的默契,也不能代替見面的感覺,愛情中人會不自覺地在意對方的長相、年齡以及習慣、動作、氣息和職業、國籍等等,在沒有形象特徵的虛擬世界裏,人們對具體形象的在意與現實並沒有根本的不同。

  在採訪中,深圳『一網情深』站的趙學民送給記者一本他們自己編輯的網路文學薈萃,在這本小冊子的『網路戀情』欄目中,網友們不約而同地敍述了與吳小姐感受相似的遺憾的網愛故事。

  一位心理學家說:『作爲人,我們需要看到彼此的臉和手勢,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如果不想僅僅停留在愛情的烏托邦裏,深陷網路情感的人都必然要求彼此相見。事實上除非對方真的有副可心的容貌能令其心動,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爲,網路愛情的失敗在於現實中人的樣貌和舉止與想像中的差距太大,這也是網路愛情普遍成功率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爲一種技術手段,網路也與許多先進技術一樣像柄雙刃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某些危害和污染。玩世不恭的人在愛情網路上製造一些愛情亂子,某些不法分子會利用這一獨特渠道進行犯罪活動。最近,『網上做愛』又在一些『新人類』中悄然流行,在虛擬的空間裏, 『網上做愛』無非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描寫自己想到的動作、反應及感受,滿足一番意淫而已。

  我們無法拒絕網路,光怪陸離的網路世界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它極大地拓展了愛情生活的空間,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選擇方式和浪漫情調,但要實現愛情的全部內容還需要相愛者臉對臉、背靠背的切實接觸。

 

資料來源:http://www.xicn.net/health/xawh/item/2002-01-24/50800.html


[ 虛擬性愛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