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達與天鵝》(Leda and Swan)

意大利達.芬奇於1506年創作的裝飾畫。畫作題材取自希臘神話,海仙女麗達嫁給斯巴達王廷達瑞俄斯,後者忘了向阿佛洛狄忒祭祀,便遭報復。阿佛洛狄忒讓宙斯化為天鵝,自己變成鷹追逐天鵝。麗達在湖中沐浴,天鵝飛落湖邊,麗達把它摟抱懷中,導致受孕,生下4隻蛋,孵出4位天使般的兒女。畫面的草地上有4個破殼躺在地上仰視母親的小孩。全裸的麗達佔據畫面中心,右手摟抱著鵝頸。她體態豐腴,臉上掛著「蒙娜.麗莎」般的微笑。天鵝張開右翅緊抱麗達,仰望著她的面孔似欲親吻,麗達羞澀地將面龐避向右肩。背景是一座深色古代廢墟,襯托出麗達潔白無瑕的玉體。作品的主題是生命繁衍蘊含人類生育的意象與價值。作者歌頌了人類對性愛的渴望與追求,並向經受蠻橫的中世紀禁慾主義統治的世人言告:人類的性愛活動是天經地義的,也是人類繁衍和種族興旺的保障。達.芬奇的時代,對性價值的肯定除了儲存生命、增加人口外,是不可能在美學以及性愛方面做進一步的追求和歌頌。對孕育生命的男性,往往只能藉助神話與動物來取代,也只有這樣,作品在當時才較易被人們所接受。

資料出處:http://www.x.com.cn/n_news/news5300.shtml

圖片
http://webpages.ursinus.edu/classics/zzpictures/leda_a14.jpg

http://www.en.utexas.edu/amlit/amlitprivate/texts/leda.htm

http://oncampus.richmond.edu/academics/classics/students/Grinter/Zeusart.htm

動物戀解放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