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工作的歷史】


晚清上海妓女 魅力來自文化

陳盈珊/臺北報導  (2001.12.25) 中時藝文

 

明清江南名妓的豔幟流風,十九世紀末上海從一個三等小縣迅速崛起,大步躍進的過程裡,租界背景與妓女引領的現代的潮流都有著不可抹滅的痕跡;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主任瓦格納與教授葉凱蒂將於週四晚間七時在官邸藝文沙龍,文化局主辦的「人文思想散步」裡,暢談「妓女與傢俱,畫師與印刷-十九世紀的上海與西方文化」。

文化局長龍應臺指出,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是歐洲乃至於西方漢學系,一片專研中國大陸的風潮中,極少數將臺灣列為研究對象者。她認為,瓦格納可以說是歐洲漢學重鎮,具有領導地位,而本身也具有華人血統的葉凱蒂則是城市文化研究專家,對於上海妓女帶來的物質文明史有深刻精闢的研究。

日前已經抵達臺北的兩位歐洲漢學專家,昨(廿四)日先透露了廿七日晚間演講的部份內容,關於十九世紀末葉,上海如何在幾十年內崛起超過當時江南重鎮蘇州、揚州與故都南京,除了一般認為的地理位置優越與海外通商之外,其實娛樂業與文化業的發展也是吸引商人遊客的重要原因,以及現代文化進入中國的重要媒介。

清末在中國上海的妓女遊走於十里洋場的世界遊戲場中,並率先引進了西方的物質文明,從檯燈、傢俱、到生活用品,上海妓女摩登、前衛的造型,被西方畫刊大量使用成為「中國美人」的代名詞,妓女公然遊走縣城大街、去戲園看戲、甚至去租界開設女書場,作風思想的開明,在當時中國社會無出其右。

是什麼力量讓上海妓女有如此著了魔的魅力?一般人鮮少由娼妓身上開展出對當時社會文化光譜的理解,但瓦格納與葉凱蒂卻從中發覺許多微妙、生動、又有時代寓意的文化轉折。同時,對於中國第一份商業報紙-申報的發行,對於文化、媒體的奠基其重要的意涵,也是瓦格納要與臺北市民分享的精彩內容。

瓦格納、葉凱蒂本週四晚間的演講將從清末妓女和石版畫刊的出現,給臺北市民一個非常有趣的文化切入點。葉凱蒂認為,上海熱之所以在國際間發燒,是因為上海人自己狂熱地愛談上海事,使得短短卅年的轉型,被外界視為觀察中國現代化最好的切入點,反觀臺北,葉凱蒂認為許多揚名海外的導演、前衛藝術家,在臺灣並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臺北人似乎不很看重自己的文化菁英,臺北也還沒把「文化表現」當作城市國際競爭的重點。

top

性工作首頁性工作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