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神崇拜到神學的新女性主義

【這是何春蕤研究生時代剛開始接觸女性主義論述時從個人當時有興趣的神學角度撰寫的女性研究習作,充斥著早期受到學院女性主義素樸性別意識形態激勵的痕跡。刊登於19828月號的黨外《暖流》雜誌】

引言

上帝是男的還是女的?基督教的傳統把祂看成男性,這可由基督教的文字、藝術、及價值系統看出其男性中心的思想。有人說上帝既非男性,亦非女性,它是沒有性別的,但是正當宗教信徒把他們的神加以人格化時,在此男性中心的社會裡,這些人心底還是把上帝想像成男性。殊不知遠在人類發明文字記述歷史以前[1],遠在男性中心思想崛起以前,人類所崇拜的對象是女神,人類的社會是以女性為中心的。此一事實有人類學、考古學及社會學的研究為依據,連各古代民族(包括中華民族的神話傳說)都反映了女神崇拜,只可惜文字發明時已是男性中心的父系社會時代,崇拜的對象是男神,有關女神信仰時代的一切只有在僥倖存留的少許文物和傳說神話中去找尋了。

女神崇拜的證據

據考古學家考證,女神崇拜的時代止於西元五百年前後,上溯則可至西元前兩萬五千年。由於舊石器時代初期的詳情不可考,近代研究女神崇拜的學者多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母系社會和祖先崇拜作為重要證據。

女神崇拜的起源有各家不一的說法,但多半根據以下三類證據:

  1. 過去數世紀的學者研究少數現存原始部落時,發現這些原始部落直到今日仍不太明白性交和懷孕之間的關連,因此推論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大約也沒有這個生理常識,嬰孩如何進入女人腹內成了一個神秘的謎。學者推測,對原始人來說,女人是生命的賜與者,只有女人能創造生命。如果此一推測為真,女人便是家庭之原理,孩子自然從母性,族譜也就按母系來記載。在這種母系社會中,不但名字,連稱號、財產和土地都是由母傳女,以便保留在同一氏族,這些習俗在今日的非洲、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甚至中國的邊疆民族中仍是存在的。
  2. 早期人類開始有宗教觀念時,可能也開始追溯生命的最初起源。宗教當時以祖先崇拜的型態存在,在這些舊石器社會中,母親是唯一可確定的生命來源[2],因此對造物主的觀念極可能便建立在原始祖先的那一位女人身上,以她做崇拜對象。
  3. 最確實的證據則是歐洲出土的一些舊石器時代人形物像(所謂「維納斯人形」),它們的年代久至西元前二萬五千年(見附圖),多半以石、骨、或黏土為材料,這些人形物像顯然是以女性的樣式為模型,有乳房,有的還挺著大肚子,這些人形多半在牆洞中發現,學者們推測它們是所謂「聖母崇拜」──即女神崇拜──所用的偶像。最令人驚異的是,新石器時代女神崇拜中使用的偶像和這些舊石器時代的人形非常相似,由此學者推測,女神崇拜遠在西元二萬五千年就有了。

由以上三類證據之間的相互對照,考古學家終於斷定了女神崇拜和母系社會的存在。

女神崇拜的特徵

考古學家研究中東和近東出土的文物時發現,各個上古民族雖然使用不同語言,給予女神不同的頭銜,他們所指的卻都是同一女神,以「天后」的基本尊稱存在。在這些民族的觀念中,此一「大女神」,正如今日西方人觀念中的「上帝」(God),是天地的創造主及主帝。

這些民族崇拜大女神時所使用的象徵、儀式、祭司制度極為相似,最常見的象徵是蛇、母牛、鴿、雙刃的利斧、無花果樹等等。有關大女神的常見傳說則是一個由今日眼光看來不合人倫和人道的故事。在傳說中,大女神有一年輕愛人,這年輕情夫是她的兒子,但是英年早逝,女神每年為他哀哭。由於此一典故,大女神神廟內代表女神的大祭司(也是女人擔任)每年必納一年輕男子為情夫,要封他做王,但大權仍在女祭司手中。一年滿期後將他殺死,再為他哀哭,一方面維繫女神情夫的傳說,一方面做為祈求五穀豐盛、人丁興旺的儀式之一。當時的女神神廟就是文明及商業中心,神廟擁有大量土地及牲畜,主管一切文化和經濟的記錄,是當時社會的控制中樞。由於事務繁多,需要人手,同時由於在廟內服事是女人的專利與殊榮,所以當時有大批女人居住廟內,她們也和女神及女祭司一般,由前來進香的男性中挑選對象進行性交,以此祈求五穀豐收,人丁興旺。

當時的人認為性是神聖的,是大女神給人類的禮物,尤以在神殿──造物主的住居中──進行的性最為神聖。這可能是由於女人後來逐漸發現性交和懷孕之間的關聯而造成的。無論如何,男女的性交造成新生命的孕育和產生,當時人引為奇妙的神蹟,這是毫無疑問的。

中國的古代神話

女神崇拜和母系神廟直到今日仍可找到許多實例。世界各地的落後地區都留有母系神廟的遺跡,就連中國的邊疆民族,苗人、瑤人的社會也還有不少是母系的。此外,各古代民族的神話故事也反映出女神崇拜的影子,中東、近東、法國南部,直到希臘、土耳其的廣大土地上都有女神崇拜的種種遺跡,那麼中國古代神話是否也有同一現象呢?

中國古代神話極其豐富,絕不輸印度、希臘、埃及等文明古國,這些國家的神話多半很完整的保留下來,可供現代學者研究,以了解古代的社會和人。唯獨中國的神話,中間經過散失,只剩了些零星的片段,分散在古人的著作裡,毫無系統,實在令人扼腕。

中國神話只存有零星片段的原因,近代學者列舉以下四點:

  1. 中國的祖先居住黃河流域,以農耕為業,由於大自然的資源不太豐富,生活艱苦,所以重實際,輕玄想,不能把往古的傳說集合熔鑄成鴻文鉅著。
  2. 孔子出道後,講究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用教訓,絕口不提上古「荒唐神話」的傳說,後來神話在以儒家為正統的中國自然更加不受重視,逐漸散亡。
  3. 古代雖有天神、地祇和人鬼之別,實際上人鬼也可化作神祇,(比如關公死後也成了神),人神混雜,新傳說和舊傳說並立。舊傳說受到新傳說的排擠而僵化,不再受人歡迎;新傳說則由於新、舊歷史的琢磨和培育,也放不出光彩來。兩下排爭,兩敗俱傷,神話散失得更多。
  4. 儒家為了要適應他們主張的學說,費盡心力,把神加以人化,把神話之說加以理性的詮釋。這樣一來,神話就變成了歷史,一經寫入簡冊,本來的面目全非,人們漸漸只相信簡冊上的歷史,傳說中的神話就日漸銷亡了。(比如說,神話中的黃帝後來變成了真有其人。傳說中他有四張臉,孔子卻說是黃帝派四個人去分治四方。)

中國神話中的女神崇拜

即使中國神話經過史料散失、後人篡改、轉為歷史等等浩刧,我們仍可由遺留下來的一些故事找到女神崇拜的影子。

最早的神話故事多以解釋大自然現象為中心。原始人對周遭的環境十分好奇,但是由於沒有知識,又不明白因果的關連,往往訴諸神靈,一草一木,任何自然現象都有神靈牽涉其中。

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地」之說,經學者考證後,認為是三國時代徐整寫《三五歷記》,吸收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的傳說[3],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寫成的。這算是新傳說,並非原始神話,在此略過不提。最可靠的天地創造主之說應是女媧無疑。傳說中,媧是古時候的神聖女,化育萬物,人面蛇身,一日可七十變[4]。她創造人類的神話和其他民族的創造神話有許多共通點。傳說中女媧創造天地後,雖然大地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可是沒有人類,世間仍是荒涼寂寞,大神女媧非常孤獨,覺得天地間要添點什麼東西才有生氣,她便在水旁以黃泥滲水,仿造水中自己的形象捏出一個小東西來,說也奇怪,剛一放到地上,這小東西便活了起來,呱呱地叫著,繞著女媧跳躍,他的名字就叫「人」。女媧十分滿意,於是又捏了好多,想叫人們照顧這個世界。不一會兒功夫,赤裸裸的人們繞著女媧跳躍歡呼,然後三三兩兩的走散了;女媧想把這些靈敏的小生物充滿地面,但是地面太大了,女媧工作了許久,尚不足如願,因此她用一條山崖上拉下來的籐子伸入水潭,攪混了泥漿,向地面上一揮,泥漿落處,居然又成了呱呱叫的一群群小人,這方法省事多了,大地上不久就佈滿了人類的踪跡[5]。大地上雖有人類,但人類是會死亡的,要是一批批再造新人太麻煩,於是女媧把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後代,擔負嬰兒的養育責任,人類的種子便這樣綿延下來[6]。女媧因為替人類建立婚姻制度,做了人類最早的媒人,所以後世奉女媧為高媒(即神媒),成為婚姻之神。

每年到了春二月,祭祀這位「婚姻之神」的儀式甚為隆重,必須在郊野築壇,建立神廟,以「太牢」之禮(豬羊牛三牲齊備)來奉獻給女神[7]。青年男女均可來此歡遊作樂,只要雙方情投意合,不必任何儀式,就可自由的性交,把星月交輝的天空做帳子,綠草如茵的大地作為床榻,任何人也不能干涉這種行為[8]。祭祀期間還有音樂及舞蹈,讓男女們盡情歡樂。此外,女媧不但是婚姻之神,也是送子之神,後有孩子的婦女也來神廟求祈。

關於女媧的神話又有一說。傳說中伏羲和女媧是兄妹,或是夫婦,相傳兩人才是人類的始祖,此說由來已久,漢代的石刻和苗、瑤、侗、彝等少數民族的民間流行傳說都足以證明。漢代石刻像與壁畫中,伏羲和女媧腰身以上通作人氣,穿袍戴冠,但腰身以下則為蛇軀,兩條尾巴親密地纏繞著。女蝸和伏羲雖並列在此神話中,但是把有關伏羲和有關女媧的神話一相比較,便可看出二者地位之懸殊。伏羲幾乎是個人,他的貢獻就是製八卦記事,教人民結網捕魚抓鳥,即使後來做了「東方大帝」,也沒有什麼神蹟異能。女媧則除了創造天地和人類外,還曾採五色石修補水神共工撞塌的天邊,一日又可七十變,是個道地的神。

由以上的簡述,我們可以看見環繞女媧的神話和崇拜中有不少成分和中東、近東的大女神神話及崇拜有雷同之處:女神都是生命之神,都有蛇為表徵,都有一較軟弱之男性為情人,且此男子為其血親,不是兄弟便是兒子,而且女神神廟每年有男女性交的特殊節目。固然由於中國神話史料散失無數或經後代篡改,有些細節沒有辦法證明,但是兩地大女神崇高無上的地位是無可置疑的。

女神崇拜的沒落

如果說女神崇拜在石器時代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當時是母系社會,女人的地位高過男人,那麼女人為何淪落到今日次要地位呢?

這其間當然有極其複雜的原因。生產工具及方式的發明和變化,私有財產建立後的權利歸屬,群婚制的逐漸分化成一夫一妻制等等都是原因。另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考古學家及人類學家出於男性中心觀點而忽略的,那就是近東中東社會的女神崇拜所受到來自希伯萊民族男神信仰(基督教)的壓迫,其中詳情有機會再詳述。簡單的來說,西元前二千四百年左右,北歐的印歐語系南遷,進入巴勒斯坦及兩河流域一帶,與當時已由埃及附近遷來的閃族人發生接觸,而且給予重大的文化影響,希伯萊人便是閃族中的一支。他們與當地居民爭戰多年,征服該地後,為消除當地原有文化,確保己身政治主權,開始發展男性信仰,一方面取代迦南地的女神信仰,一方面藉男神來抬高當時男性統治者的王權,對女神崇拜大加迫害,殺戮無數,巴勒斯坦地的古蹟和神廟及各種文物毀之殆盡,只有少數傳存至今,成了研究學者的瑰寶。

在宗教迫害的同時,希伯萊人開始編造他們的創世及歷史故事以取代女神信仰的神話及傳說故事,但其中成品不乏女神信仰的遺跡,比如蛇原是女神的象徵,不是不好的東西,但聖經《創世紀》故事中,蛇卻成了魔鬼。

為了壓迫女神信仰,消除女人崇高的地位,男神信仰製造出不少男性偉大、女性軟弱的形象,各種風俗、習慣、道德觀也不利於女人。這些壓迫和歧視的手段慢慢滲入教育、法律、文學、經濟、哲學、心理學、大眾傳播、文字符號系統和社會態度中,已超出宗教信仰的範疇,成為社會上的傳統,認為男女就是不一樣,女人就是體力比較弱、溫柔、適於烹飪、養育小孩的一群。殊不知女人這些「性向」和陰柔氣質等等,並非「古早」或天生就有,而是後來有意塑造的。簡言之,男女有別是後天社會化過程的產物,而非先天生理的結果。

神學的新女性主義

當一群人壓迫另一群人時,他們之間的關係便是政治關係,這種關係持之彌久就會發展成一種意識型態(如種族歧視、封建思想等等)。到目前為止,文明的有史階段都是父權社會,因此它所產生的意識型態也就是男性至上論。

在男性至上的社會中,女人是被壓迫、被剥削的一群(雖然有些女人還不自知),一切歧視和壓迫女人的措施都套上了「男女有別」的藉口,隱藏在社會制度及社會觀念的背後,堂而皇之地被各代奉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天意」或「神旨」(比如說,女人天生體力不如男人,女人天生不講道理,單憑直覺行事等等)。而女人為了符合社會公認的樣板形象,往往力求在一切行為和思想上「像個女人」,與自我完全隔絕,沒有自我實現,只有「他意實現」,成了異化的人。男人則為了「像個男人」,扮演「英雄」、「大丈夫」、「男子氣概」等樣板角色,只為合乎他人的期望及要求而活,也和自我隔絕,成了異化的人。

就現代神學的意義來說,異化就是原罪,人活得不像人,放棄自己的主權及選擇,讓他人(包括特定的某人及社會上一般的觀念及看法)劃定角色,控制方向,而不能達成自我的實現與超越。

神學是要探討人的終極問題,現代激進神學以「壓迫者-被壓迫者」模式研究人的異化與人的解放,為新女性主義提供了神學基礎。女人做為一個被壓迫的集團,必須藉著新女性主義運動中止這種「壓迫-被壓迫」的關係,使兩性同時得到解放,在歷史中完成自我的救贖,消除異化。

激進神學指出,根據聖經,救贖不是個人靈魂因道德的努力或靈性的增長達成的,救贖乃是群體的救贖,即人在參與被壓迫者求解放的社會運動中找到存在的意義,克服異化。當今制度化了的宗教是「性別歧視主義教」(sexist religion),正在發展中的「神學的新女性主義」要向這樣的宗教進行閹割!

註解

[1] 人類文字的發明是在西元前兩千年左右。

[2] 原始社會以群婚狀態存在,任何男性可以和任何女性性交,輩份、血緣都不會造成界限,今日所謂的「亂倫」在當時根本不存在。即使到後來,逐漸明白性交和懷孕的關聯後,由於一個女人可以和許多男人性交,孩子的父親不易確定,孩子的母親倒是不容置疑的。【補註:當代DNA親子鑑定的流行倒是強化了確定父親身分的方便性和重要性。】

[3] 根據《搜神記》和瑤族民間傳記,帝窖高辛氏年間,皇后娘娘耳痛,耳中挑出一條金蟲,放在瓠籬中,用盤子蓋著,竟變成五彩斑爛的龍狗,因為是由瓠籬的盤中變出來的,因此取名「盤瓠」,受王寵愛異常。後來房王作亂,高辛王以公主為賞,要群臣前往應戰,取房王的頭來領賞,臣中無人敢往,唯盤瓠潛入房王軍中,咬下房王之頭帶回來領賞。高辛王反悔說人狗難以聯姻,盤瓠竟人言,言如將其放入金鐘內,七日可成人形,高辛王聞言照辦。六日屆滿時,公主前往察看,盤瓠已成狗首人身,但金鐘一經開放便不能再變了,就以此形與公主成婚,生四子一女,互相婚配,子孫繁衍,成為國族,奉盤瓠(盤古)為祖先。以此故事的複雜性和封建制度,顯係後人所作,並非原始神話。

[4] 見《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注。

[5] 見《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義。

[6] 見《釋史》卷三引風俗通義。

[7] 見《禮記》月令。

[8] 見《周禮》媒氏。

轉載本頁請保留網頁原始註記

下載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