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心理學:佛洛伊德早年的心靈理論(未發表)

【何春蕤在做研究生的時候因為覺悟自己知識不足,每個假期都會找些經典著作來自修補課。有一年暑假自發的學習佛洛伊德理論,順便也寫點讀書心得。這篇是當時自己很喜歡的一篇習作,但是從未找到機會發表,它不但記錄了她如何摸索整理當時對佛洛伊德理論的理解和詮釋,也以此表達她對捍衛(作為科學的)佛洛伊德學說所作的一點點努力。(1987年1月5日初稿,1987年8月4日定稿)】

精神分析在科學理論界一向被視為「假科學」,因為這門「科學」似乎沒有什麼客觀可供觀察及實驗的實質現象,又好像沒有什麼規則規律可尋,因此不能算是科學。也由於這個原因,精神分析只在醫學院的病理科中研究,卻進不了心理系的課程。這其中當然牽涉到西方大學心理系在行為科學主導方向下的偏見,從另一方面來看,有不少人認為佛洛伊德是個唯心主義者(idealist),因為他處理的是「無意識」或「本我-自我-超我」等等無法實證觀察的東西,對客觀病徵的解釋又往往歸因於飄渺不可印證的病人童年經驗記憶,許多人因而批判佛洛伊德的理論是一種玄學,是沒有物質基礎的臆測。

行為科學主導的科學觀對佛洛伊德的偏見有深植的科學及哲學預設,這不在本文討論之列,但是一般人為佛洛伊德所扣的唯心主義帽子卻正暴露了他們對佛洛伊德理論的一知半解。事實上,和他們所想的正相反,心理活動的「生物-生理」根基一直是佛洛伊德最關切的主題之一,也貫穿了他對人類心靈的「剖析」方法。本文便想由他早年規劃人類心靈結構的一篇重要論文入手,來看看他如何嘗試為人類的心理活動提供以神經學為基礎的「生物-生理」解釋,以及合乎力學和流體力學的物理學解說。

早年對佛洛伊德有深厚影響的同行醫生,除了與他聯名發表《歇斯底里症研究》的布勞爾(Josef Breur)之外,還有著名的柏林生物學家兼醫生弗理斯(Wilhelm Fliess)。佛洛伊德自從1887年秋天經布勞爾介紹認識弗理斯之後,二人立刻成了莫逆之交,書信往還,密切聯繫,直到1902年才因道不同而交惡。但在1887年到1902年之間,佛洛伊德的理論發展是以弗理斯為傾訴對象的。

1895年9月初,佛洛伊德在參加柏林學術會議後返回維也納的火車上,開始構思一個複雜的心靈理論以便把心理與生理層面連結起來。他下筆神速,10月8日便已完工,全文計百餘頁,並立刻寄給弗理斯閱讀。這份早期的手稿便是佛洛伊德心靈理論的雛形,後來命名為〈科學的心理學計劃〉(”Project for a Scientific Psychology”,以下簡稱〈計劃〉)。

佛洛伊德把此心靈學說命名為「科學的心理學」絕非信口開河。在這篇論文的一開頭他便明白地提出主題:「本計劃之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夠格作為自然科學的心理學。其目標是要把心理程序描述為一種特定物質的各種不同狀態,而這些不同的狀態是被能量的各種不同面向決定的。」這裡所謂的「特定物質」便是「神經元」(neurons),又名「神經細胞」。換句話說,佛洛伊德在〈計劃〉中想做的便是描述神經元的各種激動/能量充斥狀態,並以此全然物質的、實證的、可測量的、有一定消長運作原則的描述方式來說明人類的各種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將心理過程根植在細胞組織的動力狀態中。

在佛洛伊德之前的心理學家們已經設立了一套術語來描述他們所觀察的現象,如「刺激」(stimulate)、「傳導」(conduct)、「替代」(substitute)及「放洩」(discharge)等等。佛洛伊德認為這些術語暗示了一個重點:心理過程(即神經元的激動狀態)就是心理能量的流動。

這個結論一出,心理學就和物理學搭上了線:因為,心理活動既是(心理)「能量」的流動,那麼,心理活動的基本原理便可以用物理學中基本的惰性(inertia)原理來理解,佛洛伊德於是據此提出「神經元惰性原理」(the principle of neuronic inertia)之說。

根據神經元惰性原理,神經元系統的「原始功能」(primary function)就是放洩能量,以使己身負載的能量歸零,以紓解因能量蓄積而產生的緊張不安狀態。但是這些能量又從何而來呢?一般來說,能量(對神經元而言就是「刺激」)有兩個來源,一是外在世界,如光、熱等等能量,這些外來的(exogenous)刺激在到達人體外層的知覺細胞後,其物質能量可以被轉化為心理能量,繼續向神經中樞傳送。二則是人體本身,生物體的肉體會自行產生某些需要(也是以刺激的形式出現),即本能(instinct),如飢、渴、性等等,這些來自內在的(endogenous)激動狀態也是能量的某種形式。

由於能量的來源不同,生物體要求放洩的方式也不同。外來的刺激(能量)被轉化為心理能量後可以被運用來動員肌肉活動以逃避刺激的源頭,例如避開光或熱。這些肌肉活動所消耗的能量通常也相等於本來刺激入侵時的能量,因此合乎了惰性原理的要求。進行了神經元的「原始功能」(放洩能量的蓄積),也就是完成了神經元最基本的運作原則。

放洩既然降低能量充斥時造成的神經元緊張狀態,它就是一種快感(pleasure),原始功能因此後來命名為「快感原則」(the pleasure principle)。換句話說,神經元的基本運作原則就是:放洩能量,尋求快感。(在這裡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佛洛伊德後期理論所謂「本我」(id)的原型。)

外來的刺激可以用逃避來達成放洩;只要離開了光、熱的源頭,刺激便自然達不到生物體。可是內在的刺激卻不是逃避得了的:不管怎麼逃,肚子還是餓,口還是渴,唯一解除內在刺激的方法就是促成外在世界的改變,如找到食物或水。一旦這些外在情況實現了,生物體內的需要滿足了,生物體內刺激的來源才會靜止。

要改變外在世界,就需要一些特定的行動,可是這些行動所需的能量不能由內在刺激轉化而來(用俗話來說,就是不能「化飢渴為力量」),而且行動所需的能量往往要比內在刺激的能量大很多。按此邏輯來說,為了進行這些內在刺激所需要的外在行動,生物體平時就必須儲存某一程度的常備能量。換句話說,由於生存之必需,生物體不能總是按照「原始功能」或「快感原則」來運作,不能一有刺激就謀求完全放洩而使能量負荷歸零。

在這裡需要指出,儲備能量的功能並不違背「原始功能」的基本放洩傾向,而只不過延緩、疏導、或只部分放洩內在的刺激而已,可算是「原始功能」或「快感原則」的一種變形。佛洛伊德稱它為「次要功能」(secondary process)或「現實原則」(the reality principle)。這也就是說,生物體由於現實的需要,也因為生存的必需,不能毫無顧忌地放洩負載的能量而在放洩中享受快感;相反的,生物體必需對那一意追求放洩快感的神經元傾向加以約束及控制,把原來自由流動的能量束縛起來,以備後需。(在這裡,「壓抑」是生命得以存續的必然和必須,後來佛洛伊德把壓抑歸於文明的要求,參見他1930年出版的《文明及其不滿》。)

神經元的「原始功能」與「次要功能」在這個階段是佛洛伊德心理學說的關鍵觀念。由於這兩個概念以(全部的、及時的 vs. 部分的、控制的)放洩為原型,把心理活動描述為心理能量的流動與消長,把人類的心靈結構描述成一個竭力使內在能量流動維持在最低限度的機制,所以可以被稱為佛洛伊德學說的「經濟觀點」(economic view)。這個「經濟觀點」是佛洛伊德理論中最接近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的一部份,也是佛洛伊德對人類心靈運作的研究開端,後來更與其他兩個觀點,即強調心理機制各部門之間相對線性位置的「功能配置觀點」(topological view)和著重心理內在矛盾衝突相剋相制的「動力觀點」(dynamic view),共同構成佛洛伊德學說的三個主要支點。佛洛伊德對人類心靈活動的描繪以及各個重要概念皆建立在這三個思考模式架構所形成的網絡上。

「經濟觀點」是佛洛伊德理論中很重要的一環,常被他用來解釋心理運作的實際機制。但是這個觀點卻有著一個很基本的吊詭。因為,如果生物體按照神經元最基本的惰性原理來運作,一有能量負荷便立刻毫不顧忌地尋求放洩,那麼「生命」又如何可能呢?沒有維持一定程度的能量及活動力,又怎能算是生物體?換句話說,若是神經元真的完全按照惰性原理來操作,連生命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說穿了,「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意味著惰性原理並非神經元的基本運作原理,而原始功能(徹底放洩能量)從來就不可能是最原始的操作程序。生命的存在本來就背反了佛洛伊德視為人類心靈活動的基礎──惰性原理和原始功能。

可是這個充滿內在張力的問題並未減低佛洛伊德對這個基本理論架構的偏愛,即使在1920年的《快感原則之外》(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一書中,佛洛伊德仍然繼續選用「涅盤原則」(the Nirvana principle,也就是倒空原則)來再度肯定惰性原理,也為後來文學理論界的解構理論提供了「匱乏的源頭」(the absent origin)這個觀念的典型範例。這是後話。

除了物理學對能量流動的理論之外,佛洛伊德在〈計劃〉一文中也大量採用神經學及解剖學的概念來探討心理活動的「生物-生理」基礎,以構築他的「科學的心理學」。

這一部分的探討主要圍繞著神經元的相對位置、分類、及功能來進行。前面已經提到,佛洛伊德認為心理活動便是心理能量的流動,這個流動就是透過神經元來傳遞的。(但是佛洛伊德在這個階段思考的流動只是簡單的單向流動,而不是像晚期「動力觀點」中對於能量之間的張力、衝突等等複雜關係的描述。)

與佛洛伊德同期的生物學家們研究神經元已有初步成果,他們知道神經元系統是由截然不同、大小不一、但構造相似的細胞元所組成的,「神經元」的圖片搜尋結果各個神經元由樹突來接收激動,再由軸突來放洩激動至其他神經元。佛洛伊德則把心理能量流動理論和這些生物學的發現合在一起看,認為神經元除了傳送刺激之外也必需具備某些特殊構造,以便(1)儲存能量以備不時之需,及(2)記錄經驗所得(也就是記憶)以作為日後行動的參考。佛洛伊德相信,這個特殊構造主要就是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相接點,是這些相接點產生阻力使能量很難通過或只能部分通過,故而稱為「相接障礙」(contact barriers)。

佛洛伊德認為所有的神經元在本質上來說都是相似的,但是由於神經元的環境及位置不同,所承受的刺激不同,因此又可分類為「可滲透」(permeable)及「不易滲透」(impermeable)等兩種。它們的區別在於「可滲透」的神經元的「相接障礙」已經不具備阻力來限制能量通過,因此這種神經元在充斥能量激動時可以不受阻力的讓能量通過而衝入其他鄰近的神經元。「不易滲透」的神經元則在「相接障礙」處有阻力,能量充斥時會暫時形成障礙,讓能量充斥的時間拉長,或甚至部分能量被阻擋而留在神經元內。由於這種本質上的差異,「可滲透」神經元專司知覺功能,負責把外來的刺激傳送至中樞;「不易滲透」神經元則負擔記憶及其他心理運作程序,不但記錄經驗的痕跡、頻率,也留存能量,以便進行其他為生存所必需的心理活動。

神經元若是本質上相似,那麼,它們在傳導刺激的能力上的差異是如何造成的呢?神經元的功能是如何形成分化的呢?照佛洛伊德的看法,這個功能的分化是神經元的「環境」使然。

本來所有神經元的「相接障礙」都會因為其物質性而阻礙能量通過,因此神經元的傳導能力一般都很低。但是在進化過程中,比較靠近皮膚表層的神經元由於外在世界的刺激不斷,能量不停地衝擊「相接障礙」,不斷衝撞阻力,日久之後,靠近表層的神經元就變得很容易滲透,似乎一點阻力也沒有。這些表層的、可以被能量滲透通過的、只傳送知覺訊息而不保留資訊的神經元,被佛洛伊德稱為「Φ神經元」。

距離表層較遠、靠近內部的神經元所承受的刺激能量較小,是因為一方面Φ神經元系統已經減弱了外來刺激,另一方面人體內部產生的本能刺激強度本來就不大,因此這些內部神經元仍維持了一定的韌度,能夠對流過的能量施加阻力,也因此在自身留下能量曾經通過的痕跡/記錄/訊息。佛洛伊德稱它們為「Ψ神經元」,這些不易滲透的神經元便負責記憶以及其他心理活動。這個基本的區分與描述不但有濃重的達爾文進化論意味──生物細胞及其變化都是環境和適應的產物──而且也完全符合物理學的傳導原理。

總括來說,對佛洛伊德而言,「知覺」和「記憶」是由不同的神經元系統來進行的。由於知覺神經元只是傳送能量,並不進行什麼特殊心理活動,只是擔任記憶神經元的保護膜和傳令兵而已,可想而知,佛洛伊德的主要研究對象會是Ψ神經元及能量在Ψ神經元系統中通過時所產生的變化與結果,而大部分的心理活動也在此進行。任何一個心理學的理論都必需能夠解釋「記憶」這個心理現象,佛洛伊德當然也不例外,按照他的神經元與能量流動說來看,記憶便是能量通過Ψ神經元系統時所留下的路線痕跡。

簡單地說,Ψ神經元系統包含億萬個Ψ神經元,每個Ψ神經元皆通過「相接障礙」與很多個其他的Ψ神經元連接,組成一個複雜的、三度空間的網絡。生物體的每一個經驗與感覺的刺激能量進入Ψ神經元系統後,就會在這個網絡中傳導而留下不同長度、不同路線的痕跡。不過,當刺激進入時,它並不滲透每一個神經元,而是尋找阻力最小、傳導最易、也就是過去已經常有能量流過因而阻力較小的路線前進。由於這些過去已建立的路線在這個三度空間的網絡中也彼此交叉相接,因此有著各種互相銜接或者岔路的可能性:如果刺激微弱,便只在最易被刺激滲透的路線上前進,如果刺激很強,進入的能量很大,則可能衝入數個相交相接的Ψ神經元,順著數條既成的路線前進,灌注(cathect)沿路的神經元,也因而引發一連串可能不同的、相互不銜接的感受──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勾起一連串回憶」或「一連串聯想」了。

由這個角度來看,能量在Φ神經元系統中是以強度來彰顯其特質,到了Ψ神經元系統中,能量就主要是以其竄走路線的複雜性來表現了。

在這個簡單的敘述中,有幾個重要的概念需要再說明一下。首先,Φ神經元和Ψ神經元的區分本身是一個相對的決定。佛洛伊德雖然指出前者靠近表層,後者比較靠內,前者幾乎不設防,後者則會形成阻力,但是由於能量竄流的方向和擴散在神經元的三度空間系統中非常複雜,難以預估,其所形成的神經元分野也總是在時間的流程中完成,再加上每個神經元都有數個不同的相接障礙,有些相接障礙已經很容易通過,有些卻還有一定的難度。這兩個神經元系統的確立和明確分野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事情。

其次,入侵的能量因強度不同或入侵的頻繁程度不同,往往滲透不同數量及路線的神經元,在各個神經元的「相接障礙」上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改變。這裡所謂的「改變」就是傳導能力的「便利」程度(facilitation)。如果能量大,而且發生的次數頻繁,顯然地,它所經過的神經元就有比較大的「便利」性,能量也因此比較容易通過,逐漸形成穩定的路徑模式。當然,不管是Φ神經元或Ψ神經元,每個神經元自身同時有好幾個不同的「相接障礙」,可能各自有不同程度的「便利」性,對能量可能行走的路線也就形成不同程度的「吸引力」。由這個角度來看,能量經過的路線──即記憶──是由「相接障礙」在「便利」程度上的區別來決定的,也就是說,由過去經驗的強度及頻率決定的。

另外一個重要概念和前面說過的「經濟觀點」有關,這個概念就是「能量貫注」(cathexis)。我們已經知道記憶便是能量通過/充斥某些神經元的現象,而且能量貫注哪些神經元是有一定規則可尋的──能量總是尋找阻力較小,較易滲透的神經元。但是能量流通的路線也可能受到另一個因素所左右:如果能量本來要滲透神經元A,但是附近有另一個或一群神經元B已經在此刻被能量貫注,其「相接障礙」的便利程度也因為能量已然貫注而提高,流通的阻力減小,那麼就會產生「側邊貫注」(lateral cathexis)的效果,吸引原本要滲透神經元A的能量全部或部分岔道流入神經元B。換一個方向來說,由於這個「側邊貫注」的效果就是改變/岔開能量滲透的路線,佛洛伊德把它稱為「限禁」(inhibition)。

在這裡必須先談談佛洛伊德當時對「自我」(ego)的看法,才能明白「限禁」的運作。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談的都是神經元讓能量通過(也就是傳達刺激),但是神經元還有它的「次要功能」,也就是保存適度的能量以備需要。這個次要功能當然是由傳導性能較低而可以用「相接障礙」的阻力來攔下能量的Ψ神經元承擔,佛洛伊德便用這個概念來解釋我們一般人所謂的「自我」(ego)。

總的來說,他認為「自我」就是一群在任何特定時刻都被能量貫注的Ψ神經元所組成的整體。某些Ψ神經元長期接受不斷重現的內在刺激能量貫注,形成一群有恆常能量貫注的神經元群體;它們的組合則造成一種能量力場(energy field),持續維持自身「相接障礙」的低阻力,因而可以吸引鄰近流過的能量岔道,再度強化自身的能量貫注,也同時阻止那能量本來可能導至的心理活動發生──這個阻礙便是「限禁」。換句話說,主體一旦形成了「自我」,它就會限制心理程序的運作:本來奔向全面放洩的能量也只能部分放洩,只能在自我所統轄的領域內完成次要功能。

由另一個角度來說,「自我」一方面阻礙某些心理活動發生,另方面也吸引能量走向「自我」慣常的路線,因此更能強化「自我」區域內神經元的貫注強度,也就是更壯大「自我」的影響力。唯有當刺激強度遠超過「自我」傳導力能負荷的程度時,才有可能否決「自我」的吸引力,奔向衝動所預定的目標心理活動。

佛洛伊德這個早期的「自我」觀完全脫離了玄學與宗教中對自我的神秘看法,只用神經元及能量的互動便說明了人類心理活動的主要環節,不可不謂深具革命性。在這個科學的「自我」觀之下,「自我」是生物幼年時期經驗和習慣造成的,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除非新來刺激的能量特別強,能自創想走的路線,克服「自我」的左右,否則難免被減弱或完全被改道的下場。

以上我們談的便是佛洛伊德對Ψ神經元的初步理論。基本上來說,Ψ系統是生物自保的中心,不但利用記憶來保存過去的經驗及學到的功課以增進生存的機會,同時也用「自我」來預存能量,維持行動的一致性。

Ψ神經元(包含自我)雖然能夠執行這些重要的功能,但它也有缺陷:「自我」有時會陷入不能自主的無助狀態中。比方說,當「自我」在強烈的期待狀態中時,也就是內在刺激不斷湧入Ψ系統時,即使所盼望之物不在周遭現實中,「自我」卻可能自行輸出能量來貫注所期盼之物的心理代表形象──也就是貫注某些路線,造成有關願望滿足的記憶及聯想──而一旦有了能量貫注,由於能量充斥的壓力,神經元便自行開始放洩,以求滿足。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危險,放洩──即快感的追求──如果不和現實狀態配合,就可能會給「自我」帶來極大的損害。試想,口渴了想喝水,但是「自我」不管現實中是否有水可供止渴,也不採取行動尋找水源,而只在Ψ系統中貫注那些過去止渴時的快感記憶,造成能量放洩,製造水已經到了口中的滿足感。像這樣,在心理上來說也許會獲得莫大的滿足,但是在生理的現實上卻可能導致主體的死亡。

為了保護自己,心理機制顯然需要設立一個約定:Ψ系統中的能量貫注如沒有現實的印證便不許完全放洩。這個印證現實的功能由誰來執行呢?佛洛伊德於是引介了第三種神經元:ω。(後期佛洛伊德把這個測試現實的功能也歸給了「自我」)

ω神經元和Φ神經元同樣是知覺神經元,同樣是全然可滲透的(也就是讓能量通過而不留下記憶的痕跡),但是它們有一個很大的區別:Φ神經元傳達的只是入侵之刺激的「量」,有關這個能量的「質」方面的情報則只有ω神經元可以傳達。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外來刺激經過感覺器官之表層細胞的篩漏,能量減低後進入知覺神經元,Φ神經元將量傳入Ψ神經元,ω神經元則接收質方面的特性,再向感覺器官發出反射動作的信號,這個信號不但送往感覺器官,也會沿著已經建立了的某些傳導路線進入Φ神經元,這樣便等於告訴Φ神經元系統︰「你所負擔的能量貫注可以放洩了,因為現實世界中的條件已經具備,你可以採取必要的行動來尋求滿足了。」由於ω神經元系統可以執行這方面的職能,佛洛伊德也稱它為「意識」(consciousness)的中心,這也是唯一有意識的神經元系統。

一位研究佛洛伊德的著名學者巫漢(Richard Wollheim)曾經把這三個神經元系統的相關建構畫成一個平面圖,woollheim這個簡圖對了解〈計劃〉也許有些啟發性,不過我認為它的真正用處有限:

第一,巫漢的畫法假設了刺激是按照ΦΨω這個順序來流動。1895年的佛洛伊德或許會同意這個看法,但是我們很難想像能量通過知覺神經元Φ,通過記憶神經元Ψ之後,意識才賦予它「質」方面的意義(這也就意味著主體在記憶某件經歷時可能還不知道那經歷是苦是甜,是喜是悲),這種割裂式的運作是很難以置信的。三個月之後,佛洛伊德在給弗里斯的信中也修改了這個流程,把ω放在Φ和Ψ中間,徹底隔開了兩者,同時也做了另外一些改變:ω不再是易滲透的神經元,而是「非常」不易滲透的,不但不傳送量,也不傳送質,但是負責刺激Ψ,決定能量進入Ψ之後的走向。佛洛伊德顯然對此一安排仍不滿意,因此在1900年《夢的解析》第七章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構圖,根本取代了ΦΨω的三分法。在我們欣賞巫漢一目了然的簡化圖時,不能不對此稍做保留。

第二,佛洛伊德雖然談功能分配與相關位置,但是這只是一種方便討論的權宜之計,是理論上的模型,決不等同於真正人腦的實際解剖。佛洛伊德的重要創見在於把心理建構歸為數個不同的次系統,各有各的功能,能量在其間的流動有一定的方向和順序,而心理活動便是能量在這些次系統中運作的過程。巫漢的圖解則平面化了這一個三度空間的建構,而且簡化了心理運作的複雜過程,這是我們當該注意的。

另外還要附帶提一件重要的事。佛洛伊德一生提出過兩個心靈建構模型(mental apparatus),一個是1900年在《夢的解析》一書第七章中提出的,這個構型由無意識、潛意識和意識所構成;第二個心理構型發表於1923年《自我與本我》一書中,這個新的構型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等部分。一般讀者常把這兩個構型混在一起談,殊不知,它們是佛洛伊德在不同時期中的不同構想,預設了不同的理論架構,因此不能混雜,更不能化約成同一個。1895年〈計劃〉中,佛洛伊德對神經元的思考便是1900年第一心理構型的前身。

這個第一心理構型的前身並不很完善,佛洛伊德本人也不太滿意,不斷和弗里斯討論修正。我認為這個理論有幾個主要的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如何解釋ω神經元系統的形成。佛洛伊德雖然在理論上覺得有提出ω神經元的必要,然而他完全沒有解釋ω神經元因何、如何與其他兩種神經原形成此種差異。而且在〈計劃〉中ω神經原是全然可滲透的,可是在佛洛伊德給弗里斯的信中,ω是不易滲透的,這個難題連佛洛伊德本人也困惑不已,最後終於決定把現實測試(reality testing)的功能劃歸「自我」,把質方面的資訊傳遞交給Ψ神經元,這樣一來,事實上,ω神經元就完全沒有明顯功能了。

第二個難題牽涉到記憶的形成。如果照佛洛伊德所說,能量到達Ψ系統後,總是循著過去已有能量通過的路線前進因而造成回憶,那麼,最早的第一次進入Ψ的能量又是如何決定其路線的呢?還有,如果屬於同一個Ψ神經元的諸個「相接障礙」各有其阻力強度及傳導力,這些差別狀態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對這兩個相連的問題,佛洛伊德並沒有明確的答覆,但是我認為可能可以在他的「種屬遺傳」(phylogeny)觀念裡找到答案。這是個很複雜的理論,此處無法詳談,只能簡單地說:佛洛伊德深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他不會幼稚地認為人類的心理運作結構是一天之內形成的,既然心理結構及功能分化是人類種屬漫長時期進化後的結果,那麼追問這樣的源頭問題,意義實在不大。

第三個難題也和Ψ神經元有關,佛洛伊德在這個階段認為「自我」是依著恆常有固定能量蓄積的Ψ神經元來組合而成。所謂能量儲存就是說神經元不易滲透,因而留住了能量,但是「自我」若要透過「側邊貫注」來影響能量原先要走的方向,就必需提供阻力很小的「相接障礙」,以便用高傳導力和低阻力來吸引能量改道,這樣一來,我們就面對了一個大問題:「自我」的神經元怎可能同時又不易滲透(保留能量)又易滲透(容易讓能量滲透)呢?

對佛洛伊德來說,「自我」的運作及它和各神經元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也是個大問題。1900年《夢的解析》第七章中的第一心理構型便沒有包含自我在內,後來佛洛伊德不再追尋神經元系統之說之後,「自我」又升至重要地位,成為他後期理論的重點之一。

我們可以替佛洛伊德找一個解決這第三個問題的方法:「自我」的ψ神經元之間阻力較小,所以傳導性很高,可以執行影響能量行進方向的功能;同時這些神經元由於阻力低,有一部份能量總是會優先選擇通過它們而不走別的路線,這種優先持續地發生,便造成能量傾向於在阻力小的神經元之間反覆循環。因此在表面上看來,能量被阻擋了,不能流出去,但是實際上能量並沒被擋住,只不過按原來的本性在阻力小的路上行進,循環而集結成「自我」這個能量中心。換句話說,我們以為「自我」的神經元不易滲透,因而儲存了能量,事實上,這些神經元正是因為太容易滲透(可是又不是完全可滲透),才造成能量得以循環蓄積。

第四個難題和能量的「質」有關。我們姑且不要決定「質」是否由ω神經元、自我、或甚至Ψ神經元來傳送,只來看看佛洛伊德如何解釋「質」。在這個階段的佛洛伊德認為「質」是入侵能量的「時間性質」(temporal character),又名「時段」(period),可惜他對這個觀念的說明不多,我們只知道他相信「時段」的區別──也就是「質」的區別──源自感覺器官的神經元運作,詳情則不明。這是〈計劃〉理論的一大遺憾。

由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計劃〉的工程龐大,一方面要說明心理活動的各項功能如何配置在人類心靈的物質結構中,另方面要解釋心理活動的運作原則,也就是心理能量流動的理論模式。佛洛伊德想要做的,就是為心理活動提供「生物-生理」的基礎,他對〈計劃〉中的初步探討並不滿意,後來也藉其臨床的經驗及研究作了大幅度的修改,甚至重新規劃心理構型。但是終其一生,佛洛伊德的理論總少不了這個「經濟觀點」的成分,能量的流動也一直是他所做研究的問題框架。由這一點來看,〈計劃〉實在是一篇關鍵作品,不能不讀。我在這裡只談了〈計劃〉中最基本的理論部份,心理能量流動的模式還有許多重點,我想留到個別的有關文章中談,也好追溯這些概念及機制在佛洛伊德理論中的發展及變化。

〈計劃〉給佛洛伊德的最大啟示就是讓他看見了在心理生理學及心理病理學之間建立某種關聯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心理失常有其生理根基。佛洛伊德更進一步斷言,心理失常的關鍵在於「原始功能」(即快感原則)──正是因為病人未能及時發動「次要功能」(即現實原則),因此才造成了心理失常。更明確地說,是本能衝動的強度及迫切性完全不顧現實狀況,自行引動放洩,因而產生心理失常的病癥,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佛洛伊德以「本能」(instinct,也就是那些超強的衝動)為研究重心的根本原因。

以佛洛伊德在〈計劃〉及後來在後設心理學(meta-psychology)上的研究來看,他一直在努力為心理活動提供「生物-生理」基礎上的解釋。說他是個唯心主義者,或說他的理論沒有科學基礎,恐怕都錯失了佛洛伊德理論很重要的一面,是只讀佛洛伊德比較通俗的作品而未讀他的全部著作,以及只靠二手資料、人云亦云、而不肯讀他的原著所造成的管見及偏見的結果。

轉載本文請保留網頁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