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91年1月3日何春蕤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的媒體批評】
常常有衛道之士嚴密監督電視節目的內容,一旦發現有色情、暴力、政治敏感話題、或道德上可質疑的成分,便立刻大加撻伐,要求嚴格管理。其實,這種直接的、明顯的道德瑜越往往引發大眾的戒心,影響十分有限,倒是電視節目中有一些屬於無意識層面的成分卻是衛道之士察覺不到也檢查不了的。
就以八點檔連續劇為例,兩年前的一檔「雙面遊俠」雖未在喜歡愛情與淚水的婦女觀眾群中獲得共鳴,卻在少年學子群中普受歡迎。表面上看來這檔戲劇有科幻的想像內容,迎合孩童們的好奇心理,但是「雙面遊俠」的整個劇情架構卻具體呈現了親子關係中最深層、最不能為人所道的「戀父情結」。
劇中的子女輩人物都在身分混淆不明的情況下,與父母輩發生曖昧的愛恨情感,結局則是父母輩偉大地以身相殉,拯救子女(及社會),迂迴地成全了子女無意識中的弑父衝動,也在子女的淚水中解除伴隨亂倫衝動的罪惡感。
可笑的是,衛道之士竟然沒有看到,像「雙面遊俠」這樣巨大潛力的戲劇呈現,會對那些正在處理戀父情結的少年們有影響。
另外一個連續劇的例子便是正在上演的「愛」。比較明顯的劇情主題似乎是本省外省之間的歷史糾纏,大約會終結於愛能消弭一些因少數壞份子陰謀或眾人之誤解而引起的糾紛。可是到目前為止,「愛」劇中推動劇情的軸線卻都環繞著一個呼之欲出的中心--性。
因此,三個作為全劇中心的女人(月女、婉如,與一純)最大的困擾不是應該愛誰,而是男人對她們造成的性騷擾與侵犯,這些暴力的事件及其後果就形成了劇情真正張力的所在。就連劇中男女正常情愛思念的具體表現也以激情戲來呈現:建國對田薇難以忘懷,月女對出征丈夫來旺的熾熱相思,無一不是以袒裡相見的場面出現,暗暗地把愛與性劃上等號。
「愛」劇當然不是在宣傳愛就是性,相反的,劇中的安排總是明白的宣告性的危險。因此婉如遭受性侵犯的結果是不可告人的未婚懷孕;建國對田薇的熱烈思念可能導致他對面貌酷似田薇的月女過度關心,而造成月女為流言所擾;就連有婚姻契約保障的月女與來旺,其夢中激情也會因色狼火旺與丈夫來旺影像之互換而導致月女悚然而驚,必須半夜起床,用冷水澆熄慾火。
凡此種種,皆顯示「愛」劇宣告的是愛,但在具體呈現之下滾滾流動的卻是壓抑了的性。或許這樣的戲劇演出對國內某些觀眾來說,衝激還是太直接了一些,因此一旦有以更扭曲、更壓抑的形式表現男女關係的連續劇「雪珂」上檔,那些觀眾便轉台他向了。
轉載本文請保留網頁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