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一菜

【這篇專欄文章發表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3年8月13日,收入《不同國女人》,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81-82頁。本文之pdf檔在此。一餐一菜其實是我們在家裡的日常生活原則,這種簡化的飲食也給了我們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做想做的事情】

根據調查,相對於西方國家的婦女來說,臺灣地區的婦女花在準備三餐上的時間特別多,這當然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有關。

中國菜好吃是沒話說,但是準備起來可費事得很;不但如此,一貫不把婦女的時間當時間的中式飲食方式,還要求每餐至少得三菜一湯才算烹調者是盡職的主婦。從小學教科書到電視上的廣告,哪張餐桌上不是整整齊齊的擺滿了各式菜餚,旁邊還站個清爽乾淨、驕傲滿意的主婦?

正是這個我們引以為當然的期望,使得全家上下﹝包括主婦自己在內﹞都無法接受更簡單的吃食方式:缺乏反省的老公會抱怨老婆怎麼不像自己的母親那麼能幹,慣壞了嘴的小孩更是嘟嚷著菜不好,主婦則焦頭爛額的買食譜,學做菜,生怕自己有虧職守。

其實,要吃得均衡和營養,並不在於同一餐要吃各種菜式。一道青菜炒肉絲就可以兼併西式飲食中的沙拉和葷主菜,只要配合得當,每餐一道菜絕對吃得健康,而且很有味,烹調工作的簡化也會鼓勵家中成員加入分擔。本地的大廚和巧手們應該發展的正是這種一餐一菜的省事健康食譜。

有人也許懷疑一餐一菜會不會太單調,這是個習慣的問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一向建立在不平等的性別分工基礎上,是婦女的時間和勞動換來三菜一湯的口味享受。現在,當性別分工的形態逐漸轉變,女性不必再用家事及烹調能力來證明自身存在價值,而可以發展專業的技能與志業時,日常的家中飲食也會向著全家合作分擔的、營養均衡的一餐一菜邁進。

那些被「賢慧」的女人慣壞了的腸胃們(包括男與女)遲早要學會適應新的、尊重烹調者生命的家居飲食文化。

轉載本文請保留網頁註記

下載附件

File Description File size Downloads
pdf 1993.8.13 中國時報 一餐一菜 924 KB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