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別像大男人!

(本文描寫的是我生命中的真實經驗,最初發表於《性/別教育通訊》第四期,後刊登於聯合報繽紛版1999年8月8日)

作為一個老師,我對性別教育的關心是在一些很偶然的情況裡形成的。

我的父親是一個很權威的人。從小我們幾個孩子都知道,無論我們怎麼瘋狂的打鬧,只要一到五點鐘,也就是父親下班的時刻,我們好像自動就會感覺到危險的逼近,於是一哄而散,回到各自的房間中,等候那個熟悉的電鈴聲和腳步聲的到來。沒有人敢繼續留在客廳那個公共領域中,因為我們都沒有把握今天父親的心情會怎麼樣。

作為一個鬱鬱不得志的小公務員,對父親這樣一個自視甚高的人而言,是常常黑雲密佈的。

可是,我們還是得面對他。

每天吃晚飯的時候也就是我們不得不和父親在同一個空間中接近的時刻。家裡的規矩很清楚,父親還沒上桌以前,誰也不准動筷子,我們總是規規矩矩的等他上桌,拿筷子夾起母親為適應他的鄉愁而做的菜,然後我們才敢下筷子;吃完了飯,他總是放下筷子,推開碗,站起身到客廳去看電視,或者回到他的書桌前看書,我們小孩子則是留下來幫助最晚上桌的母親收拾碗筷──爸爸是不做家事的。

母親說,爸爸上班很累。確實,看起來他是很累,眉頭深鎖,眼神充滿陰霾,可是,母親帶著六個小孩,恐怕也不輕鬆吧!難怪我從很小開始就會照顧弟妹,總是背著妹妹們玩耍──母親忙不過來嘛!

那時我是不明白什麼叫做性別意識的。我甚至沒想過要問,為什麼父親總是先吃飯?為什麼父親不用做家事?父親的「功勞/苦勞」、父親的權威就已經說明了一切,而我們所記得的父親也總是嚴肅的,有力的,打起人來很痛,兇起來的時候臉色就好像要殺人一樣。而這種時刻,比起他心情好的時刻,是那麼的稀少。

多年以後,當我們已經熟悉了迴避他的各種方式,當我們已經離開他的籠罩之後,他突然因為罹患一連串和高血壓相關的病症而中風。

醫生說是因為他的飲食習慣不好──我想起他一向愛吃肥瘦相間的肉而不愛吃青菜,母親說,他的苦日子過多了,現在吃好點也是應該的。這樣的飲食具體的反映了他在家中的「重要」貢獻。

醫生還說他運動不足──他每天早上會在院子中甩手運動,但是大部分時間是坐在書桌前看各式各樣的書籍雜誌,這是他維持某種權威全知身分的重要工作。認真看書的男人看起來是那麼的神聖。

兄弟姊妹都住在外地工作──一半是工作性質使然,一半是遠離舊家──父親中風之後的照顧工作由母親和看護共同照顧,父親的身體愈來愈弱,肢體愈來愈不受控制,脾氣也愈來愈難令人忍受。

父親最暴躁的時刻也是他最不合作的時刻。由於他的大小便失禁,醫生交代可以為他穿戴成人尿布,這樣就可以避免他太常上下床,也可以省去我們洗床單的工夫,可是父親卻執意不肯穿尿布,而堅持要自己下床去廁所,這一折騰可就要廢掉好大半天工夫。再加上父親年歲已高,頻尿已是常態,每天持續在床鋪和廁所之間掙扎,要是來不及就會尿褲子或尿床,反正換洗衣褲和全面拆洗床單是天天要發生的事,令照顧的人苦不堪言,更令父親自己在焦躁和挫折中大發脾氣。

母親的看法是,父親很討厭,連生病也要折磨她,故意用這種方式來製造問題。我並沒有時間常在家中,因此也只能接受這個解釋,跟著覺得父親很麻煩,很討厭。直到後來有一天發生一件事,我才深刻的明白了其中的緣故。

父親臥病後便很少出門,這一天他的精神不錯,遠在美國的妹妹也剛好回來,住在我家,弟弟則帶著一家大小到我家來看妹妹,媽媽見機會難得,就決定全家到我家來團聚。一家人分散各地,至少已經有好幾年無法全部聚首,這一天真是個特別的日子。

吃了午飯,眾人跑到樓上去看我新買的電腦,爸爸因行動不便,留在樓下的客廳裡,坐在一個有輪子的辦公椅上,便於被推著行動。當人人一窩蜂上樓時,我無意中看到他的眼神跟著向上走,但是他沒有說什麼,我也跟著上樓,因為,他實在是一個不太好相處的人,能避免就避免和他獨處吧!

後來我下樓來倒茶,看見父親已經自己站了起來,扶著椅子,站在原地沒動。我隨口問他:「要不要上樓去看看?我們可以抬你上去?」他沒有回答,也沒有動作,眼神中有著一種奇怪的神色。

「要不要喝杯茶?我幫你倒。」我忍不住客氣了一下。他還是沒有動作反應。

這時我注意到父親的姿勢很奇怪,一動也不動的站在房間中央,但是眼神中的神色混雜著憤怒、挫折,卻還有一絲傾全力要掌握局勢的緊張。我在兩級樓梯之間停了下來,仔細的看了他一眼,才注意到他的冬衣之下在滴水,不!滴尿,客廳中央的地下已經積了一攤,父親就那樣站在一攤尿的中央,憤怒的、挫折的看著自己的無力,以及這個無力所包含的恥辱。

事隔多年,我仍然記得那個無力但又充滿憤怒的神色。父親並不是在怪我們把他丟在樓下,要是這樣,他就只會有憤怒了──從我們童年開始就很熟悉那種憤怒的神色。

不!這次父親在那一霎那所流露的神色,是怨忿自我,多過於氣憤別人;是不知如何處理自己的失控,多過於生氣我們沒有理他。

事實上,父親去世這幾年,每當我想起他時,我不是想起他未發病前的暴力暴躁,而是想起被絕望的憤怒凍結在客廳尿漬中的父親。

那種憤怒,不但出自一個再也無力籠罩子女的父親的挫折感,也是一個企圖掌握一切的男人,在意識到連自己的身體也無法掌握的霎那,被絕望籠罩的感覺。

作為「父親」,作為「男人」,無力感不是這些身分可以想像的,無力感的襲擊因而很容易從無措轉為絕望。而且,這種絕望也常常轉化為對周圍的人的頤氣指使。

原來,父親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那麼常發脾氣,是因為他無法處理面對周遭世界時的無力感和絕望感。

這個經驗使得我在後來的教育生涯中,常常警醒自己不要把我周圍的男孩子教導得太像男孩,太像那種過分自信、充滿自我的男孩。我對班上瘦弱的男孩充滿憐愛,說他們沒有大男人的討厭和惡劣,鼓勵同學們呵護那種脆弱的堅韌;我也對膽小的男孩讚譽有加,說他們是務實的看待現實,不像另外那些霸道的男孩只有暴虎馮河之勇。而面對那些已經長得太像男人的男孩,我竭力幫助他們看到,脆弱也可以是一種美德,過分的剛強不但不能使他們變成男人,反而只會使他們成為一個令人討厭的(男)人。

我只是一個老師,我可能改變不了多少人的看法,但是我盡力不要讓周圍的男人重蹈父親的覆轍。我不願意再看到男孩們因為文化傳統的調教,就長成那種和周圍的人疏離,被家人迴避,在自己的無力中絕望的男人。

畢竟,即使是男人,也會有無力衰老的一天。

轉載本網頁時請保留本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