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2年1月25日聯合報記者張伯順、趙慧琳針對女畫家畫男女性愛畫而對我進行的採訪稿】
針對女畫家在工作室描繪男女性愛的歡愉,何春蕤、賴純純、韓良露分別從性別研究、藝術創作等角度提出看法。
主持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的學者何春蕤表示,呈現人生面貌的藝術,為何要避開自然的性活動,她反問,「性」難道不能畫嗎?
何春蕤說,過去許多出名的大畫家,都是從男性觀點,呈現性愛內容,現在有女性藝術家進行性愛相關主題的創作,是很有意思的現象。她指出,西方196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義,是和性革命攜手並進,造成一股性風潮。第二波女性主義的主要議題,就包括對自我情欲的探索。女人藉由探索自己的身體,開發、了解自己身體,進而掌握自我情欲。
何春蕤分析,從第二波女性主義發展的歷史脈絡觀察,當時女性主義得以壯大的因素之一,是有為數眾多「意識成長團體」出現。她說,這種成長團體是由多數女性組成的小型意識提升團體。
何春蕤強調,這些女性聚集一起,談論各自的成長經驗,其中包括愛情、性,或是被性騷擾、性壓迫的負面經驗。她們會學習用鏡子觀看自己身體,甚至用小鏡子觀看自己私密部分,或以自慰掌握身體的快樂。
女性藝術家賴純純表示,情欲題材古今中外皆存在,只是表達的方法不同,她說:「情欲是人生很大的主題,藝術家直接描繪性愛,未必能帶給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
賴純純認為,情欲是原始的,存在於內心,藝術家用赤裸裸的手法來表達,不見得最淫穢,「意淫講的是用眼睛去看,進而產生聯想。」賴純純說,藝術家藉作品探討情欲,可以有很多形式,荒謬、好笑,甚至悲傷都有可能,「不一定要靠畫肉體性愛,換句話說,就算是畫靜物,一根香蕉或者一個蘋果,這種形體依然可以做為情欲的象徵。」
女作家韓良露則認為,由於女性藝術家的發言,是到二十世紀才開始,女性創作者一旦呈現了表現私密情欲的主題,大眾還不太習慣,因此會被認為碰觸禁忌,而比男性創作者更易引起社會注目與騷動。她說,女性藝術家當然有創作所有題材的自由,超越如仕女、荷花、羅曼史等被傳統認定的「安全」題材。
轉載本文請保留網頁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