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何春蕤:檳榔西施存廢

(這篇刊登在《民生報》2002年10月24日的專訪,原題為〈工作權伸張?父權下物化女性的再包裝?〉)

西施存廢 婦運人士意見兩極

檳榔西施已成為台灣獨特的通俗文化,撇開檳榔好壞不談,光是西施存廢,就已引發婦運人士兩種極端主張的對壘;一者基於工作權的維護,一者指為物化女性。

在政府部門,也可見對檳榔西施政策的矛盾;桃園縣積極展開締檳榔西施「三不露」的取締工作,高雄縣仁武鄉則有意舉辦西施選美;因此再度遭來婦運人士撻伐,一致將矛頭指向公部門,痛批政府當局是繼商業與父權之後,第三隻企圖左右女性穿著文化的黑手。

「汽車展上,常可見穿著清涼的辣妹,從來不見政府有人質疑,何以同樣情形發生在檳榔西施身上,公部門態度就變得這般強硬?」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籌備處主任羅燦瑛批評,檳榔西施文化反映的,不僅是台灣社會的性別歧視,顯然階級歧視也大剌剌地存在。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何春蕤也說,在台灣的高層社會裡,享有全部自由,愛怎樣、就怎樣;但下層社會人士連穿什麼衣服、是否在路邊搖兩下,都要被管,這不是階級歧視,是什麼?

婦女救援基金會研究員蔡宛容也說,檳榔西施很可憐,先是父權社會裡的商業機制,要求她們穿得少少,吸引男性的目光或買氣),現在竟然連政府也來軋一腳,規定怎麼穿才對。她擔心,將來公部門的黑手不知要伸向哪裡,台灣社會是否會因此再回到過去父權時代?

桃園縣開始取締檳榔西施穿著後,很多媒體報導,檳榔攤的生意變差了;但何春蕤強調,絕對不是穿多穿少的影響,而是在警察加強巡邏下,誰願意為了買檳榔還被開違規停車罰單?而在檳榔西施被禁止穿著清涼的「污名效應」下,媒體的鏡頭隨時監看,又有誰願意在此時光顧?

何春蕤強調,檳榔西施是與本土勞工文化、休閒產業,已緊密結合為另一種「有機文化」,相當可貴;對這些西施來說,好不容易展現對身體的自信,同時能有合理收入,不被剝削,居然有人欲除之而後快,實在非常奇怪。

何春蕤口中「對身體的自信」,換成羅燦瑛的想法,就成了「拿女性身體來促銷產品」。她不解,吃檳榔就吃檳榔,與暴露女性身體何干?在父權心態與商業機制操作下,檳榔變成配角,西施才是主角,而當穿著清涼的檳榔西施每完成一次交易,就得忍受男性消費者另一次滿足窺視女體欲望的意淫,「若整個台灣社會對此習以為常,女性就被物化了。」羅燦瑛擔憂。

長期救援雛妓的婦援會則以為,當檳榔西施產業化之後,拿工作權來做美麗的包裝,與過去買賣雛妓、把雛妓關在房間裡的行徑無異,只是父權的陰謀;給「西施」美名、優厚的薪水,骨子裡還是要女性販賣身體。

檳榔西施究竟是工作權的表現?還是父權物化女性的再包裝?婦運人士意見如是極端;但鑑於多年前台北市「公娼事件」讓婦女團體就此分道揚鑣,受傷甚深的經驗;對檳榔西施議題,婦運人士始終選擇緘默;而大家也只是冷眼旁觀路旁佇立著一間間華麗的檳榔攤,檳榔西施依舊妖嬌地向來往運將賣弄風情。

轉載本文請保留網頁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