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斷體制

【這是何春蕤2008年9月28日在台社年會上主持「分斷體制座談」的主持稿】

分斷體制是一個知識工具和分析概念,用以描述並解釋特定歷史階段的全球敵對局勢(也就是20世紀中葉的冷戰)如何透過各種合縱連橫壓力妥協,來體現於全球不同區域、國家、社會中。在這個意義之下,不但兩岸、兩韓、兩德屬於分斷體制,美蘇或者所謂資本主義陣營與共產主義陣營都可以說是分斷體制。這個冷戰局勢不但轉化與強化在地原先的敵對情勢,並且在歷史過程中逐漸與在地的其他因素和動力結合,形成並且持續複製具有在地獨特敵意狀態的政經社會文化氛圍,這也就是「分斷體制」,其主要的日常情感底層則是敵意、仇恨、猜忌、偏執、優越感。

分斷體制包含著日常生活與情感──這個概念的優點在於它關注到歷史的動態發展,也關注到政治敵對往往必須藉著在社會日常生活中形成特定實踐、語言、和情感,以強化維繫那個敵對的狀態。這些深入社會日常生活的實踐、語言、情感、牽絆,不但可能使得政治敵對不易淡化轉化,而且即使政治上的敵對狀態已經淡化轉化,分斷體制卻仍然可以在其他的社會生活領域中存活,提供可以繼續被動員的大眾敵意、猜忌、仇恨、偏執、優越感,以操作達成其政治目的。

這樣說來,人民想要介入分斷體制、超克分斷體制,至少應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1. 超克分斷體制之所以體現操作的那些建制(例如和分斷相關的機關單位、歷史的撰寫、教育方針的制定、政經上的限制或篩選、人民相互往來的行政障礙……),積極建立新的、非分斷體制的建制。
  2. 超克分斷體制所形成的狹隘二元眼界和想像(例如無法在敵對模式之外認識世界、或者無法調教寬廣複雜的世界認知……),特別是其所承載的語言,並認識分斷體制雙方的歷史與社會心理,將其放在全球或世界體系的視野中。
  3. 超克分斷體制所形成的人格情感慾望(例如對來自分斷體制的負面情感,敵意、仇恨、猜忌、傾軋、優越感等有所反省),平實的重新認識它者,創造新的善意互動形式。

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台社的六位朋友在一整個暑假的互動討論後,針對分斷體制這個分析概念在台灣脈絡中的可能提示所提出的知識蘊涵分析。

轉載本文請保留網頁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