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神學  
  國家  
  社會生活 / 媒體 / 流行  
  性別的文化政治  
  校園與教育  
  文學理論與批評(書評)  
  女性解放  
  同性戀解放  
  青少年解放  
  婚姻革命/ 生殖自主  
  情愛革命  
  性侵害  
  當代性工作  
  跨性別  
  網路言論自由  
 
 
同性戀解放


同志遊行 首要面對危機

何春蕤

蘋果日報頭條論壇
2009.10.26

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將於10月31日登場,這個積累數年的遊行已經成為華人世界中象徵臺灣民主與自由的標記活動,也是性/別異類得以聚集展現其社會存在的時刻,每年都在相挺藝人的歡樂歌舞中感覺良好的落幕。

今年的遊行以輕鬆溫暖的「同志愛很大」為主題。有些人曾擔心主題太過柔和,失去了集體發聲時抗議困境、要求改善的機會,即使集體遊行能提振士氣於一天,但是這個士氣卻可能在終年的歧視中被磨損消耗。不過最近幾天密集發生的幾件事都聚焦於同志的現實處境,倒是有可能激化遊行,增多一些針對性。

首先就是同志出版品在上市時面臨被抹黃、被冷藏。繼2003年晶晶書庫販售同志圖刊遭到猥褻罪名起訴判刑,今年10月份同志出版社基本書坊出版的兩本小說新書雖非情色書籍,卻也在知名的誠品書店被冷藏。書店門市部認為只要是同志出版社的出版,不論內容,一律都要貼18禁的貼紙。

另外,臺師大的某學生日前在宿舍鞋櫃上放置保險套與潤滑液供人取用,以便宣導安全性行為。校方卻認為鞋櫃上不應置放雜物,其實潤滑液是安全性行為中不可少的部份,卻有人認為潤滑液是鼓勵同志肛交,表示反對。這正顯示了對同志的偏見和性無知是緊密相連的。

其次,NCC針對有線電視臺報導某夜店攬客邀兩名男士脫上衣玩親親開罰,認為這樣的報導有爭議性並混淆道德秩序。然而坊間經常有報導男女接吻甚至比賽,從無問題,唯獨男男接吻就變成妨害兒少身心健康與公序良俗,顯然是雙重標準。日前兩家平面媒體也同時報導一名男子以化妝水瓶塞入肛門自慰因拔不出而就醫的新聞,報導不但透過精神醫師的訪談明指該男子為同性戀,並調侃該男子的陰柔性別氣質,引發同志人權工作者及媒體觀察者為文投書抗議。

令人矚目的是,臺灣多間教會於同志遊行的一星期前在臺北市舉辦「上帝的愛超越同志情」大遊行,宣告不要讓「錯謬的靈侵入整個臺灣社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性別認同以及婚姻觀,遊行終點則舉辦「潔淨臺灣天空」祝福禱告會。主其事者雖然宣稱不是歧視同性戀,而是要「瞭解、關心、幫助這些需要的人」,但是在語詞和定位上卻處處標明同性戀是錯誤的、污穢的,甚至在標語牌上寫著:「同性戀遊行,招至大災難」。

繼宗教團體過去多次批判臺北市政府補助同志公民運動,以及市府承辦人員每年對活動規劃的傲慢刁難,今年宗教團體公開舉辦遊行,算是讓反同情緒正式登上臺面,也戳破了近年官方宣稱及同志自傲的友善氛圍。儘管同志遊行年年增長,抗爭意識卻未能與商業色彩同樣的滲入遊行,強化內容,上述事件即諭示了同志歡樂遊行之下的薄弱支撐與危機。

面對這些連續浮出檯面的挫折和不友善,或許今年的同志遊行會更有意識的重新找回遊行所包含的抗爭意含:性向平等、文化積累、性權自由、團結壯大、挑戰污名。


轉載本網頁時請保留本版權註記

 

 
  ∥回性/別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