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化的情境喜劇

高嘉伶

George Ritzer 在“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一書第七章中介紹了麥當勞化的一個特質: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自稱富有創造性,具有創意,變化多端的娛樂圈似乎也免不了全球麥當勞化的影響。

在電視王國裡佔有不少份量的情境喜劇(sitcom)是個相當具代表性的麥當勞化節目型態。 綜觀美國從1990年代以來的各種五花八門的情境喜劇, 儘管劇情、風格皆有不同,但實際上卻是大同小異。 應觀眾需求及電視台相互競爭的結果, 大量推出的情境喜劇已經套入固定的公式(formula)﹔ 在觀賞過一定的集數後, 觀眾大概可以預期接下來的劇情走向, 角色人物關係的發展……等,甚至還可以八九不離十地猜到笑點的時刻。 如同Ritzer 在書中提到的: “…the producing of sitcoms and comedies are so similar as to be indistinct.”我將在下列的篇幅中 針對可預測性來分析麥當勞化/公式化了的情境喜劇。

我先舉三個在美國相當受歡迎的情境喜劇做討論: “The Nanny”(天才保母)(1993-99),“Frasier”(歡樂一家親)( 1993- ),“Friends”(六人行)(1994- )。這三個情境喜劇的型態、風格、劇情、甚至角色的年齡背景相差甚遠,看似有天壤之別﹔然而經過下列比較後卻不難發現,它們的相似處仍多於相異處。

首先,它們都是動作喜劇(Actcom)。在Richard Taflinger 的Sitcom: What It Is, How It Works一書中列出了動作喜劇的特點:第一,通常角色的個性並不複雜,而且角色的動作及想法經常是始終如一、可以預期的。例如Friends 裡的Chandler喜歡自以為幽默的開別人玩笑, 但常常達到反效果,激怒他人﹔幾乎每一集都會有他“放冷箭”所引起的笑話。另外,如Frasier 裡的Niles 是個有嚴重潔癖的人,所以只要他到餐廳用餐,觀眾第一個直覺反應一定是他又會拿出隨身攜帶的手帕,先拍拍椅子,才掛著滿足的微笑坐下來點餐﹔這樣的情形會不斷的上演,不管他是到高級餐廳或是普通的咖啡館。除此之外,動作喜劇中的角色通常缺乏先見之明或是未考慮到他們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如:The Nanny 中 Nanny Fine總是沒經過大腦思考便說出無厘頭的話或做出一些魯莽的事,而她的行為又往往會引起一連串的災難事件,這也是這部影集製造笑點的基本原則。

再來是劇情方面,根據 Taflinger對動作喜劇劇情的介紹:” The plot is action-oriented and usually is based on personal crises of a superficial nature.”劇情主要的目的是引人發笑而非傳達特定的想法,因此選取的劇情主線多半都是人們熟悉的場景和情況。曾經在這三部影集裡都出現過的主題有“高中同學的重聚或是回憶高中時代生活點滴”,在角色裡的日常生活中穿插一段和高中同窗的巧遇,或是藉由某件事情引發角色回憶當年高中生活,這都是能帶給觀眾十足笑點的劇情安排,因為這些回憶通常是角色不堪回首的往事,或是正好角色處於非常狼狽的狀態卻不巧讓同學撞見。如:在Frasier第六季一集中,主角失業中卻接到高中同學會的通知而引發讓他覺得尷尬丟臉的情景。Friends 多次出現角色們不時憶起高中時令人捧腹大笑的糗事及醜態(有人胖得像相撲選手;有人一付俗樣卻自以為酷…)。這些劇情的安排都可以勾起觀眾自身青春期時的經驗和回憶。除了已知的經驗外,這三部影集都曾分別安排角色到外地渡假,原本角色預期美好愉快的假期卻往往遇到異想不到的事件,導致假期以災難性的結尾收場,這樣的情節安排不但為影集帶來高潮更創造出不間斷的笑點。

動作喜劇的第三個特點是,其場景是極為固定及侷限的背景,通常是角色的住所及住所附近的景點( 公寓,餐廳,公園…),這不但可以減省製作費,同時也比較好設計劇情發展在熟悉的情境中進行。Friends裡主要內容場景最常出現在Monica& Rachel 她們分租的公寓。其次則是角色們最常廝混的聚點:公寓樓下的咖啡廳;The Nanny的場景更是只侷限在Mr. Sheffield的高級公寓裡,大部分時間角色們都是出現在客廳或廚房。

根據以上觀察內容,我發現這些影集的基本架構其實相差無幾,有著類似的人物角色塑造模式(角色可預期性的動作及反應,重複且機械性的表情及肢體語言),劇情內容安排有相當多的雷同處( 笑點及高潮的主題),固定且少有變化的場景。儘管電視台想盡辦法不斷推陳出新,其實只是換湯不換藥,大部分的情境喜劇還是難以擺脫這些侷限的既定公式,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看了相當集數的同一部情境喜劇後,觀眾們大都能預測接下來的劇情走向,或是看到了編劇給的一些小提示,觀眾也能立即猜測到角色的反應或想法。

舉例來說,在看了The Nanny 五到十集後,我已經知道每當保母破壞了一件好事或是闖下大禍,我不必擔心她會因此被辭職,因為她總是能化險為夷,將阻力化為助力,到最後反而幫老闆大忙,也得到小孩子的喜愛。一共六季的影集,保母以傻人有傻福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為主軸的劇情佔了大部分,儘管知道保母又要說錯話做錯事,我們還是會忍不住大笑,因為這樣戲劇性的結尾無論看多少次仍是娛樂性十足。但是,當整個影集的走向已經無法跳出原本的框架,只是不斷重複運用老掉牙的笑話時,觀眾們仍然會厭倦的。因此,像這樣類型的影集大部分的壽命只維持五六季(或頂多七八季),在收視率漸漸下滑時結束。雖然,編劇們會加入新的臨時演員(transient actors/actress)或是有名的guest stars挽回收視率,這樣的做法頂多提昇該集的收視率,想要重振雄風仍是不容易的。

情境喜劇之所以總是公式化的,這和電視節目的結構型態有很大的關聯。一部三十分鐘的情境喜劇影集,去掉贊助廠商的廣告時間,實際放映時間約只有二十五分鐘,在這二十五分鐘裡,編劇必須把高潮和笑點安排的恰到好處。整體說來,每個影集會有一到二分鐘的開場白( opening),在開場白裡會出現本集角色遭遇到的基本問題及情形,讓觀眾先有個概念,並且讓他們有繼續觀賞的慾望。像 Friends觀眾最熟悉的開場白方式便是角色們聚在公寓樓下的咖啡廳閒聊,同時把當集的主題帶出來,接著是播放主題曲。接著進入第一幕,通常是九到十分鐘;在第一幕中,符合當集主題的角色動作及想法會出現,伴隨著劇情錯綜複雜的糾葛,接著進入第一個廣告,觀眾們則殷切的等候知道角色如何化解危機。第二幕(通常也是九到十分鐘)一開始會有一點時間提醒觀眾剛才劇情發展到哪裡,接著在第二幕中,之前的危機已經解除,故事將繼續帶到另一個高潮,大部分的影集會把這個轉折安排在下一個廣告之前,用意同樣是讓觀眾繼續守在電視機前。廣告回來之後進入第三幕(一到二分鐘)也就是最後一幕,這一幕通常有畫龍點睛的笑話出現,但未必和當集的內容有關,主要目的是讓觀眾觀賞完之後對這部影集存有好印象及感覺,下星期回到同一個頻道繼續收看。

以上是一般情境喜劇的基本結構(事實上大部分的三十分鐘影集也採用相同的模式),受限於時間和預算,也無怪乎每部影集的情節安排走向都是套用以上的公式,因此每部影集多多少少都看得到別部影集的影子。這些影集就如同Ritzer在書上提到的:“Like McDonald’s, prime time wants you to know exactly what you’ll get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emphasizing the comforts of predictability over nutrition.”

事實上,情境喜劇公式化到這般地步,似乎人人都可以寫得出劇本。不管你的文筆有多差或是多麼的缺乏創意,劇本不再是嘔心瀝血的獨特創作,不再那麼具有個人風格,這點只要上網瀏覽關於情境喜劇的網站便可證明。目前在Yahoo搜尋到有關的情境喜劇網站便有九十七個,其中教授如何寫情境喜劇的劇本的網站就有十個之多。有一個叫做 Hollywood sitcom workshop 的網站首頁這樣寫著:“Have you ever thought your life would make a great sitcom? Do you watch TV and think ‘I could do that?’” 這個網站打著知名好萊塢情境喜劇作家傾囊相授的招牌,如果你也想寫出像Friends或 Seinfeld 這樣的熱門影集,請報名他們的”weekend sitcom workshops”,將有專業人士教授情境喜劇角色的塑造方式,笑話的建構…等等,若是沒時間的話還有on-line course。此外,它還提供許多 workbooks, sample scripts & the essential ” How to succeed in sitcoms” tips。甚至還有一個叫做Sitcom Format 101的網站,清楚地解釋並示範情境喜劇劇本該有的模式。沒有多少創意或新奇點子的人也可以照著這套模式“生產”出Friends型的或The Nanny型的情境喜劇。就像你走進世界各地的麥當勞,不用多加思考便可以預期你的餐點會是什麼樣子No surprise at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