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輝龍摘譯 日本便利商店的成長神話開始顯現陰影,業界第三大的全家便利商店決定在二○○一年度(今年四月起)關閉五百家虧損的店面,首度創下大型便利商店縮小連鎖店的紀錄。在超市及其他外食連鎖店以深夜營業、低價格策略強力反擊之下,平均每一位來店客在便利商店的購入金額一直持續減少。店鋪過剩及競爭激烈可能促成便利商店的淘汰,日本全國高達五萬四千餘家的便利商店已面臨嚴格的考驗期。
日本SEZON總合研究所所長及川亙弘指出,日本便利商店不僅彼此之間的競爭激烈,與超市等其他商店的競爭亦極為熾烈。在二○
○三年至二○○五年間,便利商店的店舖料將呈現飽和狀態。
據日本連鎖店協會調查,主要便利商店連鎖店分屬十四家企業持有,今年元月,這十四家企業便利商店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月減少二.一%,來店客數目亦減少一.五%。特別是營業額,連續六個月低於去年同月,來店客的購物單價也持續下滑傾向。
日本一般超市已開始營業到深夜,營業時間特長已非便利商店的專利。速食店、外食連鎖店的降價競爭,例如日本麥當勞已展開「平日半價銷售漢堡」,使得便利商店的主力商品便當等大受影響,迫使便利連鎖商店不得不將飯糰售價調降一○至二○%,而罐裝啤酒亦受到量販店的壓制,而不得不調低售價。
宣佈要在二○○一年度關閉五百家店舖的全家便利商店,預料其在二○○○年度的結算將創自一九八七年股票上市來獲利首度減少局面。由於支援虧損店舖的負擔壓迫到總部經營,銷售額低迷的虧損店舖成開鍘對象。
每日山崎(DAILY YAMAZAKI)便利商店在二○○○年以後,以一年多的時間削減了兩百家以上的店舖。便利商店過去一直在一定範圍的地區內集中式的設置店舖,以提升效率,結果造成店舖的過密。
日本SEVEN ELEVEN董事長鈴木敏文指出,競爭對手不是相互廝殺的連鎖店,而是顧客的需求,他不認為店舖過剩,只要有顧客的要求,仍有設置店舖的空間。
便利商店經營事業由營收達到飽和的「售物」擴大至「服務」,以開拓新市場。因具有攬客效果的服務能提升商品銷售,也將提高來店客數目。
除了電子商務交易以外,便利商店也競相推出各種服務,例如銀行在店內設置現金自動存提款機、代客送交洗濯衣物、旅遊預約等等。
即使以全家便利商店來說,由於計劃在二○
○一年度新設四百五十家店舖,因此店舖數的減少僅止於五十家。二○○二年度預訂將關閉四百五十家店舖,但也將新設五百家店舖,因此經營策略並非轉變為縮小店舖網。
向國外擴大店舖仍有空間,日本總合研究所主任顧問指出,便利商店是日本在廿世紀所培植的最優零售業,成為擁有國際競爭力具日本特色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像日本一樣人口集中的地區,便利商店系統將可發揮其強勁的一面。
據民間調查機構MCR調查,二○○○年日本便利商店店舖數目有五萬四千三百九十八家,比上一年增加二.九%。相對的,營業額總計為七兆七千一百三十二億日圓,僅增加○.九%。平均每一店舖的年營業額,二○○○年為一億四千一百七十九萬日圓,自一九九一年達到一億六千八百萬高峰水準之後,一路持續減少。
(原文刊於三月十九日日本讀賣新聞)
Copyright 2001 China Times Inc.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