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K相約麥當勞 聊天 呆坐 殺時間 

中國時報   社會綜合   880207

  【記者林照真調查採訪】漢堡加可樂,原本專屬年輕人,然而,近來卻發現,在這類速食店內,可以看到愈來愈多老人的身影穿梭其間。他們最喜歡坐在靠近玻璃窗的位子,斜著頭凝視著外面光怪陸離的街景,玻璃窗外路過的人也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們。店內播送的是跟他們不太搭調的流行音樂,老人面前擺著似乎是永遠也喝不完的大杯可樂。速食店內逐漸興起的老人族群,彷彿是在提醒:不管你是否喜歡,臺灣L.K.K.社會已經來臨了。

  下午三、四點時分,在臺北西門町圓環麥當勞幾個角落裡,很容易可以看到三、兩老人坐在一起,更多的人則聚集在靠窗的座位上,與一旁嘈雜的年輕人形成兩個世界。「年輕人看我們覺得很好笑!」、「大家都不喜歡老人」老人說,在家裡容易胡思亂想,出來走一走,和大家隨意聊聊,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老人們在麥當勞碰面,互相交換訊息,有時也議論國家政治,他們彼此間不用介紹,話講完就走,誰也不多過問;你不知道我的背景,我也不問清楚你的。但老人中,有人參加過北伐抗戰、也有韓戰歸來的反共義士,他們還能一一細數那個人曾是士兵、那個是少將、中將:「不過,現在個個都是豆瓣醬。」老人自我解嘲、哈哈大笑。

  一名簡姓老兵已經七十二歲。他說,他每天都來麥當勞,有時一天來兩次,晚上洗過澡再來。而其他常來的老人也說,這裡外省朋友多,湖南、江西、安徽,什麼省籍都有,大家隨便扯扯,就這樣熟了起來。老人說,臺北隨便一個地方喝個咖啡也要一百元以上,但麥當勞 經濟實惠,一杯飲料只要幾十元,老人身上的錢不多,難怪會有很多老人聚集在這裡。

  在還沒有麥當勞以前,臺北西門町這一帶就有很明顯的外省文化,中華路上的老兵大饅頭、老商場的拉胡琴唱戲、再加上附近的紅包場與地下舞廳,以致在西門町逗留的外省老人特別多,他們有的聽歌、有的跳舞、有的找女人吃吃豆腐,但他們都會抽空到麥當勞坐坐。由於到地下舞廳跳舞必須打上禮貌性的領帶,以致麥當勞內可以看到穿著頗為正式的老人坐在一起,但大多數的穿著還是較為輕便。

  一名老人歸納自己的經驗說,在地下舞廳可以碰到幾種女人,舞廳中的女人有的是寡婦、有的是離婚女人、還有的是夫妻失和來找婚外情的,也有拉保險、賣東西的,另外也包括下午出來跳舞後還得回家做晚飯的家庭主婦。

  而單身的簡姓老人說,除了領終生俸外,他在榮總門口擺地攤賺吃飯錢,平時就喜歡到紅包場聽三、五十年代的抒情歌曲,雖然他知道自己年歲已大,但是,他還是不喜歡歌星們喊他「爺爺」,他說:「叫叔叔最好!」

  老人與孤單寂寞,聯想在一起。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說,沒什麼人會和他們聊天,紅包場內的歌星也是要送紅包才會過來聊天,他們看到漂亮的小姐也會想吃吃豆腐、揩揩油,老人自認沒關係地說:「小姐叫我一聲叔叔大哥,我就摸摸她的小手。」

  麥當勞的老人引人注意後,漸漸有人提到老人來速食店多半會被認為最主要目的其實是來「找妹妹的」。老人對這樣的詢問,並不生氣。他們說,麥當勞的大門為每個人而開,他們坐久了也知道那個人是「賺錢小姐」,也知道那個是臺語所說的「落翅仔」,而這種小姐有的較年輕才十幾廿歲、但也有三、四十歲的,甚至也有五十多歲的老太婆。一名七十二歲的老人說,老妓女要找老頭子,有的五百現金也要。但也有老人說,有時他們感覺孤單,只是想和妓女聊聊,最後是給個兩、三百元讓妓女去吃飯。

  老人們好像也聽多了這方面的流言,但他們也說,在西門町四處逛找女人的老人可能比較多,來麥當勞找對象的老人較少。他們也知道某個飯店門口站的一群年輕女孩是做什麼的,這些女孩也曾經到店裡找過老人。他們當中有人說:「不是老人要找妹妹,是妹妹在找老人。」

  與西門町明顯聚集的外省老人文化相較,萬華龍山寺一帶,則多數是來自板橋、新莊、三重的本省籍老人。好些老人坐在龍山寺對面麥當勞二、三樓上,他們透過玻璃窗,欣賞的是窗外熙來攘往的人潮。

  一名老人說,他的兒子已經退伍開始賺錢了,自己是因為無聊沒地方去,才來麥當勞。老人面前放著一杯還剩很多的可樂,他說,他坐在二樓看人,不會去管時間是幾點。

  萬華地區因為設有公娼館而成為人盡皆知的風化區,滿街的男人讓人分不清是嫖客還是孤獨老人,有些小孩也會覺得「有的爺爺眼神很奇怪。」一名快六十歲的「年輕」老人說:「人老了,根本沒地方可去。在萬華逛累了,這裡花個幾十元就可以坐上半天。」他說,現在臺灣失業問題嚴重,他自己常會無聊地四處逛,孩子也知道他會去那裡。他說,有時他會去火車站,有時會去西門町,地點也不限定只有 麥當勞。他就是看到像麥當勞這類速食店的老人愈來愈多,才跟著來。但他發現有的老人只是呆坐在那裡,不知想什麼,有的坐著坐著,就打起瞌睡。

  老人說,他們身上沒多少錢,也知道像麥當勞這樣的地方是年輕人的天地,但萬華一帶沒有公園,也沒有戲院。就算有戲院,也不會有專為老人放的電影,而最多的老人茶室-阿公店,一進門就要三百元,但是自己的孩子要養太太、孫子,實在沒有太多錢,就算是有錢,老人們也未必想去。他們只想聊天,於是有的會先到龍山寺坐一坐,踅一下再轉到麥當勞。

  麥當勞內,有的老人只是坐著,桌上卻放著一張滿是數字的紙條,老人只是靜靜地望著數字,不知想什麼,也不喜歡別人去打擾。另有老人解釋說,每逢週二、四六合彩開獎時,這裡的老人更多。

  張姓老人說,龍山寺內都是談政治的老人,但很多老人說他們對政治實在沒有興趣,到麥當勞,就不談這些。一名八十三歲的鄭姓老人說:「我們的人生已經做事做到盡頭,也都有繳稅,對社會國家多少也有貢獻。但現在我退休了,卻真的很可憐,沒有地方可去。」另一位唐姓老人說,人老了真的很悲哀,現在家裡已不是自己當家做主,想出去走走,老人搭公車上下車動作太慢,耽誤人家時間還會惹人嫌、招人怨,還有人差一點被夾或摔斷腿。

  一名七十多歲的李姓老人說,老人到萬華來都是偶然相遇,他們在萬華逛來逛去,本來彼此不認識,但碰面次數多後就開始熟了起來,然後像是半約半不約的,最後他們都會到麥當勞碰面,但是他們吃不慣漢堡,也知道薯條不是臺灣的地瓜,連咖啡也喝不慣,勉強叫杯熱湯與可樂,就這樣坐上半天。老人說有的流浪漢進來麥當勞都不消費,但他們來一定會點東西吃;「龍山寺會趕老人,但麥當勞不會。」他說。

  麥當勞內新興的老人消費群引人側目,這些老人族群或許有著省籍文化差異,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無處可排遣的寂寞與悲哀。很多老人都會無奈地反問:為什麼臺灣總是無法為老人辦個休閒與活動的去處?貴州來的簡姓老人說,老人都知道反正自己已經快要走了,再不出來刺激一下感受青春的可貴,豈不是要坐著等死?他指著玻璃窗外說:「窗外的年輕人最多,女孩又比男孩多。而人,只要年輕,永遠好看。」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