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
1992 美國Indiana University英美文學博士
1981 美國University of Georgia語言教育博士
1975 美國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語言教育(ESL)碩士
經歷:
2001- 中央大學英美文學系教授
1995-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
1988-01 中央大學英美文學系副教授
1983-88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英文系Associate Instructor
1981-82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文系Teaching Assistant
1978-81 美國喬治亞大學語言教育系Research Assistant
1975-78 靜宜文理學院英文系講師兼語言中心主任
論文發表:
2001 <性、權力與鋼管辣妹:一個田野的觀察>,《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4︰(編排中),將收入《性工作研究》,臺北:巨流(編排中)。
2001 <自我培力與「專業化」︰與臺灣性工作者對談>,《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1-52。將收入《性工作研究》,臺北:巨流(編排中)。
2000 "Self-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Conversations with Taiwanese Sex Workers." InterAsia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 (Aug. 2000): 283-299。
2000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exology." Sexuality in the New Millennium: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World Congress on Sexology. Bologna, Italy: Editrice Compositori. 31-34.
1998 <性/別教育中之偏見:性教育的動力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三期,68-73。
1998 <從左翼到酷異:美國同性戀運動的「酷兒化」>,《性/別研究》第3-4期合刊,260-299。
1998 <女性主義的色情/性工作立場>,《性/別研究》第1-2期合刊,200-239。
1997 <性革命:一個馬克思主義觀點的美國百年性史>,《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何春蕤編,元尊文化,33-99。
1996 <色情與女/效能動主體>,《中外文學》第25卷第4期,6-37。
1995 "Crisis Discourse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13:107-126.
1995 "It's Difficult for Women to Achieve Sexual Pleasure: The Need for Sexual Emancipation." Taiwan Studies: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s 1.4 (winter 1995-6): 73-86. (《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第五章英譯)
1994 <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從40年代到9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楊澤編,時報,335-344。
1994 <女性主義與女性小說>,《臺灣文藝》第5期,7-11。
1994 <臺灣的麥當勞化:跨國服務業資本的文化邏輯>,《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1-20。收入《身份認同與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論文集》,陳清僑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141-160頁。
1993 <以希望取代知識:記羅逖的五場演講>,《當代》第94期, 22-31。
1993 <與解構對話:羅逖的實用主義策略>,《中外文學》第22卷第7期,29-44。
1993 "The Locus of Truth/Ideology in the German Debate: A Reappraisal of Lukacs, Benjamin, Brecht, and Adorno."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11 : 125-146.
1992 "Richard Rorty and the Literary Culture."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10 : 149-164.
1991 <多元開放的文學教室:史丹利.費許的務實作風>,呂正惠編,《文學的後設思考》,正中書局,182-204。
1991 "Another Look at the Spread of English."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9 : 237-250.
1990 <口述與書寫:一個理論的再思>,《中外文學》第19卷第2期,73-91。
1990 <從讀者反應理論到反理論: 史丹利.費許的新實用主義>,《中外文學》第18卷第12期,86-109。
1990 "Subjectivity and Belief: Walter Benn Michaels' Re-Circulation of Classical Pragmatism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Studies."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8 : 177-186.
1989 "The Quest(ion) of Origin: Freud's Conception of Effectivity."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7: 121-30.
1988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死衚衕>,《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子宛玉編,谷風出版社,77-94。
1988 <談政治就是談神:柯克斯的世俗神學〉,《當代》第31期,43-50。
1987 <比較文學批評的興起與衰落>(上中下),《中國時報》,9月15-17日。
1987 <對批評「新批評」的批評:一個歷史主義的觀點>,《海峽》第五期,78-88。
期刊或專書學術論文:
2001, <性、權力與鋼管辣妹Pub:一個田野的觀察>,《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4期(2001年12月):167-199。
2001, <自我培力與專業化操演︰與臺灣性工作者的對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2001年3月):1-52。
2000, " Self-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Conversations with Taiwanese Sex Workers",(<自我培力與「專業化」︰與臺灣性工作者對談>),InterAsia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 (Aug. 2000): 283-299。
2000,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exology",(<「女性主義的」性學觀點>),Sexuality in the New Millennium: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World Congress on Sexology. Bologna, Italy: Editrice Compositori. 31-34.
2000, <邁向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性教育:教育就是性教育,性教育就是教育>(與甯應斌合寫),《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何春蕤編,臺北:麥田,373-398。
1998, <性/別教育中之偏見:性教育的動力學>,《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三期,68-73。
1998, <從左翼到酷異:美國同性戀運動的「酷兒化」>,《性/別研究》第3-4期合刊,260-299。
1998, <女性主義的色情/性工作立場>,《性/別研究》第1-2期合刊,200-239。
1997, <性革命:一個馬克思主義觀點的美國百年性史>,《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何春蕤編,元尊文化,33-99。
1996, <色情與女/效能動主體>,《中外文學》第25卷第4期,6-37。
1996, <性道德及其不滿:賴希的《性革命》>,《站在巨人的肩上》,聯經文學,73-84。
1995, "Crisis Discourse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危機論述與文學研究>),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13:107-126.
1995, "It's Difficult for Women to Achieve Sexual Pleasure: The Need for Sexual Emancipation." Taiwan Studies: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s 1.4 (winter 1995-6): 73-86. (《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第五章英譯)
1994, <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從40年代到9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楊澤編,時報,335-344。
1994, <女性主義與女性小說>,《臺灣文藝》第5期,7-11。
1994, <臺灣的麥當勞化:跨國服務業資本的文化邏輯>,《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1-20。收入《身份認同與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論文集》,陳清僑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141-160頁。
1993, <以希望取代知識:記羅逖的五場演講>,《當代》第94期, 22-31。
1993, <與解構對話:羅逖的實用主義策略>,《中外文學》第22卷第7期,29-44。
1993, "The Locus of Truth/Ideology in the German Debate: A Reappraisal of Lukacs, Benjamin, Brecht, and Adorno," (<德國文學辯論中有關真理與意識形態之分的糾葛:重讀盧卡奇、班雅明、佈列希特、及阿多諾>),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11 : 125-146.
1992, "Richard Rorty and the Literary Culture," (<李察羅逖與文學文化>),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10 : 149-164.
1991, <多元開放的文學教室:史丹利.費許的務實作風>,呂正惠編,《文學的後設思考》,正中書局,182-204。
1991, "Another Look at the Spread of English,"(<再探英語的擴散>),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9 : 237-250.
1990, <口述與書寫:一個理論的再思>,《中外文學》第19卷第2期,73-91。
1990, <從讀者反應理論到反理論: 史丹利.費許的新實用主義>,《中外文學》第18卷第12期,86-109。
1990, "Subjectivity and Belief: Walter Benn Michaels' Re-Circulation of Classical Pragmatism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Studies," (<主觀與信念:麥可斯在文學研究領域中重新流通的古典務實主義>),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8 : 177-186.
1989, "The Quest(ion) of Origin: Freud's Conception of Effectivity," (<源頭的問題/追尋:佛洛伊德的「效應」概念>),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7: 121-30.
1988,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死衚衕>,《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子宛玉編,谷風出版社,77-94。
1988, <談政治就是談神:柯克斯的世俗神學〉,《當代》第31期,43-50。
1987, <對批評「新批評」的批評──一個歷史主義的觀點>,《海峽》雜誌第5期78-88頁。
1987, <比較文學的興起與衰落>(上)(中)(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9月15-17日。
研討會論文發表:
2001.11.16-17 <性/別罔兩︰跨性別主體在臺灣>,華人社會社會排斥與邊緣性問題國際研討會,香港理工大學
2001.11.2 "From Spice Girls to Enjo Kosai: Formations of Teenage Girls' Sexualitie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enage Girls' Sexuality and Sex Work, Yonsei University, Korea
2001.5.15-16 <認同的「體」現>,第六屆「性教育﹑性學﹑性別暨同性戀研究」兩岸三地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
2000.4.22-23 <性、權力與鋼管辣妹︰一個田野的觀察>,第五屆「性教育﹑性學﹑性別暨同性戀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
1999.10.30 <非關個人:性(工作)的專業化>,「女性主體的另類提問」小型學術研討會,臺北清華大學。
1999.08.23-27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exology." The Fourteenth World Congress of Sexology, Hong Kong.
1998.11.8-11, "A Feminist View on Sex Work." Workshop on Sexuality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ex in North East Asia, Soongsil University, Korea.
1998.10.03, <從左翼到酷異:美國同性戀運動的「酷兒化」>,第二屆「性/別研究超薄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
1998.07.16,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Perverted Sisters: Recent Debates Within Taiwan's Feminist Discourse." Problematizing Asia: A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Conference,臺北清華大學。
1997.06.06, "Sex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997: Building a Global Civil Society," Hong Kong。
1997.05.31, <邁向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性教育:教育就是性教育,性教育就是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師範大學教育系。(與甯應斌合寫)
1996.06.29, <性革命: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初步觀點>,第一屆「性教育﹑性學﹑性別暨同性戀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
1996.05.18, "Shifting Boundaries of Gender Co(llege)- Exist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sioning College Co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韓國漢城延世大學。
1996.05.03, <色情與女/效能動主體>,第二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臺中東海大學。
1994.12.16, "Crisis Discourse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Modern Literature/Theories Revisited: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高雄中山大學。
1994.01.09, <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從40至9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臺北中國時報。
1993.07.11, <臺灣的女性小說>,第一屆海峽兩岸文學創作與研究新趨勢研討會,南京大學。
1993.01.02, "The Cultural Logic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Case of McDonaldization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al Criticism,香港中文大學 。
1991.05.18, "Another Look at the Spread of English." 第八屆英語文教學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
1990.06.03, <口述與書寫:一個理論的再思>,第十四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臺北淡江大學。
1989.11.19, "From Reader Response to Anti-Theory: Stanley Fish's New Pragmatism." The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高雄中山大學。
1981.7.30-31, "Teaching English to Non-Native Speakers." 10th Annu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Arts,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Georgia
1979.5.4-5, "Influences of Children's Books in Taiwan,"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Georgia
歷年國科會研究獎勵:
年度 | 論文題目 | 獎項 |
79 | From Reader-Response to Anti-Theory: Stanley Fish's New Pragmatism | 甲種 |
80 | 口述與書寫:一個理論的再思 | 甲種 |
81 | Richard Rorty and the Literary Culture | 甲種 |
82 | The Locus Of Truth/Ideology In The German Debate: A Reappraisal Of Lukacs, Benjamin, Brecht, And Adorno | 甲種 |
83 | 與解構對話:羅逖的實用主義策略 | 甲種 |
84 | "Crisis" Discourse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 甲種 |
85 | 色情與女/效能動主體 | 甲種 |
86 | 性革命: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美國百年性史 | 甲種 |
87 | 從左翼到酷異:美國同性戀運動的「酷兒化」 | 甲種 |
89 | Self-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Conversations with Taiwanese Sex Workers | 甲種 |
歷年專題研究計畫:
起訖年月 | 計畫名稱 | 擔任工作 | 補助機構 |
2000.8-2003.7 | 跨性別主體形構在臺灣的文化、歷史與理論研究──性別不馴的政略【三年】 | 主持人 | 國科會 |
1999.3-1999.6 | 全國國中小學教師性別與性教育工作坊:進步的性教育 | 主持人 | 教育部訓委會 |
1998.8-2000.7 | 女(性)主體的另類提問──非關個人:性工作者的情慾建構【兩年】 整合型計畫 | 主持人 | 國科會 |
1998.10-1999.3 | 桃園縣青少年問題解決叢書<兩性平權篇>專題研究 | 主持人 | 桃園縣教育局 |
1997.8-2000.7 | 情慾政治的酷兒化【三年】 | 主持人 | 國科會 |
1997.9-1998.1 | 桃園縣中小學教師兩性平權教育基本閱讀資料專題研究 | 主持人 | 桃園縣教育局 |
1996.9-1996.12 | 新銳文化工作坊:書寫民眾史 | 主持人 | 文建會 |
1994.10-1995.7 | 本土文化研究整合性教程:以臺灣社會脈動為題 | 協同主持人 | 教育部 |
1993.12-1994.5 | 中央大學通識教育第二階段研究改進計畫 | 兼任研究員 | 教育部 |
1993.11-1994.7 | 本土文化研究整合型教程:以臺灣社會變遷為題 | 協同主持人 | 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