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時候是否構成抄襲有所爭議,例如模仿故事的情節,一些人認為故事情節屬於思想範圍,而「抄襲思想」並非犯罪,「因為法律只保護思想的表現方式而不是思想本身。」
上文改寫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A%84%E8%A2%AD
3.1 抄襲的學術結構面因素:「現代」著作權
「中國人有時會以「天下文章一大抄」來為自己的這種越軌行為辯解,證明自己是在繼承一種傳統。其實,西方也有類似的「傳統」。記得北京大學英文系的沈弘教授曾在一次英國文學研討會上談到早期英國文學作品中的「剽竊」問題時說:「當我們剛剛接觸到中古英語文學作品時,得到的最初印象是這兒的抄襲或剽竊行為恣意猖獗,有恃無恐。……中古英語作家不僅從拉丁語、法語和義大利語文學中任意抄襲別人的作品,而且也從古英語時期的前輩那兒廣泛借用現成的材料。」他指出的其中兩個著名例子是莎士比亞的《李爾王》由萊亞門的長詩《布魯特》(約1200)中有關李爾王及其三個女兒的故事改寫而成;《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幾乎所有的故事不同程度地從其他文學作品中找到其素材來源,有幾個故事還來自薄伽丘的作品,但「喬叟總是忘記給予適當的承認」。按現代對「剽竊」定義「假冒著作權,即竊取別人的思想成果,將其當作自己的作品來發表」的標準,大部分的「剽竊」問題均有被訴諸官司的可能。據筆者的閱讀經驗,這種情況不僅中世紀有,到了18世紀這個歐洲的啟蒙時代照樣存在。目前學術界有學者把以上現象專門作為「互文性」課題加以研究。沈教授把剽竊兩字打上引號,是因為中古時期屬於手抄本時代,啟蒙時代的作家也不具備現代的版權意識,更沒有關於美國現代語言協會有關素材出處的體例知識。」(底線為作者所加)
上文引自:《也谈学术界的“互文性”问题》
http://arts.tom.com/1004/2005125-19470.html
3.2 熟能生巧?
「學術抄襲中國比美國更普遍一些。在我看來,其中有一個原因就在於教學方法上更強調學生的記憶,這可能導致了中國的抄襲現象。在美國,我們有這樣的教育,即便是在初等教育中,學校就要求,只要你要引用別人的內容要注明。」
上文引自:《中国学术抄袭多源自记忆式教学法》
http://edu.people.com.cn/GB/1053/371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