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erenc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Fall 2004
會議與溝通技巧 Jo Ho (Wed 2-5pm, C2-109) office hour: Tue 2-5pm, C2-338
溝通惡例:以流氓為師? 馬維敏 2004.09.29 中國時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政治人物的言語,不但以流氓為師了,而且學的是小流氓。 游錫堃那段用五十枚飛彈回敬上海的恐怖平衡論,陳唐山怒斥新加坡的那番簡直讓人不好意思化為文字的言語,居然接連出自臺灣行政院長與外交部長之口,這絕對不是個偶發的巧合,而是反映了臺灣當前的政治文化。雖然,用「文化」這樣的名詞來形容,其實未免玷辱了文化一詞。 不過,批評的矛頭如果只指向性格曾經溫文的游揆,或是作風向來優雅的陳部長,可就未盡公平了。回顧過去這些年來,更高層級臺灣政治領袖的言詞比他們更潑辣粗暴的「作品」不勝枚舉,朝野領導人相互對罵固然極盡刻薄、不文之能事,如今談起最敏感的兩岸與國際議題,荒唐、粗野之風,也令人大開眼界。 有些人將這股歪風抹上厚厚一層粉,並美其名為率直、鄉土,甚至是勇敢,並把涵養的禮節與婉轉的智慧一概打為中國宮廷政治的陰柔與虛偽,必須破除打倒。而且正由於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包括其家眷)與朝野政治領袖開流氓語言的風氣之先,他們的親信扈從,即便原本是憨厚篤實的官員,風格清新的學者,也就爭先恐後有樣學樣,品德與品味的墮落,成了他們躋身權力核心的識別證,至於那些外圍不入流的政治打手,更是肆無忌憚,什麼下流話都可以脫口而出,而且還沾沾自喜,臺灣政治就從言語規範的失守全面崩潰,「三寶」充其量只是徒子徒孫之輩罷了。 腦袋一旦管不住嘴巴,嘴巴就會反過來掌管了腦袋。不受理性管控的率性、粗暴語言,不但讓臺灣的政治日趨下流,更對政治人物的理性造成深度毀損,先是沒有什麼不敢說的話,接著就會以為沒有什麼不能做的事,成了股流氓氣。 如果胳膊夠粗,當個大流氓在險惡的江湖中未嘗不能殺出一條生路,最怕的就是有流氓氣,身上也學人家刺龍刺鳳,嘴巴還要耍賤耍狠,但是一無拳腳功夫,二無獨門暗器,倘若這些政客只是在家關起門來擺威風,欺負幾個小弟、下人也就罷了,現在居然還想憑著這點嘴上功夫闖蕩四海,用這種自以為很帶種的言語處理兩岸與國際問題,不是看多了韋小寶的故事,就是腦筋已經完全不管用,遇事輕則自取其辱,重則招來殺身之禍,到時若知嘴皮子竟是禍根,就算自己掌嘴,也不濟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