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Studies—Spring 2004

文化研究入門:認識通俗文化

Jo Ho (Office Hours: Wed. afternoon by appointment)
 

大學生VS.牛仔褲

Jeans at NCU Project註解 

組員:蔡珮真 吳郁杰 沈思含 彭子珊              報告製作: 彭子珊 沈思含

 

1.      採集資料與數據的細節過程 

-分三組,早、午、晚於校園人多的角落取樣,觀察並訪問

-訪問對像有:隨機、專挑牛仔褲與眾不同的

-訪問人數共24人,男女各半

-訪問主題:價位、品牌、擁有幾條、什麼樣式、多久洗一次 

2.      數據顯示(參考圖) 

平均  幾條:3~5

      清洗:一週一次

      品牌:Levis, Edwin, 至少要有品牌 

3.      校園中觀察得到以下普遍現象 

寬、直筒

深色

垮褲

 

 

比較沒有變化

緊、塑身

刷白

反摺

長短

喇叭

較多變化、小細節

  

4.      以下是街頭訪問的結果整理: 

GENDER

擁有jeans條數

多久洗一次

價錢 & 品牌

STYLE

F

4-5

一星期

1,000

普通

F

4-5

一星期

二手Leiv』s

普通

F

10

一星期

500-1000

拉鍊 -> 綁帶

F

5-6

一星期

500-1000

非破洞

M

4

一星期

Edwin, <2000

普通

M

5-6

穿兩三次

要有牌 <2000

寬褲管

M

4-5

穿四五次

<390

普通

F

 

 

Mexico

拼貼紅色,

腰部皺摺

F

 

 

2000

腰部拼貼咖啡色, 牛仔風

M

 

 

290

反摺彩色格子

F

 

 

50 U.S. dollar

刷白, 皮帶

M

 

 

2200 西門町

垮褲, Hip-Hop

F

7-8

兩三天

Levi』s

垮褲

F

20

三四天

Edwin, et bote

靴型, Low cut

M

6

髒就洗

Edwin

直筒靴型AB 七分垮褲反摺

M

4

兩三個月

Levi』s

垮褲 直筒

M

3-4

 

Levi』s, Blueway

耐穿

F

4

兩天

要有牌

靴型

M

1

 

媽媽買

 

M

4

不洗

不限有牌

普通

F

3

三五天

Et bote

普通

F

5

一個月

Levi』s

靴型

M

3-4

髒就洗

要有牌

直筒 Low cut 開岔

M

1

 

媽媽買

 

  

5. 訪問後記:

以上的資料顯示,可以做一些推測,可供思考或日後研究方向的參考。

在這次的訪問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中大校園中普遍存在著所謂的「大眾牛仔褲」,而曾經有位受訪的同學說,他曾經買過一條紫色的牛仔褲,但是因為穿了之後得到的評語是「好噁心」或是「好變態」(所謂「變態」的定義是指同性戀者嗎?紫色或粉紅色的衣物,像是襯衫或牛仔褲等等,只要一穿在男性身上,通常就會引來噁心或變態這兩種評語,難道這兩種顏色隱含了某種femininity或是某種形象?),因此他就決定再也不穿上那條褲子了。

多數被訪問者的回應也普遍地會選擇「好穿、實用(男);順順的、看起來「正常」的(女)」樣式作為穿著考量。因此,中大的學生普遍不脫大眾路線,也許不完全是因為懶惰,或是經濟因素使然(路邊攤也有不少奇妙之褲),而是校園中的一種氛圍,使得想穿特別褲子的人就此屈服在眾人眼光及輿論之下。或許他們還是不會停止購買這些特別的衣物,只是如果一個校園風氣如果無法以開放的眼光及胸襟來看待這些稍稍(甚至是大大地)偏離社會主流意識的人,也許就這樣一個注重思考模式和創意的學術研究環境來說,其實中大是不是也相對的抑制了某些突破的可能性呢?

另外值得在思考的是,這些中大學生們離開校園也一樣會穿著「純樸普普」牛仔褲嗎?他們在校園中不特別地凸顯自己服裝上與別人的差異背後藏著些什麼文化、環境、及心理因素?

是這「樸素」的環境使得同學們為了認同感、抑或害怕呈現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性而做出這樣的穿著決定?

而為什麼女生的牛仔褲樣式及風格比男生的款式更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