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歌曲的播放
發給每位學生印有Truly madly deeply的紙張並在其上將一些關於文法所須教授﹑講解的單字挖空,藉由歌曲的播放一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面訓練其聽力。
Step2:藉由故事的講解代入今日的文法觀念:future tense
A:先解紹這首情歌的背景:一位男孩由於渴望和自己心儀女孩在一起,進而表達出愛意﹑許下承諾,目地就是為了」有朝」(未來)那女孩能接受他。
B:代入所要教授的文法觀念future tense並和present作一比較,加深學生對於這兩種時態的運用。
Step3:藉由遊戲讓學生清鬆地並有效率地練習
準備四個空箱和will的單字卡。空箱分別放人稱﹑動詞﹑地點和未來的時態的單字卡。將單字卡放入空箱的目地是為讓學生有股尋寶的刺激感,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每個空箱分別指定學生抽取,再由上述的學生發揮合作的精神將單字卡組成」未來」時態的句子。
Step4:homework 的練習
藉由填字遊戲來提昇學生學習新單字的意願。報告最後附上功課的練習紙張。
本著這個基本概念,經過一番「水深火熱」的討論之後,我們終於決定以教唱的方式來教一個星期的英文單字。雖說教唱是一個很古老而普遍的方法,但其優點正在於容易引發興趣(每個人都會哼哼唱唱的嘛~),且隨著旋律感覺上比較愉悅,基本上呢,背歌詞總是比記單字來得輕鬆而簡單的吧!又,選擇教一個星期的單字,除了因為組員裡正好有人會唱之外(無可否認這是重要原因),我們一致認為一個星期的念法不只重要而且實用。但是有很多人在接觸到這些單字時卻常常搞錯順序或是拼法錯誤,利用歌曲的形式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失。
在這裡我們把學生群設定為國中生。大部分的學子在國中時才接觸英文,一直死背單字也不是辦法嘛!偶爾唱個歌、換個方式教學,一來可以調劑上課的氣氛,二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哦!(PS. 尤其若有老師可以把一首正經八百的歌唱得很好笑時,保證學生們開懷大笑之餘更願意接近老師,上起課來感覺更好,學生更有主動提出疑惑的動力,教學效果自然大增啦!)
當然啦,要教唱就必須要有歌詞,所以我們很努力地寫了大字報,期使同學們一邊歡唱同時加深印象,學生也能感覺到老師的用心—至少老師肯花功夫親自動手做,而非找個學生印印歌詞了事(當然只印歌詞也沒什麼不好,只是感覺上有些差別)。除此之外,我們還絞盡腦汁拚命想出比較好記憶的方法,希望能讓學生更輕鬆有趣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亦能與教學者互相交流,吸取彼此的學習經驗,順便能獲得一些教本之外的知識(例如一星期的由來…等等)。
教唱的方式也影響教學品質頗深,大體而言不外乎平易近人、活潑生動、歡樂有勁…等形容詞,身為新時代的教學者,我們建議平時不妨多和學生親近,表現親和的一面,最好帶著青春愉快的氣息,穿著言談方面亦可做些調整,也無須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只是每位教學者各有不同的氣質和特色,重點是如何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和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一日學習、終生學習、終生受益,因此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亦只是提供教學者不同的選擇,只要能達到教育最終的目的(當然不是考試!),過程是可以非常多元多樣化的,不是嗎?
目前,臺灣的英語教學特性是,英文是在教室裡學習的外國語。於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教材及教學的方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老師在教學時,僅將教材內容、文法概念傳達給學生,而沒有提供他們將所學概念整合的練習、應用的機會,這樣的教材呈現方式,使學生無法將語言轉換成生活中可運用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室的英語教學,應該讓學生有機會在課本以外,做生活情境的練習。
教學的四個過程是:引介、吸收、消化和複習(參考喬登美語教師手冊,頁1~6)。(一)引介階段:指把學生要學的、新的語言元素展現出來。
(二)吸收階段:當示範過一些新元素,學生對它們及用法有印象的時候,老師就可進入第二階段—讓學生吸收它們。在這階段中,老師要確定學生能掌握正確的訊息,而不必急著要學生現階段就把所學的東西記得牢牢的,因為還須進行各種練習活動幫助學生消化,甚至有些學生要經過不斷複習才能記得住。
(三)消化階段:老師要培養學生把所學的正確而靈活地使用出來。為了引導學生使用所學的新語言,老師必須準備一些活動或遊戲,以創造一個能應用新學語言的情境,讓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下作練習。
(四)複習階段:習慣的養成是多次重複的結果,唯有反覆練習才能養成學生對新語言的使用習慣,而我們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這種新語言、新習慣。
基於此,我們以八十八學年國中英文課本第三冊第五課為教材主題,並假設此教學的「引介」和「吸收」階段已完成,也就是學生已學會本課單字如:restaurant, bus stop …..,也能理解本課主要文法內容如: 要向人問路的用法—
Excuse me. How do I get to + a place ? 或 Where is a place ?
以及能區分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 A be. in front of B , 與next to, in back of, on the corner of 個別的意義。活動進行方式為,黑板上掛自製地圖一幅,學生各有一起始點與目的地,行進者必須以英文說出他欲到達目的地所需的路徑,正確者可向前進,直到到達指定目的地就算成功。我們設計此教學活動是以「消化」與「複習」為主要目標,提供學生實際運用會話的生活情境,訓練學生的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並且,由於此年齡的學生皆有強烈的榮譽感,活動以分組競賽方式進行,可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吸引學生更加積極參與,而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此藉遊戲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活動,由於不是單向的講述教學法,所以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有參與感便可有好的學習效果。師生間有較多的互動且課程的生活化與活潑性,皆能提升教室內的學習氣氛。然而,此注重互動的教學方式,如果引導者(教師)稍有疏忽,則可能會有一些反效果,如:因為是競賽活動,學生的情緒容易因裁判的判決不公或組員的表現不好而出現混亂,進而不配合活動進行,造成班級秩序失控,所以老師應該多注意學生的情緒反應,適時給予安撫與激勵。另外,我們也應該時時掌握此活動的最終目的,教導學生將英文文法概念生活化地運用,而不要因過於強調遊戲過程,造成學生注意力混淆。
對象︰國中小學以下的學童(有初級的英文能力)
課程流程︰
中心的概念是介紹Rhyme﹙韻﹚。首先先拿出準備好的字卡,分別是R、H、Y、M、E,讓大家在這五個字母中,拼湊出一個有意義的單字,然後請同學提出在中文中押韻的例子,老師再舉一個英文押韻的例子,這時老師會教大家在英語國家中,小孩們瑯瑯上口的童謠,並在遊戲中達到記憶的效果。這是給大家的一個暖身。接下來切入主要的教材「Hush Little Baby」,這是一首催眠曲,它的大意是,一個父親為了安撫小孩,不斷的提供︰如果你安安靜靜,我就給你什麼東西做獎賞。就是這樣的特性可以使歌詞不停的發展下去,於是便可以讓學員藉著引導,把一些物品的用接龍的方式把字彙全部串連起來,也學習一些簡單的動詞。期間老師負責吉他伴奏,用大字報展示歌詞,並對願意回答問題的同學提供獎賞(糖果)。
課程中心思想︰
在整套課程的設計之下,我們可以收到多重的效果,隨著每階段都有不同的重心及目的,如此循序漸進的引導過程,隨著焦點的轉移,同學們一方面不會覺得無聊,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教學目的。
有兩個主要的因素來達成這樣的效果,其一是教材的選擇,其二是老師語學生的互動。教材的選擇上有別出心裁之處,兒童文學是一個文化族群中最平易近人也最活潑生動的部份,歌謠是直接反應現實,充分表達情感,也是社交活動的一部份,童謠能體現一個文化的基本面,用英文童謠來教學童英文,不但能使他們一目瞭然詞意,更使他們親近英文口語的背景文化,可說是一舉數得。
至於老師與學生互動之處,則是這套教學成功的催化劑,老師要負責準備教具,包括歌詞的大字報,準備吉他伴奏,準備糖果做學生的獎賞,這些東西並不特別創新,但卻能表現出老師的用心,在教唱中老師要用熱忱與耐心來帶動整場的氣氛,也可藉由鼓勵的口吻如「哇,你們真是不簡單「來促使小朋友們積極的表現,務必使在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達到老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
對於一個已開辦一年多的美語班級,從該開始的A~Z到學會要認字、讀句,當然其中最被重視的還是學生的聽與說,以下是我每節上課必玩得遊戲之一:
首先,將班級分成兩隊,老師可自成一隊,共三隊,規則是每個單字都要與其之前的單字有所關連,剛開始可由老師先出一個字,例如:zoo,另一隊可派出人來回答,他們的答案可能是lion等,再來是由最後一對作答,他們的答案可能是tiger,接下來換老師,我的答案可能是yellow,接下來另一個答案可能是Jack's 內褲(這時老師可以教他們內褲怎麼說,underwear),另一組的答案可以能dirty,如此週而復始,直到每位同學都有回答過為止(老師在字與字的連結上要造句,例如:The lion is in the zoo.幫助同學訓練聽力及習慣造句)。
當然這個遊戲除了訓練學生的聯想力之外,也同時複習了同學學過的單字,然而遊戲並非就此結束,接下來要求學生站起來造句(一定要站起來,否則站在下面的學生會因為懶惰而不作答、造句,句中必須包含至少兩個在黑板上的字,並且恐嚇他們最後一位要唱歌,這時你就會看到每位學生都舉手搶著回答,其原因有二:第一怕唱歌,第二怕簡單的字被搶光(學生造句時千萬別去管他的邏輯,因為這樣造出來的句子才會生動,有時還會有狗急跳牆之感,例如:上回有位學生是要造一個句子含有eating,radio,他別出選擇因為黑板上只剩下這兩個字,所以他就造了這樣一個句子,I
am eating the radio because I am hungry.全班鬨堂大笑),雖然這時他們所能造的句子還很簡單,但重要的是學生自己造過的句子比較難忘,而且較貼近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有學以致用的感覺,這遊戲玩了很多變以後,學生的聯想力會越來越棒、快、怪,遊戲進行起來會越刺激,學生的造句能力也無形中增加不少。
在以往我們國中、高中時,所遇到的英文老師多半是嚴肅而傳統的,同樣地,教學方法也多半較為死板。先教單字,背音標,念課文,隔天就考試;寫不出來的就挨板子。再嚴厲一點的老師,甚至會要求學生一字不漏地背課文,不準有一點點的錯誤,連標點符號也不能有不符合的地方;不會背的學生,少責罰抄十遍課文,動輒罰寫五十遍也有。老師們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你硬背起來,不瞭解意思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會考試,答對題目就好了。這種教學方式把學生當作考試機器來訓練,看到題目就直接反射答案。
至於文法的教學更是千篇一律,以下舉例為證:「Mary is a girl.」
「It is a book.」
Mary和it是主詞,is 是be動詞,a 是冠詞,girl 和 book 是名詞。當學生問到:為什麼要叫主詞,或為什麼要叫做冠詞?老師多半會回答:你只要背起來就好了,總之就是這樣子叫,問那麼多有什麼用!
「反正把它背起來就好了!」尤其是文法「公式」、句型,更是學生考試必背的寶典。如此一來,學生永遠光會照著句子翻譯,看著文法或克漏字填充就反射性地寫出答案。英文便成了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的一項科目,而喪失了課堂上學習新知的樂趣。老師們的死板教法,念課文,接著講枯燥的文法,一點變化都沒有,只讓學生想打瞌睡。
有鑑於舊式的教法,除了反覆的複誦和強記之外,缺乏有創意和能吸引學生的方法,在這次的示範教學中,本組便嘗試以活潑而有趣的教學方式,希望達到真正教學的效果。本組所選擇的教材為國中課本選修英文的第二冊,其中的對話內容與棒球有關,所以本組額外蒐集了一些棒球專門用語,再配合老師的講解,作為本組的教法。首先,老師會先講解身著自己身上的棒球服裝,將每一項棒球裝備的英文故素學生,再將貼於黑版上的「紙上棒球場「,其每一部份的英文解釋一遍,最後老師再充當球賽播報員,將真正的棒球用語穿插其中,讓學生對棒球有所真正的認識。這種方式相較於過去的呆板教法是很大的對比,尤其是對棒球興趣的學生,會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組採用這種教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勾起學生真正的注意力,和學生打成一片,而且可以利用「紙上棒球場」,使學生實地演練,更增加學生的興趣。
對一般的英語學習者來說,要將一個不為他所熟悉的外來字母所拼湊成的單字、辭彙、甚至是句子,硬塞入早已母語話的腦子,將之吸收並進而記憶,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不難發現,在廣大的英語教學市場中,除了軟體的「教法」上有不斷的創新與改進外,硬體教學教材方面,也在抽像的理論支援,及實際成果的展示下,有著日益月新的進步。在在的事實證明,富有創意、造型新鮮有趣、圖像鮮明活潑、且能輕易引起學生感官注意力的硬體教材,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所學的印象,始之易於吸收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同時對於老師授課時的課堂氣氛,也有明顯的幫助。不僅使老師在講解上,較為容易,同時也能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增進上課時的活潑氣氛。本組在這次的教學示範中,乃著重於「主題單字」的教授。也因此我們根據所要介紹的單字主題,製作了能配合此主題的周邊教材(如繪製海報,製作可愛圖片、人偶,)配合著課文內容,進而輔助在老師於課堂教學上的不足。
老師以說故事的方式,將其所要教授的單字融入其中。一邊描述著故事情節,一邊再將其單字在故事中帶出,使學生能藉由有情節有畫面的想像內容中,對這個生字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不只是知道這個生字的中文意思,對於其整體的意象及外態形狀,均會有很深刻的印象。當然在這短暫的教學過程中要學生馬上就把單字背起來是有點困難,但,日後當學生在背這個單字,甚至是寫時,均會聯想到,當初老師是如何描述這個字,如何教授它的,這在對於學生學習第二語言中,均會佔有很大的影響力。此外,在老師生動活潑的說故事下,讓學生能夠很輕鬆沒有負擔的認識新生字,不會對於所要教授的東西產生抗拒感。因此,教授的方式不是老式的只念念單字背背音標,教材也不再只是課本,而是更創新的、更貼近學生的心裡,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這教授的過程下,慢慢、有印象的刻畫在腦海之中。
學習一項事物的最快方法,就是讓自己融入。所以要學習棒球,就應該把球場以及學生們以往在電視上可以看到球賽,實際地帶到教室之中。我們誠心地希望能夠為學生們創造出有如親臨現場的環境,道具的設計更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融入教學之中,體會到英文在生活中所扮演的活潑角色,進而瞭解把學習英文與日常生活結合的樂趣,最終而能對英文產生極大的興趣,有主動學習的慾望。現今的英語教學環境已經比以往都更充滿「聲光」的效果,至於能夠對英語的教學產生多大的幫助,那就得全看老師們要如何應用這些道具了。更何況,英語教學已經跨出了「應付考試」的範圍,而走入人們的生活之中;相對地,我們的教學也更應該走向與生活和時事結合的目標,若是不瞭解這點,舊式的教學方法只是很快會被時代的洪流淘汰。
老師總結︰
讓教室生動活潑起來的教學法通常意味著老師的事先準備和規劃。其中需要注意的要點似乎包括了:
Q:「教材教法」這類課程中對激勵未來教師的工作倫理有著哪些操作?教案寫作、教學示範、自我評估等等措施又對教師新增了哪些壓力?
(何春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