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教材教法及學習分析--教室篇



 

(陳玫伶、邱正祥、許世昌、詹曉菁、鄭元婷) 
(嘉葆、艾穎、凌萱、慧敏、玫伶) 
  1. 展示教法及分析:

  2.  

    對於一個已開辦一年多的美語班級,從該開始的A~Z到學會要認字、讀句,當然其中最被重視的還是學生的聽與說,以下是我每節上課必玩得遊戲之一:

    首先,將班級分成兩隊,老師可自成一隊,共三隊,規則是每個單字都要與其之前的單字有所關連,剛開始可由老師先出一個字,例如:zoo,另一隊可派出人來回答,他們的答案可能是lion等,再來是由最後一對作答,他們的答案可能是tiger,接下來換老師,我的答案可能是yellow,接下來另一個答案可能是Jack's 內褲(這時老師可以教他們內褲怎麼說,underwear),另一組的答案可以能dirty,如此週而復始,直到每位同學都有回答過為止(老師在字與字的連結上要造句,例如:The lion is in the zoo.幫助同學訓練聽力及習慣造句)。

    當然這個遊戲除了訓練學生的聯想力之外,也同時複習了同學學過的單字,然而遊戲並非就此結束,接下來要求學生站起來造句(一定要站起來,否則站在下面的學生會因為懶惰而不作答、造句,句中必須包含至少兩個在黑板上的字,並且恐嚇他們最後一位要唱歌,這時你就會看到每位學生都舉手搶著回答,其原因有二:第一怕唱歌,第二怕簡單的字被搶光(學生造句時千萬別去管他的邏輯,因為這樣造出來的句子才會生動,有時還會有狗急跳牆之感,例如:上回有位學生是要造一個句子含有eating,radio,他別出選擇因為黑板上只剩下這兩個字,所以他就造了這樣一個句子,I am eating the radio because I am hungry.全班鬨堂大笑),雖然這時他們所能造的句子還很簡單,但重要的是學生自己造過的句子比較難忘,而且較貼近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有學以致用的感覺,這遊戲玩了很多變以後,學生的聯想力會越來越棒、快、怪,遊戲進行起來會越刺激,學生的造句能力也無形中增加不少。
     

  3. 從正式課到補習班教材教法的展示分析:在這個補習班林立的時代,學校正規教育正面對極大的挑戰,我們這組將由文理補習班級學校正式課程中做出比較,發現文理補習班與學校正式課的異同之處---
    1. 秩序---就秩序來說,補習班及學校都重視秩序,因為在秩序混亂的環境下是無法有良好的學習效果,但一個班級過於死寂也是不好的,所以創造活潑及有趣的學習,及老師與學生該如何保持距離是補習班及學校共同面對的問題。
    2. 回饋---在學校的教育中,老師比較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回饋程度,但補習班則有落於敢進度做補充,這種只有學生單方面的吸收學習,是補習般的一大特色,我曾經在高中上過一班三百多人的英語補習班,此可想而知,回饋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在這種補習班,老師只負責教授課程,根本不認識學生,更別說問學生問題。
    3. 教材與教法---說到教材方面,補習班與課堂所上的大致相同,但補習班,尤其是所謂名師級的英語課,其最大的特色是:(1)補習班首重整理,綜合比較及承先啟後。記得有位老師曾說過,補習班是適合程度較好而想學更多的同學,此也正指出(2)補習班會多做課外補充。學校則是利用更多的輔助教材如海報、錄音帶、錄影帶等來幫助同學學習,現在學校的教材更走向多元化,只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自己想學更重要。教材中也包含青少年喜歡的東西及青少年喜歡討論的問題,而不再是一些煩瑣的教學公式,正也因同學在學校的學習時數較多,所以老師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創造,如造自己想要的句子,從學生自己造的句子中,我們能看見學生心裡想什麼,也比較能融入其生活中。
    4. 老師的教學態度(歸零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把自己視為學生,如此才能準確的掌握教材難易度,對於大型補習班來講,老師對學生了解很有限,所以是以一套統一式的教材來教授學生,相對於學校來講,學校老師叫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並且對癥下藥,同時不管是補習班或是學校的老師,都要能以最輕鬆的態度讓自己從零開始,以最新鮮的心情去面對學生,但是,我們能輕易的看到---補習班因為市場因素,老師在教授中除了剛才的整理及綜合比較外,上課總是帶著笑臉,有時還要說笑話,把同學從渾沌迷惘中拉回課堂中來,學校老師則可能因為鐵飯碗的概念而成了三板或照本宣科的老師(此以資深老師為由,一套教材教了十多年,一點新鮮感都沒有,反正他們想不管是照本宣科或盡心準備,所拿的薪水都相同,何必這樣努力)。
    5. 英語學習上的趨勢(聽、說越來越重要)---古早時候我們還在學英文時,不管是補習班或學校,所重視的都是讀與寫,但現在時代不同了,聽、說,以慢慢成為後起之秀,現在的補習班大多或依然在讀寫上下工夫,可是學校以慢慢將聽、說的比例在英語學習中提升,相信以後聽說讀寫的均衡發展是學英文必要的趨勢,因為這才是健全的英語學習。
(陳義友、林郡雯、周培瑛、王嘉瑜、徐慈婷)

英語教學的商機使得英語教學的「教室」似乎在這個年代有了很多樣的意義和效果。備考的補習班教室、育幼的兒童美語教室、制式的學校正規教室等等都在逐步形成各自的運作方式和教學特色。然而許多在其他空間中發展出來的生動活潑有效教學方法,似乎一到了正規教室中就有點窒礙難行──教學進度的要求、考試成績的壓力、以及傳統對教學的嚴肅正經想像是主要因素。

讓教室生動活潑起來的教學法通常意味著老師的事先準備和規劃。其中需要注意的要點似乎包括了:

    1. 教學單元的目標倒底要扣多緊:首先,「單元」要如何標示它專注的教學目標?(設計教授文法結構的單元與教學活動中使用的單字或歌曲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會不會讓別的「有趣」事物偏了焦點?(為什麼我們要介意偏離焦點?)
    2. 活潑生動的教室倒底和維持教室秩序之間有何種關係:鄰近教室和行政單位對秩序的關切不能不處理(如何不成為妒恨的對象,教室總是座落在校園中);歌唱和遊戲的活動如何操作本身教室的秩序也需要詳細規劃(如何不成為遊樂場而已,教育總有它規訓的效應)。
    3. 老師倒底能夠承擔多少投入:在繁重的教學及行政工作之外,教師還能奉上多少時間、精力、物資?這裡談的不是偶一為之的娛樂教學,而是經年累月的教案規劃。因此,接著要想的就是如何分工合作、如何累積資源、如何援引外力等等策略問題。
作為一個特殊的權力和文化空間,「教室」的操作值得徹底分析。

Q:「教材教法」這類課程中對激勵未來教師的工作倫理有著哪些操作?教案寫作、教學示範、自我評估等等措施又對教師新增了哪些壓力?
(何春蕤)

回到何春蕤教學資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