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遊學(個人式、自助式、省錢式) | 遊學團(團體式、套裝式、花錢式) |
選擇性大 (全年可去)
時間、地點、課程種類的選擇,多達千種。短至四週,長至四十週的課都有。可依需要做作恰當的選擇。 |
選擇性少(寒暑假才有)
行程安排、課程安排居以固定,一旦配合步上,只得望之興嘆。 |
學習語言效果
學語言及旅遊兼顧。扎實做到提升語言的目的。 |
學習語言效果
通常玩的時間較多,學英文的時間較少,雖留下美好回憶,語言進步卻有限。 |
多國化
班上同學來自世界各地,可體驗文化交流之樂趣、增廣見聞、結交異國朋友。 |
單國化
整團都是臺灣學生,下課後把國語、臺語練得更溜,和異國文化失之交臂。 |
自助旅行
除了語言學校安排的旅遊活動外,課餘可獨自一人或三、五好友結伴出遊,享受自助旅行的樂趣,且可練習獨立自主的能力。參加當地的旅行團,全團都是外國人,練習英文與交朋友都方便。 |
採購團+趕鴨團+走馬看花團
許多遊學團難脫一般臺灣旅行團之弊:「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上山拜廟、入店買藥!」半強迫式採購+半強迫是自費行程,領隊賺傭金、團員生悶氣。 |
住宿選擇性多
想體驗異國文化者,可住於住宿家庭,但「寄人籬下」若不太自由,可自行找旅館。 |
住宿不自由
全團有固定的住宿安排,難以配合個別需求。 |
從上表中,雖然我們不盡然同意遊學團與自助遊學的截然好壞的二分,但是此表使我們可以窺見遊學所可能出現的缺點。首先,遊學讓人心動的優點不外乎提供全天候語言環境。國外的環境的確激勵人們去聽、說、讀該語言。但是,即使環境再好,也得考慮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例如,遊學時,如果臺灣學生還和在一起,下課後把國語、臺語練得更溜,語言當然學不好。
儘管語言沒進步,旅遊倒是十分盡興,也是不虛此行。尤其近年來,遊學資訊發達使遊學內容豐富而多元:有一週到十六週的計畫,目的地廣布世界:英、美加、法日、西班牙、德國、義大利等等,應有盡有。課程從語言學習到專業科目、和較休閒如烹飪、烘焙、品酒的課程,應有盡有。
但是,就語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就是沒有到非洲學英文的。當然遊學所費不貲,遊學者對其他國家及其文化的想像與評價造成我們選擇遊學的地點。先進國家與落後國家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我們腦海。由此可知,遊學背後所附帶的意識形態仍是中產階級的、品味的、菁英的。如果打破這種偏見,其實只要有心學,不管在何處,都可以把英文說得很溜!
然而除了語言之外,遊學提供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資源,如果不抱持己見,不把遊學視為目的而是過程,在當中盡情享受、嘗試,相信遊學的確會增廣見聞、開闊胸襟、使自己獨立自主、廣結朋友。
時至今日,遊學已成為一種全民運動,隨著國人生活越來越富裕,出國也不再是新鮮事,想浪跡天涯,似乎也成為臺灣這一小方島國的居民,所共同希冀的夢想,遊學提供了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管道。尤其是遊學所帶來的附加價值—外語學習,更是令人趨之若騖。在這其中,有包含對英語學習的假設,究竟為什麼一定要到外國才能學好英文呢?
假設︰會說英語比會讀英語重要。會說英語等於學好英語。
英文中最能表現自己會的是說英文,而不是讀、聽、寫英文。雖然我們在臺灣從國中就開始學英文,但真正開口說的機會少之又少,課程偏重的在於讀和寫,老師所鼓勵的是查單字。而同學之間又有心結,一方面擔心自己說得不好被人取笑,一方面又怕被譏為崇洋媚外,或有賣弄之嫌,大部分的臺灣學生都不敢用英文,所以以致於最後也忘了怎麼用了。
假設︰出國遊學,周圍全部環繞著英文,沈浸在這樣的環境裡不說英文都難。
基於以下幾點臺灣學生在外國會大膽說英文︰
不過所有的假設都必須基於,學生並非很內向,很願意與人溝通,否則再好的學習環境也是枉然。
為什麼愈來愈多人去遊學?又為什麼愈來愈多人想去遊學?以下是我們小組討論出遊學的優點:
1.環境—遊學提供全英文的環境,處在一個不說中文的國家,除非你不開口,否則你勢必得入境問俗的說英文。
2.認識外國朋友—遊學時,可以和來自世界個地及和自己年紀相近的朋友一起學習,不但可練習英文,也可以更加了解各民族間文化的差異,例如:外國學生多半比我們主動提出問題及回答問題。
3.生活化—光是坐在教室唸英文課本、或看著地理課本上的照片,並無法讓你真正瞭解國外的生活情形。
4.臨場感—就像看戲一樣,舞臺上的演員必定比臺下的觀眾感受更深刻,實際到國外走走絕對比在家看「繞著地球跑」更讓人印象深刻。
5.增廣見聞—百聞不如一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親自去體驗另一個國家的生活、文化,真正融入他們的社會,必定能有一番收獲。
6.增加口語表達能力—這是大多人想要出國遊學的主要原因。
7.學習生活上的小事—包括如何打國際電話、在機場及飯店的check in & check out、護照遺失了該怎麼辦,這些都是我們平常不會注意到的生活細節。
除了以上這些優點外,還有以下的誘因:
1.受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看到電視及電影上如詩如畫的風景和充滿異國風味的城市街道,大部分都會想要親身體驗。
2.檢驗自己的英文能力—學了那麼久的英文,不知道能不能和老外溝通,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出國去試試看自己的口語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發覺遊學似乎有其不可取代性,因為教室不太可能提供上述所有的優點,因此我們一致認為教室「不可能」提供類似遊學的環境及其優點。(有一種美國學校創造出類似美國的生活環境,包括講英文、用美金等等,但仍舊無法完全達到像「置身美國」的效果,只能力求相近而已,況且這樣的學校在臺灣也不多見。)
不過遊學仍有其缺點:
1.花費多—對多數人來說這仍是一筆可觀的花費。
2.不能達到長期的效果—時間一久,若沒有繼續在英文方面努力,可能就會退步了。
3.生活習慣不同—尤其是飲食方面,許多東方人無法適應西方的飲食習慣。
4.文法觀念變差—口語表達較不重文法,久而久之,會不太習慣正式的用法。
5.不一定能說得一口好英文—若是結伴同行或同行的人都說中文,那可能就無法增強英文口語能力了。(據說有人遊學回來後,臺語進步很多。)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遊學的收穫是因人而異的包括性別、年齡、個性等都會有所影響。
不過教室與遊學是相輔相成的,若沒有一定的英文基礎及對遊學地點的深入瞭解,恐怕很難適應當地的生活,而想要對語言及文化有深入的瞭解,就必須要靠教室和老師了。
最近數年來,因為臺灣經濟的發展,普遍而言,一般民眾都有一定的生活水準,因此,出國遊學已經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一種英文學習方式,許多的父母也都不吝惜的花費金錢,讓自己的小孩在寒暑假出國遊學,認為自己的孩子若能出國走一趟,回來之後,他們的英文能力一定會變好,而遊學跟平常的觀光旅遊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頂著一項「學習英文」的光環,在「出國學英文」的光環下,遊學深得許多父母親的心,而遊學的年齡層,也逐年的下降當中,究竟「出國遊學」的魅力在哪及實際效用如何呢?我們則分下列幾點,來探討「遊學」與「英文學習」的關係。遊學與在國內學英文的不同:
遊學與國內學英文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學習環境」。處在一個無時無刻都充滿英語的環境當中,學習者被「半強迫性」的必須以英語作為主要溝通的語言,無論是與人交際,或是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英語」的使用是必須的,而英文的學習環境在遊學中已被擴大成「生活環境」英文不再只是課本上的教材,或者是電視中的節目,它已變成一種實用生活化的「必需品」,是在生活中可以用,也必須用的語言,學習的環境,也從教室中擴大到生活環境,只要願意,學習者他可以無時無刻學習新的文字用法訓練聽力,或是練習口語的表達,也因為用英文是必要的,所以,相對的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也會相對的提高,就整體而言,無疑的處在完全是英文的環境,當中對學習者的學習效率,或是學習的意願,都會比單單藉由在教室,或其他媒體輔助的學習有效且快速。
在遊學的過程中,還有一項與在臺灣學英文不同的地方—「團體性」,在臺灣的學習環境中,要創造出一個能夠很 「自然」說英文的環境,是不容易的,雖然在我們身旁週遭的環境中,充斥著英文,但我們的母語不是英文,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英文與人溝通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若是你在街上與朋友以英文對話,相信一定會有許多路人以奇特的眼光看著你們,認為你們很「臭屁」,這種旁人的眼光,常常使許多人,對將英文帶入生活中怯步,但遊學不同,大部分的參與遊學的人,都是想藉由遊學而增進自己的語文能力,而面對一群來自世界各地,想增進英文能力的學習伴侶,很自然而然的,學習者就會不害怕開口說英文,這種「團體」的鼓舞力量,也是遊學與國內學習不同的地方。
對於遊學就能學好英文之學習假設
在遊學的學習假設中,相信大部分的學習者都是相信在國外完全是英文的環境當中,應當對英文能力的增強,有一定的助益,此外,在遊學中,學習者所接觸的一定大多是「外國人」,對於「以英文跟外國人溝通」這件事,說起來很普通,但,對許多學習者而言,卻是一件頗新奇而具魅力的事,因為,這讓英文真正成了一種可以應用在與非本國人溝通的語言,這種與外國人說英文的機會,在臺灣正統的教育過程中,是不太可能出現的,這似乎也為遊學增添了一點學以致用的光輝。
遊學對學習者的影響
對於許多曾參加遊學團的人而言,不可否認的英文能力是一定有所增強的,但,增強的程度,則因人及環境而會有所不同,若是學習者,很刻意的將自己限制在一個只能說英文的環境中,與其他來自臺灣的夥伴,很有默契的,皆以英文溝通忍住自己說中文的念頭,那麼學習者的英文,應當會有相當大的進步,但,若是到了國外,遇到的多數團員,都是來自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國家,那麼,英文能力的進步,可能就無法像前者一樣了!但,對多數學習者而言,參加遊學過後,他們變得比較敢開口說英文,相對的,流利度也增進了,也能聽得懂許多英文的「腔調」,大致上而言,遊學對於英文的學習,是有相當大的助益的,但,回國之後要如何保持,則又是個問題了!畢竟,在國內,是無法完完全全創造出一個全是英文的環境學習,在遊學中,所「習慣」講英文的環境及心態,是否會因為回到臺灣而改變,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教室裡遊學!?
如果能夠將教室改變成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環境,讓學生在教室中,可以很自然、自在、自信、的講英文,相信不但會是件有趣的事,也會對學英文有很大的助益,但是,要如何將教室中的學習氣氛改變,則是需要老師的努力及堅持的,將教室的環境改變成遊學的環境是件蠻困難的事,但只要成功了,對學生而言就像給了他們一把開啟時時學習英文大門的鑰匙吧! 只要有一個習慣講英文的環境,加上團體的鼓舞力量,那麼,對學生而言,學英文就不會只是學文法應付考試而已了。
(趙祥宇、呂俐穎、陳佳綿、林姝恬、謝雨純 )
遊學式的語文教育假設了語言和生活的結合必然保障語言學習的成功,然而:遊學經驗會接觸到異文化中哪些方面的豐富生活?──許多安排都有階級和主流文化的篩選。建立在遊學經驗上的語言學習能否凌越個人人格動力的侷限而造成驚人成果──學習動力在任何學習環境中都有它不可忽視的決定性力量。
另外,倒底是割捨人情糾葛、不必前瞻後顧的異地大膽生活激勵了人格的開發,強化了學習的動力,以致於成果非凡﹖還是遊學不得不開口的生活學習方式真的特別有利於語言的學習﹖還是中產的自我期許在優勢異國文化中得到滋養因而學得特別起勁﹖或者,以上皆是﹖或者,我們能以何種方式在本土的脈絡內創造類似的有利條件?(重新思考對待孩子∕學生的態度、活絡生活式教學、呵護並培養學生的自我期許等等)
生活式學習模式常常是以一來一回、口水的日常對話為主要經驗內涵,許多英語教學也以簡單的儀式性對話為主要模式,然而最有利於組織思考、讓語言深入肌理的「敘事」(narrative)卻很少成為語言學習的管道。遊學(或所有的學習)需要如何努力來強化這一部份呢?
Q:成功的遊學經驗意味著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文化經驗的豐富化和成熟化,這對疏於進步的英語教師而言又是何種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