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目前中等學校教育,主要包含了國民中學教育及高級 (職業) 中學兩大範疇。在本週的小組研究中,我們探討了國中、高中英文課本及其對學生的影響。國中課本從前年(86學年度)起,由國一學生先行使用新教材,教材仍由國立編譯館主編,所以從今年起,國中已全面換成新教材;高中課本,則從今年(88學年度)起,由高一學生使用新教材,教材各校可依自己學校學生程度與需求,自由採購由教育部審定合格的課本,不再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定。由於在兩年後高中全部採用新教材,故本組也以討論高中新教材為主。
2. 教學目標:培養 「聽、說、讀、寫」之全面學習。
(1) 在課程編排方面,以 「溝通功能」 及 「主題」 為主軸,文法為輔,並且加入大量聽力及練讀,以訓練在過去被忽略的聽和說。
(2) 題材重視 「生活化」 及 「實用性」 ,以此一方向使學生將英文和生活結合在一起,並以
「趣味性」 來維持學習之熱度。
1. 教材內容:由於各個出版社所出的課本不同,所以教材內容也各有差異。綜合各家的課本,大致教材內容如下。
2.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英語文能力,還要學生學會如何在實際溝通時配合場合、對象、主體等進行最有效、最得當的溝通。
與學校教材有關的參考書籍
對初學習英文的學生而言,在所有工具書當中,英文文法書的使用最為普遍,因為英文文法乃是學習英文之基礎,沒有良好的基礎,學習英文將會顯得事倍功半。所以我們首先要探討的就是市面上所販售的文法書籍。
文法書籍的內容:
文法書的品牌眾多,但大致上而言,內容多為大同小異。主要的講解方式多以例句來呈現語言法則,並以中文說明此法則的重點,條列式的法則和眾多的例句相輔相成,建構出一套完整的文法概念。
文法書籍的轉型:
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在嚮往英文教學以輕鬆活潑為前提的潮流之下,文法書的呈現形式也有所轉變,逐漸脫離了以往死板板的文字形態,而以活潑的字體及可愛的插圖來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學生覺得文法書不是那麼刻板的教材。例如:「輕輕鬆鬆英文通「此文法書中,字體不再如豆小般的難以閱讀,它以較大、多樣的字體去敘述,並在書中增添許多實用性的英文成語、電影小說名言及幽默的笑話,利用一些文字與讀者作某種程度的對話,賦予文法生命力成為一本有生命力的文法書。
與聯考密切相關的參考書籍
在此類的書籍當中分類非常之詳盡,有字彙、句型、慣用語、作文、克漏字、閱讀測驗及翻譯等種類,此類書籍,除了教授如何寫好作文的參考書籍之外,多半是以「統整」的方式結集課本上的知識,將字彙句型或成語收集整理在一本書中並作一定程度的歸納及整理,在學生的使用上有相當高的「便利性」,使學生不用翻遍數冊的課本只為找尋一個單字或片語。
在有關字彙的的參考書籍當中,雖然都是字彙的收集整理,但是,其編排的方法卻有相當的不同,有的是以課本上的單字為主,將一到六冊的單字收集在同一本書中,並將字體縮小,使書本容易攜帶,有的是以圖像去呈現一個單字,有的是將同反義字收集在一冊,有的是將同一字首或同一字尾的字,整理在一起,無論是何種的編排單字方式,其共同特色就是以有系統的方式將單字整理在一起,使學生容易記憶,其實此類書籍,在具有相當便利姓的同時,也提供了學生記憶單字的方法,可以藉由書中的整理字彙的方式,去記憶其他的單字,在有關字彙的工具書中,還有一類就是將字的用法或不同詳細講解,使學生在寫作或閱讀上,能以對字更深入的瞭解而有所精進。
在有關作文的工具書中,大致上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作者將良好的作文範例,如名家的散文,詳細講解後,希望讀者藉由背誦而增進作文能力,另一類則為將英文作文的 「規格」 及寫作應注意的地方,告知讀者,並將文章以分類的方式呈現,藉由範例,讀者會知道不同文體的文章應如何寫作,第三類則為較新的 「增進」 作文能力的方法,藉由 「改別人的作文」 去發現寫好作文的方法,在書中作者會列出一小段的文章,在文章中可能有文章頭不對尾或是無主題句等等的錯誤,讀者必須將其錯誤挑出,在修改的過程當中,讀者亦學到了』寫作』的方法,同時,也會避免類似的錯誤發生。
除了字彙及作文之外,其他類別的參考書籍,如有關閱讀測驗、克漏字、翻譯、句型等等的工具書,幾乎都是以給一段文章或是條列出句型,並加以詳細講解其單字或文法,藉由閱讀增進英文能力現在市面上的參考書籍,與之前的並無太大的不同,整體而言,與學校課程有關的參考書籍,其共通特色就是,對學生而言,在考試的前提之下,使用此類的參考書籍是具有相當的便利性的,但,至於是否真的能」有效」的提昇英文能力,則有待考驗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樂的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閱讀有英文的娛樂性書刊是學語文的好法子,因為讀者能接觸瞭解自己喜歡的事物,又能提升英文程度,有助於學校課業,是很劃算的。以教學角度,能運用當下個人在生活中現有知識,重視學習中在認知歷程,如注意、覆誦、儲存,才會造成有效率的學習。由雜誌學英文,生活化的語彙使生活與學習更豐富。如果教學的目的是要學生記住特定的訊息,機械式的覆誦也許有助於短期記憶,但是,如果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訊息於新情境的能力,則應該幫助學習者生活訊息與新資訊的連結。對學習者來說,雜誌中的英文有助學生建立有意義學習中一項重要因素:先備知識及概念的基礎。也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與管道。教學者必須視學生為主動的參與者,適時提供適當而挑戰性的環境,教學操弄就是要使學生主動統整自己的先備知識與新知識,訓練組織能力與培養學習策略,如此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我們收集到的書籍雜誌有很多關於日常生活的用語,主要包括了有衣服、家電、電影、運動比賽等。在教學方面,老師可以運用這些單字或片語來幫助同學對日常用語有更深的體認,並能朗朗上口;老師也可利用雜誌當成課堂的教學用具,例如在限定時間內,讓同學找出雜誌內的單字或片語,之後再加以解釋練習之類的。
雜誌類︰
在CLEO雜誌中,文章篇名及廣告語多是以英文寫成,簡易又實用。例如:
Keep Your Fitness、 Just Handle It!、Take Care of your Face in Summer、Time To Say Goodbye、The Nice Girl』s Hot Sex等等。
閱讀此類雜誌除了可獲得電腦資訊外,也會重複地接觸到硬體、軟體的英文名稱;「軟體世界」中,許多遊戲的名稱、角色介紹等都是以英文表達,如:遊戲 SILVER 中文譯名是「銀焰洗劍錄」,廣告語為「the time of evil is almost over」,其中譯為「唯有邪惡者的鮮血,才能洗淨我的寶劍」,讀者除了可以學到單字及短句外,還能觀察到中英翻譯的技巧,是很好的學習材料。
常見英文字為:fans,focus, special,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drama, movie, view, gossip, live, information 等。莎氏音語為中英對照。
其中像世界電影,除了有英文的單字及短句外,還有電影中的名句以及精彩片段,高中時有一期世界電影還將「哈姆雷特」片中的掘墓人的場景對白全部中英對照呈現,那時讀得如癡如狂,後來到大學修莎士比亞時,卻很難再有那樣的熱情。
Baseball World棒球世界會特別將一些跟棒球、球賽有關的單字或句子特別整理出來。如:launch(動)發射、scoreboard(名)計分板、season ticket(名)季票等等,這本雜誌還會告訴讀者到國外如何訂票、買票,並附上英文,如:線上訂票叫online ticket ordering,訂了票要到will-call預售票取票視窗拿票,若是不知道視窗在哪裡,可以問路人:Where is the will-call booth?是很貼心的設計。
其中,Benetton 服裝出版的COLORS雜誌是特別值得推薦的,這本雜誌的副 標是「a
magazine about the rest of the world」,不僅文字簡潔生動,議題也包羅萬象(每期都有一個專題,例如:AIDS,
wealth, toy, job, smoking, heaven, animal, touch等等),此外圖片也很吸引人,除了一些各國特殊人、事、物、風景外,還有許多稱的上是視覺藝術的圖片設計,非常吸引人。
EZ talk
目前英語學習大行其道,而且順著資訊傳播科技的發展,人們學習語言之管道愈趨多元化,尤其以新興的英語教學網站與多媒體英語光碟最能「全方位」滿足閱聽人的學習需求;儘管如此,傳統雜誌出版業為因應新媒體的挑戰,紛紛改變內容與風格,並輔以各種促銷手法,因此現有的英語雜誌市場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更加蓬勃,除了早期的Studio Classroom、Let』s Talk in English、常春藤、普及美語、English Digest,還有Time Express、Time for Students、EZ Talk、English 4U、English Landmark、地球村美語 等加入戰局。而面對如此繁多的雜誌,身為學習者應如何選擇?以下就各家雜誌做分門別類︰
I. 會話為主類︰ 共有「Let's Talk in English」與 「EZ Talk」﹙English Digest程度較符合大學生以上者,不在我們以中學生為主的雜誌範圍,故不予討論。﹚
(1) Let's Talk in English﹙大家說英語﹚︰ 其教學以利用簡單之生活會話使學習者輕鬆學習,並強調是「美式英語」。雜誌本身分有五個單元,安排每五天學一個單元,以利學生按部就班,內容偏向食、衣、住、行等生活化主題,而幾乎很少出現嚴肅性議題﹙例如政治、科技、醫學﹚。用字遣詞簡單活潑,頗適合國中程度者。雜誌社並有廣播收聽,除了課文朗誦,尚有外籍老師講解,對特定話題做更廣的討論。如果學習者沒時間收聽廣播,可另外購買課文朗誦CD,但其中不包含講解。
(2) EZ Talk﹙美語會話誌﹚︰其標榜從日常的口語表達來學習英語,落實學習生活化。與Let's Talk in English類似的是,該雜誌每期有五個單元主題,而且各單元間皆有分類,故話題種類多元、同質性低。雖然與Let』s Talk in English同為會話雜誌,EZ Talk相當有自己的風格,內容順應流行風尚,時下青少年次文化與大眾嗜好可從其會話中略見端倪,我們認為其目標讀者除了中學生,還包括年輕的社會人士。此外,EZ Talk相當重視讀者與編輯者間的互動,它開放一個讀者回覆版面﹙名叫EZ美語全民開講﹚,凡有語法表達上的疑問,讀者可寫下自己所想的語句,再寄給讀者服務部並經過編輯修改,以獲得正確或適當的表達法。EZ Talk雖然也有廣播,不過內容僅五分鐘長,主要是對特定口語表達法的解釋。
II. 文章與會話為主類︰有「普及美語」與「English 4U」。
(1) 普及美語︰兼顧文章理解與口語表達的學習,故配合時事的文章與對話各佔一半。內容輔以手繪漫畫呈現並配合幽默的對話,增加了有趣的學習氣氛,常可見到學生校園生活點滴作為會話主題。每篇皆有中文解釋在旁並附句子的文法講解(grammar points),可以說是方便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快速學習,這或許是做為常春藤雜誌社另一本刊物的原因,其較偏向大學聯考英文能力的加強,易言之,其目標讀者群大多集中在高中生。普及美語的廣播教學與其他雜誌社大同小異,不過它每期出版的CD-MAX﹙CD+CD-ROM﹚是其特色,不若多數雜誌所附的CD僅限有課文朗讀功能,CD-MAX內容豐富,包括課文朗讀以及當月廣播講解的互動式語音多媒體教學,即是CD-MAX打破了單向學習模式﹙僅於聆聽覆誦﹚,將書寫式英語「視覺動態化」並「影音化」。
(2) English 4U﹙活用空中美語﹚︰類似普及美語,兼顧文章理解與口語表達的學習。文章與會話多互為獨立,不像Let』s Talk in English與EZ Talk的單元式編排。內容雖生活化亦有較嚴肅的一面,雜誌最前面是全球新聞﹙Headlines in Review﹚,後面則有English for Fun,介紹一些有趣的成語、名人引句、世界文化常識與俚語。每篇會話闢有「活用對話情境專欄」,告訴讀者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用何種表達法。一方面為因應多媒體時代,English 4U的CD-Plus﹙隨書光碟﹚整合了課文朗誦﹙可利用電腦播放,點選欲學的單元﹚、全月廣播教學,學習者更能運用CD上的軟體錄製自己的發音,與原音做比對、矯正。在這一點上與普及美語的CD-MAX有異曲同工之妙。
III. 綜合學習類︰代表雜誌為「Studio Classroom」﹙空中英語教室﹚。
Studio Classroom屬於出版歷史較長的英語學習雜誌,即使最近歷經市場價格戰,仍堅持原定價格與路線,原因無他,Studio Classroom長期以來已建立穩定的讀者群,故能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就內容而言,文章依難度分為「實用級」與「進階級」;如果以中學生的程度來看,實用級較符合他們的能力,而且文章的選擇上較為多元,一般涵蓋生活常識、人物側寫、辦公室情境會話、短篇故事、旅遊景點介紹、世界新聞回顧等各式文章,而這些文章多半是取材於國外英文雜誌,經過雜誌社主筆改寫而成﹙如Around the World即是以CNN為訊息來源﹚。Studio Classroom的教學方式並不限於廣播,主動的讀者可以透過電話,練習以英語和老師交談,甚至還有廣播專線﹙透過電話收聽廣播﹚的服務,最近空英也開闢網路學習站﹙內容包含精選文章與全月份實況轉播教學﹚,使讀者學習觸角延伸至網路上。
IV. 新聞時事類︰代表雜誌為「Time for Students」。
這是一本最新出版的刊物,可以算是美國「Time for Kids」的中文版﹙有經過編輯改寫﹚,內容還有加入全球各大通訊社的新聞資料以及網路上的即時資訊。本雜誌強調以「廣讀」﹙extensive reading﹚作為累積英文閱讀能力的最佳方式,用字遣詞難易適中,適合國中程度以上的學生閱讀。也因為文章取材自最新的新聞時事,使得雜誌本身承載許多新資訊與潮流,這或許是其他雜誌所難以望其項背的。每篇文章皆附有「重點指引」、「順便一提」的小專欄,專門介紹內文中較特別的英文表達法。特別的是,雜誌所附的英文測驗小別冊,題型「遊戲化」、「趣味化」以及「多元化」,並搭配圖表呈現,使原本枯燥的文法題目具有「誘答性」。
V. 考試導向類︰代表雜誌為「常春藤美語」。
在這一波英語學習熱潮之前,常春藤早已將自己定位在「增強大學聯考英文能力」與「準備託福」的學習雜誌,很明顯的,其市場鎖定在升大學之高中生與託福應考者。內容幾乎以針對考試題型而分類,不外乎是文法解析、解析作文﹙有範例與學生寫作互相參照﹚、閱讀測驗、翻譯、克漏字、新聞英語、會話測驗等。凡生詞與片語之解釋鉅細靡遺,優點是使學習者省去大量查閱字典的時間,卻也可能促使養成被動的習慣。
<結語>在這英語學習刊物百家爭鳴的時代,學習者的確會有無所適從之感,其實市面上的雜誌並無良窳之分,也尚無一份全方位的雜誌能夠滿足每個學習者的需求,我們認為,學習者只要能夠瞭解自己程度所在,並知道有哪種方面的需求,要找到增進英文能力的適合雜誌絕非難事,畢竟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強烈與否才是決定學習成效之關鍵。
"Make English interesting" is nothing but a slogan for me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I never dreamt of learning English in an interesting way then. All I wanted was a textbook not be boring to death, but this little dream was not fulfilled before I graduated.
After that I entered university and study English—of course I resist reading any English textbooks and even English-learning magazines or books prepared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me, that』s a nightmare that finally ended in reward of my hardworking.
However, things are not going smoothly, I was supposed to "analyze" the "nightmare books" in request of our teacher Jo. So I walked into a bookstore, took a deep breath, and opened a book written buy Ruby Hsu, a famous and beautiful teacher in senior high "cram school business." After five minutes, I decided to buy it, very happily.
Can you guess why? Yes, Ruby did it!She makes English interesting. Because of Jo's class, I open my eyes about English-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now and start a see a ray of hope about English-teaching system. Thank you, Jo.
幼兒美語教材篇:
經由本組討論後﹐分析出幼兒美語的教材﹐是與接續下來的「兒童美語」、「成人美語」. . .等有著很大的不同點。基本上幼兒美語的教材﹐著重於「感官式教法」。也就是說﹐ 藉由刺激幼兒感官﹐已達到引起其學習興趣的功用。而這些外在的刺激﹐便與其學習用的教材﹐有著很大的關係。以下便是本組對眾多市面上的幼兒教材﹐進行各別之分析。
一. 課本 ( 讀本 ) :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出版商或兒童美語班﹐主動編輯一系列教材級讀本﹐內容從初級﹐漸漸提升到高級。有些是以描述一個小鎮所發生的事情為主軸鋪寫﹐有些則以主角人物之間的對話為焦點﹐書中饒富興味的是﹐其中主角的特色皆為色彩鮮明、造型可愛的動物和大自然為背景﹐以吸引孩童的注意。當然豐富的彩色圖片﹐更是讓小朋友愛不釋手﹐家長掏空荷包的一大主因。本組以其中一套「長頸鹿幼稚園美語教材」為例說明:
PRE-SCHOOL SERIES 依幼兒年齡分為三本﹐特色為----
1. 皆以重複教導ABC二十六個字母為主軸﹐但小班教材會搭配圖案及單字。中班教材配以押韻的短句。而大班教材則是配以簡單的對話。
2. 利用一幅圖畫表現出某一方面的主題。例如:星期、天氣、情緒、運動、動物等。
3. 簡易繞口的美語兒歌:以押韻句﹐反覆教導孩童。
二. 練習手冊
在幼兒美語教材中,「練習手冊」是為不可或缺的一項。大部分的教材多分為「親子手冊」及「自行練習本 」。而兩者以「親子手冊」具有最大之練習成效。其原因在於,自我練習的美語教材﹐基本上對於剛學習美語的小朋友仍較具困難度﹐因此家長在旁給與的輔助與指導﹐便會增進很大的成效﹐而伴隨著練行中所給予的鼓勵與讚賞﹐也將對幼兒的學習興趣 有著大幅的增進。相形之下﹐「自我練習本」所產生的成效﹐基於幼兒難於自行完整練習的障礙﹐效果便遠不如具有「互動性」的「親子手冊」。
而內容的編排上﹐已不再限於呆板單調的字母、字彙書寫﹐而是利用許多有趣的紙上遊戲、繪圖等﹐來達到無形中增加對字母及字彙的印象與記憶。同時在每頁章節中所給予的引導指示﹐也會用中英夾雜的序述方式﹐使家長在輔導幼兒練習時﹐能讓幼兒達到同步學單字的效果。例如: 請家長協助小朋友著色﹐並請小朋友用英文說出CAT。 當然在練習本中﹐也有同步使用「錄音帶」的指示﹐因此更能達到聽、說、讀寫的練習啦!
三.教師手冊
教師手冊在幼兒美語教學中﹐是相當特殊的一環。因為是針對老師設計的﹐內容也與課本大不相同。尤其在它的第一頁﹐多編列為「給老師的話」﹐及「教學進度表」。第一、二週則為預備週﹐多建議以取英文名字和玩遊戲的教學方式來增進師生間的互動。第三週起﹐便開始以每週教一個字母的進度來實行教學。在教師手冊中﹐除了「教學進度表」之外﹐也會訂明教師上課可使用的方式。例如:老師喊出一個學生的英文名字﹐被叫到的小朋友要立刻出列﹐並向老師說 「My name is XXX.」 ﹐而正確者給一張貼紙並給予口頭上的讚美。在教師手冊中﹐也會詳盡列出該用到的曲目、遊戲方式及歌曲。基本上幼兒美語教師手冊﹐會多著重於「以活動方式引發孩童學習興趣」為第一教學目標﹐再施以實際的教材教法。
三. 錄音帶
此輔助教學工具﹐就像是以說故事般的形式﹐配合著讀本的進行。內容為一個主講老師主導﹐並貫穿整個課文流程。輕快的音樂﹐生動的配樂﹐再加上大量環繞著的動物叫聲﹐動物們之間的對話﹐童言童語式的互動﹐在在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彌補了單一朗誦課文的沈悶﹐兒童獨自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缺憾。為最受歡迎﹐及成效最佳之教學輔助工具。
四. 課外讀物 ( 雜誌、故事書 )
雜誌以多方面的知識﹐及日常生活的會話﹐用簡單的英文教導小朋友﹐讓小朋友們從多方面都可以學習英語。它可分為俚語部份、數學、美術、漫畫、歌唱、科技、及小故事。甚至當小朋友遇到緊急狀況時﹐該如何求救﹐它都會告訴你該怎麼用「英文」說 ! 可愛的彩色圖片﹐再加上有趣豐富的內容﹐最能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及引發它們的學習興趣。
故事書亦是如此。它編排的內容﹐完全與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衣著類、食物類、遊戲類、日用品類、氣候類、心情類、交通類、運動類等。都是小朋友們平日所及,最熟悉不過的事物。相同類型的單字挑出來,編成一篇小短文或對話,用淺顯易懂的字級句型,達到最高成效。
五. 輔助工具
通常販售幼兒教材的廠商,會額外贈送老師一些較為特別的輔助教材。例如:大紙卡、或立體書等。幫助老師更可以將遊戲帶入學習中,例如:猜字遊戲。或甚至以「勞作的方式」,讓教學變得更多元化。使老師的教學更加生動,進而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與興趣。
近年來商業體系透過美語學校所提供的育兒功能(child-care),先行建立了市場和硬體,更搶在國家政策制度性的大力推動創造語言學習熱潮環境之前佈局,為體制外的英語學習開拓無數聲光教材和商機。依年齡、主題、目的,運用不同的偶像、畫面、遊戲,生產者開發出各種教材內容,涵蓋各個生活層面,並以各種促銷廉售的方式開闢客源。
體制外英語教學課程因競爭激烈而益形噱頭化、活潑化、生活化、偶像化,教師年輕化、形象化,並強調與客戶互動的教材設計,以各種先進的光碟網路科技作為學習管道和販售重點。
即使是在非英語教學主導的出版品中也不乏蘊涵英語教學功能的專欄。例如各大報皆有提供討論英語名句的小專欄,或刊登專為學生設計的精簡段落範型,或以討論電影來提醒英語的重要性。另外,一般的通俗雜誌如果是跨國出版,或是力圖創造先進形象的時尚、科技、休閒雜誌,多半會包含大量英文字彙,甚至連題目或重要字眼都用英文標明。如果善用,處處皆有學習英文的教材話題。
正式教育管道中的英語教學在衝擊之下終於也開始嘗試新面貌,彩色教材、生活化的對話、時尚的話題、課本的多元選擇、逐漸豐盛的教師手冊,都在新一代教師的用心之下,顯示與體制外英語教學一較長短的態勢。
Q:為什麼即使在體制外的教材中,彩色書頁、時尚話題、和偶像光環之下的教材編排和教學還是和過去的教材大同小異?(文字、單字解說、文法示範、對話練習、考試測驗?)語言教學是不是就是這樣?只能鼓勵苦練,提不出什麼捷徑?這樣的情境對教學者和學習者而言,情何以堪?
(何春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