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教材教法個人期末報告
【真的太棒了】,這是我對這課的感覺,因為說真的這堂課不僅打開了我對英文教學的見識,可以說也間接地訓練我開始對任何事都能以【批判性】來檢視,而不是【只要來我就要】的心裡。老實說,剛開學上課時,我本以為英文教材教法就是有一套既定的教學法與模式,但是經過一個學期上課後,老師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讓我對英文教學面向有更廣闊深入的瞭解,我才真正瞭解到英文教學是沒有既定的一套教法,只有靠老師個人教學經驗與臨場發揮能力。而且老師安排的課程可以說是由內到外,我們先由個人教學的經驗開始談起與討論,在分析目前臺灣社會學習英文的現象,之後在分析現有的教材教法,如廣播電視篇、教室篇、遊學篇與郊遊篇等,再來對老師這職業所可能遇到的苦衷加以探討與分析評估自己的專長,最後討論英文的合作教學和其他學科合作的可能性,以上都在在讓我對英文教學資源、可能遇到難題與自我的能力等有更深一層瞭解認識。由於近年來臺灣社會對英文產生了強烈的學習熱潮,以致於坊間出現各式各樣的英文教學叢書雜誌、電視廣播節目與英文遊學團,也因此還有所謂的超級名師David Wong、Ruby(鮑佳欣)等這類人的出現。這也讓我們知道現今學英文不在只有從【課本】這一種制式管道學而已,而是可以是非常多元的,譬如可以透過internet、筆友、玩友、電視廣播甚至出國遊學等等,當然這也暴露出英文老師以後可能面臨的隱憂,當學生們個個都出過國且有著一口流利的英文時,英文老師開怎麼辦才可以【混】一口飯吃呢?那時英文老師還是有必要的嗎?還是必須像Ruby等人一樣奇裝異服在臺上作秀來吸引學生注意?我想英文老師應像老師所言,不僅英文要聒聒叫,更重要的是可以當學生的【搜尋引擎】,光是有著一口流利的英文是不能滿足學生的,只有當老師所得到的資訊比學生快且豐富時,老師才有其存在必要。但是要資訊快且豐富,基本上單靠一個人是不夠的,因此也要學會與別科老師合作,這樣不但可以減輕自己負擔,且可以使教學更活潑且有效率。另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曾提到【語言】其實就是一種文化,而不單只是【語言】或是工具這麼單純,而語言不單單只是語言本身這麼的單純,其實在我們學語言的同時也同時有著種種的情感糾葛,譬如中國大民族主義作祟讓一些人唾棄學外來語,但又必須屈服於現實環境的窘境。但我認為不要因民族主義作祟而已不學外來語自尊,相反地應如老師所言就算要打敵人也要把英文學好才可以打勝,正所謂知彼知己才可白戰百勝,因此當我們在教學生時,就應以一種正確的心態面對英文,並且使英文教學活潑化與生活加以結合。
這堂課就如同老師所言是教育學程的一個【大漏洞】,但是老師妳知道嗎!妳開的這堂課是這學期我最喜歡的課,可以說是我在學期心裡的慰藉。每當禮拜三到來到,我就會滿心期待老師今天有會丟什麼啟發性ideas給我們與會怎樣以批判性角度來看待教育問題,這些都是一般教育學程課不會教的,我個人覺得大部分教育學程的課只會做一些華麗表面功夫與高調理論,一點都不實用且不切實際。就以教育學程期中一門課【班級經營】而言,老師規定我們報告與期中考裡一定要用到【班級經營】書裡的理論,個人意見不能太濃厚,就這點而言,我真的覺得非常荒誕,因為基本上我個人就不是很贊同書中內容,竟然還要我去強記它,真的讓我非常痛苦不堪,我覺得教學其實如老師所言可以以一種【玩】或【嘗試】的心態去Try,而不是隻是死板板的制式教條。總而言之,這堂課給我最大的受益應該是【批判性】思考的訓練,凡是都應仔細想想其預設前提並仔細檢視其言提是否正確恰當,正如老師曾說社會對老師的定位應是盡忠職守死而後矣,但我們不一定要選擇當一位社會所期望見到的老師,我們自己也可以選擇當一位【混混】老師,只要自己有本事,老師也是人啊!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完全只投注於【教育】只為了達到社會對老師這角色的期望,這是不值得,人生是短暫的應該多多嘗試不同的事物並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不會有驀然回首空徒悲的感嘆。
首先,我必須承認剛開始對這門課抱持的期望是透過老師對教學方法的介紹,我能夠學得如何順利進行課程的技巧、步驟。之所以會有這種期望,是由於今年暑假曾有輔導代課的經驗,而在那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期間,個人遭遇不少教學上的挫折,也不是很熟悉如何引起學生對教材的興趣,因此我這個教書菜鳥為了能不在明年實習時重蹈覆轍,希望本門課會帶給我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指導應該是很自然的。面對課程內容與期望有些許落差,剛開始的確不太能接受,不過多聽了幾次課後,才慢慢發覺其實課程並非是全然排除教學法的,只是它們不以機械化的方式被直接呈現而已,這些教學法都包含在每個小組的課堂報告中,況且透過小組對同一主題而內容各有特色的報告,其他同學可以多方面的獲得教學方面的知識,並擷取自己所需部份,這或許比老師單獨一人講述更具多面性與豐富性。
Jo一直在強調教學「技巧」的侷限性,而且我們也無法依恃某種教學法就能維持其職業生涯,理由是現代教師必須要體認一個事實:教育改革的浪潮正試著顛覆教師為知識傳輸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而因應學生個別差異的適性教學乃順勢而起;另外社會價值的改變使得學生不像從前遵從教師為權威,他們對教師的角色期待是「上課輕鬆活潑」、「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能多元化的使用上課教材」、「能提供多種學習資源的管道」等,而且現在青少年上網的比率成長快速,他們已經知道如何從課本之外得到更實用的資訊,所以現在的教師不能將學生視為毫無所知的被動學習者,要懂得投其所好,讓學生多方面接受教學刺激與回饋,職是,慣用某種教學方式與技巧的老師若不因應青少年求新求變的個性,勢必在面對現今傳播媒體的聲光科技,以及那些亟欲進入英語教學市場的外籍教師群時,失去競爭優勢,而這正是Jo一再重申的論點,經過深思,我也頗為認同。
這門課每週安排有特定的討論主題,學期前半段多與課程教學無密切的直接關係,探討的是「英語學習熱潮分析」、「現有教材的內容分析」、「廣播電視中的英語教學節目分析」、「國外遊學」與「交友篇」等。對於這些純粹現象的探討,我起初頗為懷疑能否有教學上的助益,因為它們只能讓我知道臺灣目前英語學習的形態,無法成為我未來教學內容的主體(我總不能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英語現象的分析與批判吧?這搞不好比我解釋枯燥的課文還更無趣),但後來我才領悟,如果我們不對英語學習的各種形態做一番瞭解,要如何掌握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他們以何種方式學習英文?畢竟教室外的學習管道趨多元化,教師無論如何不能被動的等待外在的英語學習市場競爭力衝擊其職業生存時,才開始思考因應之對策,加上中小學教師評鑑的制度化未來將會逐漸落實,那些不做改變、教學不力的教師必然要面對退出職場的壓力。
於是我瞭解老師要我們做的現象分析的用意,雖然我無法從中獲得實際的教學方法,但至少帶給我如何做一位「資訊提供者」的啟發;未來我要教導的是在五光十色電子媒體環繞下的新新人類,與其要我盡個人之力去和「媒體教學明星」競爭,不如我善用俯拾即是的各種英語資源,在教材呈現上儘可能給學生多方面的刺激,使其能主動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題材,譬如用網頁做電腦輔助教學、從市面上各種英語雜誌中挑選實用性高的文章,或是讓教師決定某個主題並提供相關資源搜索的管道(如報章雜誌、電視、網路),而學生去蒐集資料等。以上種種教學方式的構思,其實都是基於教師先能察知整個社會資訊流動的走向,然後順應趨勢(但並非盲目地附從,而是有經過自身的評判、擷選),讓學生日常生活中慣常接收資訊的經驗能融入於教學之中。
另外,Jo並不是如我開始所認定完全都不碰觸教學方法的,只是她不用宣讀教科書上TESOL理論的方式來教授,她讓每組每週報告特定主題,比如「團隊合作式教學」、「英語如何滲透其他學科」等,各小組在上課前經過腦力激盪而做成的討論成果,在課堂上一一被展現,之後由老師做個簡短的評述,而評述的部份便是最有批判意味的,Jo以為我們常會自然而然地去規劃某種教學方式,並假設這種教學法能夠達到所欲的目標,而在確立假設之前,我們心中早就存在著某種價值判斷,正如Jo在聽取在職老師陳述「合作式教學法」的優點後,提出了一個此教學法可能有的「內在矛盾」,她說我們欲透過團體合作的動力來引出個人主動學習的自發性之同時,其實便忽略了個人中含有不願屈從的特性,如果硬將那些喜歡單打獨鬥的「獨行俠」排入小組內,難免造成組員間怨言、摩擦的產生。更進一步來說,當我們想運用合作式教學法時,心中就認定團體學習的效率勝過個人學習,而且團體價值高於個人價值,個人在融入一個團體時,便須在「個人性」上作某種程度的消除以作為妥協。話雖如此,Jo並不否定合作式教學法,她只是藉此要我們能時時刻刻進行批判思考,她認為不加思索而採用某種教學法是盲目而危險的,唯有審視每種教學法,評估其優缺點,並視情況擇一而用才是教書的高段境界。
上這門課得到最大的收穫是,教語言(尤其是作為國際語言的英語)絕對不是讓學習者脫離日常生活的經驗範圍去背誦被教科書肢解的單字、片語和句型,因為語言的養成是在許多「情境」下累積而來,我們不能期待一個埋頭苦背託福字彙、狄克生片語、句型900的學生在面對外國人時,便能侃侃而談。所以瞭解語言的特性與各教學法的優缺點後,我期許自己往後的教書生涯中,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其實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進而自己去尋找滿足學習需求的管道;另外,我還希望能夠常保自我進修的動力,與學生一同成長,雖然過程中會有困難,但我會努力去做。
其次,此刻臺灣社會對外語的需求和想像已經革命性的挑戰了外語教學的內容與進行方式。從前因為應付考試而進行的教學方式被視為呆板僵化、脫離現實、忽略口語、紙上談兵等等,而「臺灣尊貴的世界公民」所需要的外語能力正在被無數高科技、高活力、高分貝的國際兵團打造著。這個新的教學社群已經為原有的本地教學人口帶來新的競爭壓力,新的外語教育政策則成了最強有力的觸媒/誘因。拒絕思考因應之法的教師恐怕很難存活。
這兩方面的匯集發展顯示,語言教學不能是什麼在純粹語言結構分析上建立起來的科學教學模式;語言教學也不能是什麼在系統教育理念上建立起來的嚴謹教案實踐;語言教學更不能只是建立在機械式「刺激-反應」模式上的技能訓練。語言教學的操作必然要和歷史與文化環境互動,也必然要和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定位相連。
從這個基本的原則出發來檢視我們目前使用的教科書、考試方式、教學方法,以及它們背後有關語言、有關學習的假設,我們覺得非常不理想;而坊間已經出現的各種活絡教學除了在聲光圖像活動上增加了趣味之外,對語言和教學的反思仍然很有限。本課程在一整學期的探究之後提出以下觀察要點:
英語教學一定要超越教科書、參考書和考試制度的範疇。這不但意味著我們這學期一直強調並示範的善用(utilize)坊間媒體及教學資源,以及動員(mobilize)學生已經擁有的外語知識和經驗,同時更意味著積極為每一段教學內容(不管是單字還是句型還是閱讀)創造它在臺灣文化脈絡中產生意義的語境,努力讓每一段學習都接合上日常生活的情境以及學生的情緒、慾望、動機等等,好讓學生所學得的外語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複習和使用的機會。(這裡最重要的當然是:教師需要對圍繞學生的各種文化材料有所認識和活用,否則如何創造合適他們想像的語境呢?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教師人格心理和自我定位上的重大改變。)
英語教學需要脫離在制式教育下所形成的尋求標準答案、標準發音、標準文法的模式。這不但是因為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本來就要脫離這樣的統一制式所蘊涵的威權式灌輸教育,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降低外語(特別是英語)教室中因著文化自卑/自大而來的焦慮和尷尬,以便促進學習、戲耍、探索以及主動活用的自發動力;我們更需要認識到,語言能力本來就是那種能夠聽懂/欣賞/模仿/操作各種口音和說話風格的能力。
而以上這些都需要一個不帶歧視或驕傲的學習空間。換個角度來說,放下了對「標準」的堅持,放下了對「優劣」的刻板評定,放下了對考試的重視和堅持,也就擴大了教材教法的想像空間,也降低了教師因為本身能力有限而來的壓力。(當然這也意味了對考試、成績等評估方式的重新思考──原來,「標準」的存在是為了方便分出高下?原來,教育的社會功能只是為了區分優劣?這個部份需要更激進的思考。)
還有,英語教學需要破除此刻校園內最常見的那些教育實踐。目前各級學校的運作方式常常以規訓學生為主要任務,也就是說,不管哪一科的教師都必須在日常工作中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替學校執行管理監控學生的活動(從搜安到收費到檢查儀容),這樣的安排實在是對教師專業能力的嚴重戕害,使得教師疲於奔命而無法專心研究教學。除此之外,教師也被要求要配合國策,持續「考試分優劣」的教育框架,在這種教學中,語言被剝除了它最生活、最人際、最複雜、最饒富深意的層面,變成了句型、單字、音標、對話等等無趣的東西,而任何想要突破這些限制的教師都要付上沈重的代價(從家長的升學要求到學校的進度規範到個人的時間精力)。更令人憂心的是,新的教師養成過程大多沒有積極挑戰這樣一個教學環境,反而創造了更多官僚冗文來增加個別教師的負擔。
英語教學就和所有課程一樣,關係著學生是否能在此過程中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樂趣、及動力。以此來檢視我們的英語教學和教材才能真正對英語教學的「成效」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