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合作式教學
(如何創造奧援、串連學程、規劃大型活動)

經過半個學期來的討論,我們不得不承認,正統學校的英文老師的地位是越來越不保了,因為學生可以自己從校外各種管道取得所要的知識。可是這些老師總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吧?他們該如何為自己尋求出路,甚至於不被取代呢?我們所討論的結果如下:

首先,心態上必須有所調整。一般上,學校的老師都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優越感,特別是英文老師,他們總覺得自己的身份比外面補習班的老師高一點,(而且,「外面的老師」通常都比較年輕)因此,常會不屑於他們所教的東西。可是事實上,這些「外面的老師」所教的卻是學生們所喜歡的。因此,學校的老師們應該摒棄自身的優越感,放下身段,認真地來探討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別人的長處在哪裡,然後就給他厚臉皮地借用,成為自己的輔助。同樣的,我們這些還沒正式上任的未來的學校老師,更應該趁現在就培養這樣的心態,才能為自己以後的教學生涯先找好援助。

接著,我們認為實際的方法或可尋求的管道有以下這幾種:

1. 廣結人緣:老師的朋友不應只侷限於同行,而是應該擴散到各個行業,與學校的同事,學生家長,甚至學生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多與他人溝通,有助於課堂上的教授,加強自已與學生的溝通能力與內容。在教學的生活當中多吸取其他教師成功的教學方法,以便運用在自己的課堂上。教學經驗之交流將使課程更多元化。與家長的關係良好有助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度,而不會因為他們的干涉,成為老師教學上的障礙。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對自己的教學做出適當的調整,因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有不同的教授方式,能針對他們的需要的教學才是成功的。

2. 教具共用: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課程的新鮮感,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如:海報、字卡、圖片等東西,可是,這些教具的製作和準備有時卻會是一個負擔,因此,可以跟其他老師合作,一人做一些,然後再輪流使用;或是跟同事分擔課程,一人準備或設計一個單元,這樣就可減輕備課的負擔,同時又可增加教學內容的豐富。

3. 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老師也會有自己不足的地方,為了順利完成教學的工作,也為了適時遮蔽自己的缺點,老師應該善用自己的智慧來尋求他人的幫忙。例如:在學生群當中,發掘能力強的學生,讓該生在教學過程當中做適當的參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4. 運用媒體資源:

(a) 網路─善用網路的便利性,以取得教學的資料,且可以透過網路與其他人做教學討論及交流,網路交流的好是不會受到侷限,每天跟身邊固定那幾個教師聊會缺乏新意。
(b) 廣播和電視─現在的廣電節目內容既豐富又有趣,學生們都很愛看或聽,若不加以利用,實在可惜,可以把某個節目當成課程內容,讓同學們看(聽) 完後到課堂上討論,或是把節目的精華記起來,成為自己的幫助。
(c) 報章和雜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上面所刊登的文章、遊戲等,成為自己的教材;或是讓它們成為學生們的課(額)外作業,那自己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與精力在出題目上。另外,報章和雜誌上的文字或字母也可以是做炫炫的海報、色彩繽紛的字卡等教具的實用材料喔!
至於我們這個團隊的評估,我們發現五個組員都各有所長。有人善於領導、監督、分配工作;有人很有邏輯思考的能力;有的人很愛管閒事,很愛給意見;也有人是害羞內向,卻很負責任,可是這些能力卻沒有在這個團隊裡發揮它實際的功效,因為大家對教學都沒有很大的興趣,五人中只有一人有修教育學程,而且她還不確定以後一定要當老師;五人中沒有人有在當家教或在補習班教學,大家選修這門課只為了須要這三學分,因此,每一次的報告我們都是一起簡單的討論後,就交由一位同學負責,而且,討論之前也不會先做準備,這半個學期來,只有一次是真正的分工合作,可是主要的工作還是由一位同學承擔。不過,幸好我們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感,每一次的討論就算多麼的沒興趣,我們還是都會出席,說幾句話;每一次被指派的工作都能如期交出,不至於推卸責任,或是交不出作業後又為自己找一堆的理由。總的來說,我們這個團隊的合作或許在別的方面能有所發揮,可是在這個課題上的合作是不合格的。
 

(吳嘉葆、呂艾穎、朱凌瑄、郭玫伶、馬慧敏)

「九年一貫課程」的公佈,使得協同教學立即躍昇為教學方式的主流,原先的學科分類整合成七大學習領域,老師們要打破先前各自為政的局面,對自己而言,其他的老師不再只是單純的「同事」,而是真正的工作夥伴。鑑於下次主題為「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此份報告的討論將著眼於同科教師(英語科)的協同教學,以及師生間性質近似協同教學的合作教學,最後討論家長參與教學的情形。

根據這半學期小組合作的經驗,我們統整出合作學習的優缺點,並藉此推敲教師間協同教學、師生間合作教學等情況。小組共同學習的最大優點不外是集思廣益,由於思考方向、成長背景都不同,使得每個人的觀點各具特色亦各有所限,因此討論進行時想法會不斷的衝擊,最後得到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結論,其次是增進溝通的技巧、以及組員間的情誼;而缺點則是突發狀況較個人學習多,不僅時間、地點受限,無法掌控品質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進行協同教學前,老師最好能放下個人身段,開誠布公的說出自己的專長,對別人多點包容,對分配的工作克盡職責,如此合作才能比較順利愉快。成功的協同教學將會有教師專長有所發揮、個人缺點的補足、教學內容充實、資源增加、學生得到更多指導,與增進學習興趣等方面。例如讓擅於美工的老師製作教具,熱中電腦網路的老師架設學習網站,熟悉分析、歸納教材老師編製講義,長於設計活動的老師負責規劃教學活動。多方面的配合運作,使得教學更加豐富、多元,當然會比只有一位老師呆板的講述教學更能吸引學生。協同教學可能遭遇的問題有教師因年齡、個性等差異導致習慣和觀念無法配合,行政單位不支援使得教學窒礙難行,害群之馬不盡責任,破壞公平引發紛爭等等。

讓學生從事合作學習,首先要先建立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因為小組合作學習完全是以學生為主。合作學習雖然有提供機會讓學生發揮所長,多方面的訓練,加強同學榮譽心、感情與對班級的歸屬感,教師評量方式多元等優點,但不可避免的會遭遇許多挫折,老師必須先作好許多準備工作,一步步引導學生,並且面對可能來自學生的質疑、家長的反對,甚至是校長、同事間的壓力。

隨著教育水準的提升,日後家長將會越來越關心孩子的教育,商請家長加入教學活動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利用週末請有意願的家長為班級安排一堂教學也將形成教師和家長的協同教學。這種聯閤家長的教學優點是家長有機會參與教學,老師的工作份量可以稍微減輕,雙方的互動增加,學生學習富新鮮感、趣味性,接收的內容多元;缺點則是家長參與的意願可能低落、時間無法配合,反過來也有家長熱心過頭、干涉教師的教學等疑慮。

此外,團隊合作式的教學方便籌劃較大型的活動,結合幾個班級一同從事輔助教學的活動,例如遊戲、競賽等,也可以規劃學習角、學習步道等進行開放教育;同時協同教學的成功,將可以提供教師一個實現自我的環境,延續其教學的熱忱進而提升其教學品質。
 

(陳玫伶、鄭元婷、邱正祥、許世昌、詹曉菁)

回到何春蕤教學資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