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統計約有六到八%的孩子可能面臨發展遲緩的問題,以此推估,國內○到六歲的孩童中至少有十四萬名遲緩兒,但因家長輕忽,接受早期療育的比例卻不到三%。遲緩兒的教育問題亟待社會重視。
發展遲緩兒的教育比一般孩子更費心,伊甸基金會昨天在兒童交通博物館舉辦一場為遲緩兒籌募早期療育基金的活動,以行動劇的方式展現遲緩兒們如何透過專業的鑑定、評估,進入適合的國小就讀,期待專業的入學轉銜模式,能幫助更多遲緩兒順利就學。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總幹事林錦川表示,在身心障礙者保護法與特殊教育法的保護下,遲緩兒入學就讀不再是夢想。但是如何幫助發展遲緩的孩子選擇適合的教育環境,入學轉銜是孩童與家長所面臨的最大困難。
依據基金會從民國八十五年九月起,在鳳山早療中心開始推動入學轉銜服務至今,高雄縣市及屏東等區域僅有四六八個發展遲緩的孩子受到轉介與服務。而近三年起才陸續推動的北部地區,進入社福與教育體系的遲緩兒更低,總的來說比例不到三%。
比例這麼低,與各縣市步調不一及資源沒有整合有關。有的遲緩兒家庭,是在醫院內接受生理發育上的輔導,而忽略了與教育體系連線的步驟。另外,則是與民間對發展遲緩定義的認知不足有關。
基金會指出,一般民眾總認為學習比較緩慢的孩子是「大雞晚啼」,長大了就能慢慢跟上,對孩子的發展遲緩根本不以為意,但孩子可能因此錯失接受早期療育先機。
到底孩子的學習成長,有沒有一定的評估標準?基金會指出,老一輩常說的「七坐八爬」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評量。如果想要有更精確的測試,則可以透過全省各早療中心,由專業人員依孩子年齡該學會的粗細動作的學習、視覺的焦聚、傾聽大人說話做評量,早期發現,早期補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