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試論美國應用倫理學的興起條件 | |
|
這篇長文主要在探討美國應用倫理學興起的可能條件;簡單地說,學院分析哲學受到壓力和挑戰去發展實際倫理學,其發展方向則因其實證主義意識形態而成為「道德專家」的訓練,這剛好扣連上一些專業領域「製造共識」的需要;故而應用倫理學得以發皇。(相對來說,臺灣的專業權力尚沒有這種「製造共識」的需要,例如臺灣的醫療專業還不太需要應用倫理學為其專業權力設置理性的管轄範圍,仍然可以處於醫病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中而不受挑戰。) 在理論方面,本文指出:「應用倫理學」通常被認為是將道德理論「應用」於現實問題上,而所謂的「應用」則是從普遍抽像的道德原則中演繹或推論出適用於貝體特殊情境的結論。這種對「應用」 的理解將「理論應用」做絕對的二分,並且認為應用倫理學依賴著或寄生於理論倫理學。本文則指出某種類型的應用倫理學實踐之所以成為了為專業權力服務的意識形態,乃和上述這種應用倫理學觀有密切關連。(我把上述看法以極簡約的方式寫成一篇短文,<「應用倫理學」是「理論倫理學」的應用嗎?>) 在文末,從兩方面談在第三世界發展與應用「應用倫理學」或「應用哲學」,一方面是談「應用」這個概念,也就是把「應用倫理學」視作一個(應用的)過程,另方面,則是談「應用倫理學」作為一個領域和道德理論的關係。本文欲指出,「應用」不是一個演繹過程,而是一個詮釋過程,「應用」與「被應用」的關係不是上下的而是平行的,被應用的理論或原則並不是「應用學科」的基礎。應用倫理學其實沒有不變或普遍的本質。 正如標題所示,這篇論文主要在探討美國應用倫理學興起的可能條件;在數種可能條件中,本文將集中討論Alasdair MacIntyre所提出的一個可能條件,這是因為MacIntyre 的說法不但爭議性強,意義深遠,而且還直指應用倫理學本身的性質或構成問題,而這個後設性問題則在西方造成有關應用倫理學的本質、前途、意識形態功能等爭論,故而本文也會觸及部份的爭論。最後,我則想談談美國應用倫理學興起條件及相關爭論對第三世界應用和發展應用倫理學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