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一個同事聊天。她常常提到她班上一個「問題學生」,因為來自「單親家庭」使得她個性孤僻、不合羣、功課也不盡理想。她也提到這樣背景的學生比其他學生難交、難帶。「單親家庭」彷彿成了這些學生所有「問題」的來源。
我不禁想到我班上同樣來自單親家庭的小芬。才國二的她已經看得出一股較其他同學早熟的臉孔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小芬功課不是頂好,卻還過的去。對她來說,怎麼讓日子過下去可能比考試及格要重要的多。每天清晨總要跟著母親去果菜批發市場,折騰一陣子後才匆匆趕到學校參加早自習。下課之後又急忙趕回家去,為的是趁替人幫傭的母親回來之前把弟妹的晚餐給安頓好。記得有一次班上出去烤肉,只見小芬忙上忙下的,還必須不時的跟同學解釋豬肉怎麼醃製、怎麼替玉米塗上奶油然後放進錫箔紙內。熟練的技巧,看得出她平常在家庭的演練。小芬說,其實小她一歲的弟弟比她還厲害。常常放假的時候一個人幫母親看顧水果攤,應付挑惕的客人一點都不含糊。
其實,當一個老師,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學生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習到獨立的行為及思考模式。小芬或許不是最聰明的,但卻是最令人放心。生活的歷練跟經歷已經讓她比同期的小孩子成熟獨立。「單親家庭」對她來說,只不過是讓她提早學習到往後成年生活的必備技能的動力。
在某個討論單親家庭的文章當中,驚訝的發現到臺灣幾乎所有小孩子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倒不是因為離婚率的提高,也不是未婚媽媽的增加,而是在現今臺灣家庭中,父親花在照顧小孩的時間實在少之又少,教養小孩的責任普遍都落到母親的身上。此時才驚訝的發現,我們都是「單親家庭」小孩!都在「單親」的環境之中長大!「問題青少年」或許有許多是來自於沒有父親/母親「單親家庭」,但社會對於單親小孩的歧視跟汙名才是更嚴重、更需要被關切的議題。
身為一個處在教育最前線的老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單親小孩的早熟以一種較正面的面貌出現--讓孤僻轉換成獨立,將不合羣轉換成自主--讓單親小孩在受到歧視的環境中所學習來的勇氣成為日後生活的依靠來源,也讓其他在所謂「正常家庭」中被呵護、被嬌生慣養的小孩能分享到這樣的成長經驗。畢竟這些「單親小孩」在被貼上標籤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學習往後人生所必備的生活智慧跟哲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