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想過會當老師。
從小我就不會唸書,功課總是在及格邊緣擺盪,是老師心目中那種不太有印象,上課總是以呆滯眼神面對黑板的乖乖牌。聽說小時了了,人未必佳;我卻是小時不佳,大時卻如同脫疆野馬般的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學問的求取上。
可能在過去人生的某一點上,我突然開竅了;也或許是沒有其他出路,偶爾在學業的道路上發現了些許的成就跟信心,所以就這麼一路上來了。
所以,現在的我是個老師;更特別的是,我還是個同性戀老師。
常常聽說:同性戀者不適合任教,因為他/她們人格有所缺陷,青春期在追求異性的路上受挫,所以把情慾轉向了同性對象。還有人說,同性戀都是來自問題家庭(單親、暴力、父慈母嚴或者母慈父嚴),以致於觀念有所偏頗,不是娘娘腔,就是男人婆。
從諸如此類單調的制式言論來看,體制大概已經自行研究出一招可以「辨認」誰是同性戀的「招數」。然而,卻有不少的同性戀早就在教育的崗位上站立許久,還有不少同性戀早已被公認是所謂的「模範教師」。我就是一個啊!看來體制在「辨認」同性戀這門科目上不但不及格,還幾乎是零分。
這些「漏網之魚」往往是體制所不能、也無從「辨認」的,可是她/他們也同時對「同性戀者不適合任教」的刻板印象提出了最好的反駁。
異性戀思惟大概認定了同性戀老師會把小孩子「帶壞」,會讓許多原本是異性戀(誰曉得?)的學生被「鼓勵」成為同性戀。換句話說,同性戀是被「鼓勵」出來的,是被「帶壞」的。這樣的想法還真的是很天真,也太不切實際了。老實的,我的生命中幾乎沒有遇見過同性戀的老師,如果上面那個理論成立,那我這個同性戀應該是被過去無數的異性戀老師教出來的,就是這些異性戀老師把我給「帶壞」、「感染」、「鼓勵」成同性戀的。
當個同性戀老師,我很注重學生在生理及心理層面對於情慾的特殊感受;我也很積極的鼓勵學生真實的面對自我、務實的看待情慾流向。畢竟,情慾不應該成為恥辱的來源,更不應該是罪惡的窩藏地點。
像我這樣成年才「出道」的同性戀者,一路走來倍感艱辛,在有勇氣面對自己之後才猛然發現,過去竟然浪費了那麼多時間在所謂的探索、悔恨、衝擊和自我否定上面;要是我能早一點認清事實,早一點展開自追尋,那麼在那些時間裡我可以累積更多生命的能量,讓我的生活感到更充實和快樂。
因此我很羨慕現在的下一代,他/她們早早就可以面對自我,認清事實,早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早早就展開人生自我的追尋和探索。作為老師的我,實在「不能讓自己的小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啊!」
身為一個教英文的同性戀老師,我當然不會放過以英文的觀念來介紹有關於同性戀的種種,那些有關於我自己種種感受的名詞,教導起來是那麼的熟悉、認真。至於學生呢?他/她們大概也厭倦了體制內那種無趣呆板的單字、文法和句型吧!他們對於這些從未聽過或者還感到矇懂的觀念和名詞,倒是展現了高度的好奇和興趣。
教導學生了解同性戀,就是啟發學生了解社會裡的其它弱勢族群。說真的,常見的歧視和偏見往往源自於學校的教導方式和大人們的錯誤示範,體制當中有同性戀老師的加入,不但可以增進學生的視野,也為創造一個無歧視的社會空間早早做準備。盡管教育往往要到很久以後才看到成效,但它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前幾天不小心在校園裡撿到學生的信件,打開一看才知道是兩個小女生彼此之間的愛慕表示,羞澀的文筆卻可以看出那種最真摯、最真誠的情感表現,盡管不認識她們,卻讓人感受到一股溫馨的暖意。冬天的陽光雖然溫暖,小女生情感的誠摯表達卻讓我體會到更直接的感動。
於是我決定了,繼續當個快樂的同性戀老師!繼續呵護那些小小的、真摯的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