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了趙彥寧過去四年對性/別、再現、與權力間互相建構關係的思索過程,不但探究戰後至當代台灣社會中有關性異議者的認同形成、及其所對應的文化與社會霸權機制的運作原則,也細緻分析了性與性別在公民社會與國家權力場域中的實踐及再現。
i【性/別桃學】叢書總序
ii序言
001非生殖/非親屬規範性論述的認識論分析
027論台灣同志運動的「現身」問題
057試論台灣女同志論述的內在殖民化現象
085一個關於文化生產的分析
125試論後解嚴時代國家權力與色情再現的文化邏輯
151試論五○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
203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
美國康乃爾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文化研究學會理事
個人網頁http://140.128.105.41/professers/newant5354.htm
這本書收集了過去三年中我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中發表的七篇論文。就研究主題而言,可大致區分為「同志與性/別研究」及「國家權力與流亡研究」兩個面向。貫穿這兩個面向的主旨,為戰後台灣數類主流與非主流的性/別政治(gender and sexual politics),如何透過主體的身體展演(bodily performance)與公領域中的論述生產,以建構個人與集體的認同、重劃公/私領域的界分、並與國家權力(state power)對話。透過這些研究,我也試圖重新審視戰後台灣社會中有關性、性別、社會階級、象徵資本、與族群的分類及建構原則。
此書書名採自第七章的主標題<戴著草帽到處旅行>。雖然那篇論文的核心議題主要環繞於四○年代末期流亡來台中國女性的生命史與回憶的敘事性,但我以為這個標題相當適切地標示了我歷來研究的主要關懷:於戰後台灣社會中,在性、性別、階級與族群的分類與規範系統之中,或主動選擇、或被迫在社會機制內不斷流亡的人士之生命經驗、她/他們的文化認同形塑歷程、不論意識地或非意識地抗爭社會正統意識形態與國家權力的行動、與這些行動所可能隱含的文化與社會意義。
本書所討論的「文化流亡者」包括:五○年代白色恐怖時期被羅織為「匪諜」的跨性別者(transgenders)、其後三十年中出入台北新公園等公共空間以尋覓性伴侶,並隨時可能面對警察臨檢而被控「風化罪」的男同性戀者、六○至七○年代在冷戰結構「美軍文化」脈絡中,尋得聚會與交友場地的戰後第一代女同性戀者、八○年代中末期起,因「T吧」(女同性戀酒吧)之興,而得以展演身體與性/別認同的勞工階層兼大都會新興移民的「T」(「陽剛的」女同性戀者在台灣的通稱)與「婆」(「T之老婆」)、解嚴前後以自身裸體為公民權力施展場域的視覺藝術與政治界女性、九○年代起肯定自我性/別認同,並介入以台北市為核心場域之「同志平權運動」的大專院校「同志」、1949年左右因國共內戰避難來台,並積極參與國府重建市民社會與國族意識形態的文化工作者、同期遷台的「第一代外省女性」、及父兄於此時期左右因政治事件入罪的「本省」女性。
本書前三章探究戰後至當代台灣社會中有關性異議者(sexual alternatives)的認同形成、及相對應的文化與社會霸權機制的運作原則。第一章<看不見的權力>分析戰後至當代台灣社會中,有關性異議者的媒體論述,並據以探究既存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此論文針對的性異議者論述為「男男同性」「性犯罪」與「風化案」的相關法規與媒體報導,據以檢驗的文化機制為「異性戀霸權」的意識形態、及「恐同症」(homophobia)的心理與象徵操作法則。
九○年代中期起,台灣出現以台北大都會為主要政治展演場域的第一波同性戀平權運動(或稱「同志運動」)。當過去於公、私領域中,由於非正統性/別取向而被壓制或噤聲的運動成員,必須進入公共空間以參與政治活動並爭取公民權利時,不能迴避的便是所謂的「現身」(coming out)問題。第二章<面具與真實>以此運動初期的部份參與者口訪資料為本,探究「現身」對同志認同形成的意義,並藉以思索一般社會運動參與者之身體展演所可能涉及的現象學與認識論建構基礎。
九○年代固然目睹了同志運動之興、及酷兒(queer)論述學術化與公共化的可能,但運動與論述生產的參與者在將同性戀去污名化的過程中,卻又往往再生產了社會既存的城鄉與階級的區隔和歧視。因而這個過程基本上排除(甚且被再度污名化)了非大都會、非學術菁英、與不符合中產階級美學與禮儀的性異議者。第三章<不分火箭到月球>以八○年代中期起於T吧建立人群連結的勞工階級「T」的田野資料為本,兼分析當代台灣女同性戀女性主義(lesbian feminism)的論述與運動模式,指出後者「內在殖民」的傾向,並申論表面上看來全球化的性文化生產機制於冷戰後在亞太地區的特殊發展形式,並據以檢討所謂「全球化」與「區域研究」(area studies)的意義。
回應前三章有關同志研究的理論及方法論的關懷,第四章<台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文化生產與再生產的機制出發,分析九○年代以降台灣相關研究的七十餘篇學術論文,並提出「區域性的全球觀點」、「去潔淨化」、「階級化」的建議。
自第五章起,分析重點逐漸移至性與性別在公民社會與國家權力展現場域中的實踐及再現。第五章<誰是三級片皇后?>分析解嚴前後公領域中與視覺再現相關的法規與媒體再現,討論女體與國家權力間的互相辯證關係,認為解嚴後將女體與色情相關規範逐步轉移至技術分類的思惟,雖然表面上遵循了「媒體民主化」的趨勢,但實質上卻為新形式國家霸權展現的產物。
解嚴後對國家權力的思索方式多採二元對立原則,暗示或明示解嚴的行動解放了過去半世紀被壓抑的各類社經力量,且往往設定國家權力運作形式的轉變也呼應了「族群」關係的轉化。如此的思惟很可能忽視了歷史與政治邏輯的連續性,及建構國家權力與國族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第六章<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藉由分析1949年左右來台之軍中人員與文化工作者的敘事、回憶與文化政策,以闡釋五○年代國家權力、文化資本、與流亡公民認同間的互相建構關係。此章並申論流亡來台的國府政權如何創造「領袖」與「全國軍民」的全面認同模式,並又如何援引美蘇冷戰結構中的關鍵話語,以遂行其國家權力、並造就集體認同;而這集體認同的形式又如何與漢人性別與親屬意識形態結合,並透過幻想性地觀視異性戀的女性裸體,以同時再現「國族敵人」(「共匪」)的罪惡與(民主的)資本主義運作邏輯。
延續第六章的理論架構,第七章<戴著草帽到處旅行>分析今日所謂「第一代外省女性」的來台經驗與回憶,並對照男性與部份非「外省」族群女性的田野資料,認為戰爭流亡的經驗就女性而言,仍須被女性生殖力的身體經驗所化解並詮釋,且女性生殖經驗於當代正統漢人社會中可跨越族群之分類架構,形塑一特定的集體認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