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晨经过学校门口,正自一面享受冬阳的温暖,一面感叹,难怪当年野人要献献曝。微风清拂树梢,可惜,吹来的不是锺声,而是宏亮又权威的男高音:“现在做小的坏事,长大就会偷一千块、一万块....”突然,阴霾遮住冬阳,寒风刮的我打了一个冷颤。
我努力的回忆小时后做过什麽坏事。小时候一定偷过什麽东西,为什麽现在怎麽也想不起来?一定是得了老年痴獃症。“老年”?嗯!想起来了,小时候偷吃过包子馅儿。
我家有时候把吃剩的梅干菜烧肉剁碎了当包子馅儿。大人们包包子,孩子们一面好奇的看,一面馋嘴偷吃馅儿。白发皤皤的奶奶慈祥笑道:“咱们小时候,偷吃馅儿是要‘尿轿’的!”
所谓“偷分数”就是作弊,远在初中时期,我就因为作弊被抓过。
妈妈解释,“尿轿”就是出嫁当天尿在花轿里。我忍不住担心:“真的会吗?”只见奶奶、妈妈、婶婶、姑姑笑成一团。奶奶颤危危的盛起一杓馅儿递给我;“吃吧!上轿前先去一赵厕所,不就没事儿了?”我半信半疑,终究不肯吃馅儿,却拿起一张皮儿,将那杓馅儿包起来,造就了平生第一个包子。打在想不起来自已远偷过什麽东西。喔!有了,我还偷过分数,而且偷过很多次。所谓“偷分数”就是作弊。远在初中时期,我就因为作弊被抓过。可是,处分丝毫没有让我改变,因为,得分的重要,远远超过作弊的风险。
高中时期作了一次十分风光的弊。当时我舆一位要好的同学一同读书,可是不知道为什麽,她的分数永远不到我的一半。我们觉得我们花同样的时间读书,如果得不到同样的分数,一定是考试不公平,所以我让她抄我的考卷。老师没有将我们“起诉”,只对全班作了一次沈痛的训话:读书是为自已,不是为分数。
读书固然是为自己,但没有分数也活不下去。然而,面对这样的老师,我无法再偷偷摸摸。于是,下一次考试,我和那位同学在同一张考卷上填了两个名字。“偷偷摸摸”是作弊的必要条件,我们光光明明,可不再是作弊。我想,老师如果公正,就把这张考卷的分数除以二,一人一半,我俩还是可以一同名列前茅。结果老师没有处理这个事件。从高中到现在,我经常思考这件往事。如果当年老师将这张考卷交给训导处,会对我的一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当时这位老师不过二十出头,该是血气方刚的年妃,他怎会如此雍容大度?每思及此,就想抱着老师喊:“谢谢您!”就是这样的老师,也没有让我停止作弊,或许是想测试有多少老师能够这般雍容大度吧!直到大学毕业,负笈异国,那儿的老师发完考卷便潇洒离去,留下一屋子金发碧眼的同学偷偷摸摸,窃窃私语。这种情况之下,作弊不再有刺激的快感。更何况,我乃是天朝上国的堂堂子民,岂能与彼等同流合污?于是从此再也没有作过弊。
后来读到,唐代诗词大家温庭筠堪称“作弊教主”。他应试十余次,次次落第:但他擅为枪手,被他“罩”的考生人人上榜。主考官年年必须面对这样的考生,着实头痛,于是为他特设一席座位,数位考官连手监考。纵使如此,出考场前温大教主仍然为其他八位考生完成试卷!此事实在太富传奇性了,至今听来仍然劲味十足。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唐代的考试制度竟然没有严厉的处分此事,或许这就是朝气蓬勃的唐风吧!
当年被教官视为头发楷模的同学,后来削发做了比丘尼.
高中时期还有另一件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头发,不遇,当年被教官骂得狗血淋头的“坏学生”们,现在不乏博士、医师、律师、董事长、总经理。至於那位头发经常剪至耳上,露出大片青皮,被教官誉为楷模的同学,如今则削发做了比丘尼。出家固然未必不及世俗的成就,只是,教官在疾言厉色的同时,是否知道自已在标榜甚麽?
大学时期交朋友,一位长辈告诫:“当心那些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的,他们的嗜好可能是打老婆。”他说,人生难免不如意,需要有发泄的管道。于是我从善如流,嫁了一个既抽烟.又喝酒.也打牌的,二十年来,他果然对打老婆兴趣缺缺。这位长辈还说,许多道学先生一生洁身自爱,临老却痴狂起来。为什麽?因为再不痴狂,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少年痴狂,成年庄重,那是“浪子回头”;早年庄重,老年痴狂,可就成了“晚节不保”。如果必须择一而处,您要选那一边呢?
留洋时期,与那群金发碧眼的同学比较起来,我的作品着实顾得老沈持重。老师虽然给我最高的成绩,却也对我说:“走出校门,你就须面对预算、市场,毫无暂歇,直到退休。只有现在,你可以海阔天空,无拘无东,尽情挥洒狂野奔放的创造力。这是绝无仅有的机会,你能不好好把握?何必那样急于长大?”老教授飘然的银发银银髯如在当前,帜热的棕色眸子贻贻逼视。天哪!他是疼惜我,疼惜我枉度少年啊!
“停止恶作剧”代表一个人从少年迈向成熟,而“原宥”能够催化这样的成长.
小叔的车房里挂满了年轻时的“猎物”:十几件从高速公路上偷摘下来的交通号志。如今他是律师,他说,“停止恶作剧”代表一个人从少年迈向成熟,而“原宥”能够催化渲样的成长,所以法律对少年犯往往从宽量刑。他也语重心长的表示。有些人因为从来不曾行到原宥,所以虽然已经四、五十岁,却仍然上未成熟。我相信,小叔在执业时.必然对嫌犯充满了慈悲,因为他自己曾经得到原宥。
我少年时作弊,今天并没有制造大的弊端:小叔少年时偷号志,今天也没有偷盗大的猎物。吾家老爷至今一年抽不了几条菸,却乐于搜集菸斗,而且愈来精于品酒。他很希望多做几次牌桌上的“散财童子”,可惜庶务缠身,难得空闲。然而,一家人聊起往日痴狂,却经常秉烛夜话,逸兴遄飞,不知东方之既白。男高音又在耳边回响:“现在做小的坏事,长大‘就会’做大的坏事;现在偷十块钱,长大‘就会’偷一千块、一万块.....”这两个‘就会’怎麽如此刺耳,竟让我联想到“谎言”、“恐吓”?男高音是否会以同样宏亮、权威,却更加严厉的语调责备说谎,或是恐恐别人的孩子?寻思至此,霎时只觉朔风野大,严寒刺骨,冷颤任人禁不住双腿发软。明明是从南纬三十度照过来的斜阳,怎麽竟晒得人皮肤生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