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蛀书虫
香港经验──看《性教育再思:教育工作者参考手册》

布鲁斯

《狗仔队:倦鸟不归巢》

前两期当中,我们陆续介绍了香港以及瑞典的性教育手册,得到读者热烈的回响,也让我们看到了有别于台湾本土的性教育理念。因此,本期继续选择了香港另外一本性教育手册──《性教育再思:教育工作者参考手册》──作为本期书评,期盼从外地的观点来回应本土性教育所欠缺的地方。

《性教育再思:教育工作者参考手册》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研究所出版,由文思慧及蔡宝琼两位担任编辑工作。书中作者除了两位编者之外,还有香港着名的精神科教授吴敏伦以及中学教师朱笳绫。这四位本身都是站在教育第一线上的工作者,以务实的思考角度,阐述当今性教育所面临的难题,同时也以多元的逻辑,处理性教育在教育、生活、社会等各层面所引发的种种讨论,很值得台湾本地的相关人士参考。

本书总共分为五个单元,包括了性发育、贞操、性欲、家庭以及安全性行为等。每个单元都以问答及个案分析模式来说明当今香港主流性教育所不足的地方,包括了传统对于性教育或者身体发展的种种谬论跟偏见,例如将青春期视为性发育期、将贞操视为女性的宝贵资产、将女性视为家务管理的最佳人选等。本书都以最务实、最积极的态度,面对传统性教育观念在这个快速变迁的社会当中所遭受到的强大冲击,不把“性”当成一个禁忌话题,而是以开朗、大方、正面的角度去探讨。特别是对成年人来说,这样积极的态度更是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如果连担任教育工作者的成年人面对性议题的时候都还这麽扭扭捏捏,那实在很难想象要如何教导我们的下一代对于性议题有着健全、多元的胸襟。

另外一方面,以社会个案做分析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每位作者都从香港本土的媒体里面选择了相关的性议题报导,从中分析主流媒体对于性议题所采取的态度,明确的指出媒体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已经缺省了什麽样的立场,而这样的立场对于性教育又造成了什麽样的负面影响。这种个案分析方式直接的道出了社会对于性议题的偏见,同时也反应了一般主流意识形态对于相关性观念的巩固与强化,以致于“性教育”永远都只能以最枯燥乏味的“性道德教育”面目出现。

同时,本书也详细的分析了社会对于青少年、青少女的偏见:不成熟、不具是非判断、容易被诱惑、易冲动卤莽等。以往那种成年人高高在上,用一种道德权威的方式跟青少年谈论性议题效果实在有限;同时,成年人自以为义的态度也只会让青少年以一种自我发展、私下交流的方式展开对性的探索跟实践。本书建议唯有打破阶级的隔阂,与青少年平起平坐,才是务实的教育理念。这种以青少年为本位的教育态度实在值得台湾本土教育者好好思考。

面对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性的表现几乎无所不在。传统的围堵、恐吓、威胁似乎对于现代人起不了什麽作用,反而让大家以一种负面的面貌展现他们对于性的理解跟实践。《性教育再思:教育工作者参考手册》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让我们重新去反省传统教育态度,也从中去体会到新策略的重要性。就如同本书的简介说到:性教育若只是现有性文化意义与体制的延续,那麽,它无可置疑地就是压抑机制的一部份。在教育强调主体性的释放与差异多元价值追寻的今日,那是何其格格不入!

本书的唯一缺陷应该是其完全的香港脉络,对于身处台湾的我们来说有点距离,不过也更说明了发展一套适合本土脉络、以务实态度为主的台湾性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暑假来临,警方近期实施“春风项目”,在各县市展开定点临检,共带回上千名深夜在外游荡的未成年青少年、青少女,并且集中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苦口婆心的槼劝,希望这些国家的未来栋梁能够“大澈大悟”、“痛改前非”。但整个会场只看到这些小朋友意兴阑姗,不是跷脚聊天,就是打大哥大,或者当场抽烟。看在警察伯伯和社工人员的眼里,不禁感叹为何这些倦鸟总是不归巢?

I WON'T GO HOME?

狗仔队当晚曾在现场跟踪报导,只见台上的政客和社工人员沈痛槼劝,以各校朝会周会时最常听见的那几套陈腔滥调,责骂青少年没有责任感,不肯脚踏实地,不体会父母的辛苦。据记者访问在场青少年,才知道他们在台下进行的活动其实包括:让站了一整夜摆地摊的双腿休息、打电话和批发音乐录音带的中间商人洽商隔日外出推销的状况、为最近进口的低尼古丁滤嘴香烟厂商做试抽的市场调查、交换最新的偶象照片和八卦信息、检讨各级联考制度的公平性和社会效应等等。至於这样的行为是否不负责任,不承担生活重担,可能需要记者再进一步调查。

 

 
[性/别教育通信首页性/别研究室首页出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