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和大学时代的学弟一同去看电影,是部喜剧片。有一位短发少女坐在我俩前排正前方的位置,每当片子进行到有趣的场警时,这位少女便会毫不吝惜自己的笑声,哈哈大笑起来,也不管刚刚才塞进嘴里的那一大把爆米花可能会有喷出来的危险,而且其声之宏亮,足可绕梁三日。平常看喜剧片甚少露出笑容的我,不知道是否被她的愉悦所感染,在许多令人发噱的桥段,也跟着狂笑不止。好一个阳光少女!不但懂得取悦自己,也把欢乐传播给旁人。
当散场之后,与学弟漫步在西门町的街头。学弟突然满脸不悦地问道:“学长!你觉得那个坐在我们前面的女孩子怎麽样?”
我又想起她那爽的笑声,不自觉地又笑了起来:“哦!我真是欣赏她!这种毫不掩饰自我情感的人,一定活得很快乐!”
学弟惊讶道:“什麽!我来以为你会和我同声谴责他呢!你不觉得她笑得这麽大声很吵吗?”
“吵?”我一头雾水:“这是喜剧片呀!为什麽她不能笑啊?”
“不是不能笑,”学弟开始发表他的高见:“女孩子当然可以笑,可是校要小小声的,而且最好不要把嘴张开。如果真的太好笑,嘴巴非打开不可,那也要用手遮一下嘛!笑得这样子,一点女孩子样都没有!谁敢娶她呀?”
“娶?”好一个男性沙文主义的字眼。谁槼定女人一定得“嫁”给男人?难道没有男人,女人会活不下去?
“那你觉得什麽才是‘女孩子样’?”我好奇得问道。
学弟稚嫩的脸上立刻出现一抹光辉:“女孩子嘛!当然要温柔!要善体人意,话要少,不要想刚刚那个疯婆乱笑。头发要长,不要象那个疯婆,剃的那麽短,活象个男人(天呀!原来男人只能留短发!)还要很会持家、做菜……”
阿弥陀佛!学弟啊学弟!你将来一定“娶”不到老婆,呜~看来你要此光棍以终老了。
一个才二十啷当的大学生(还是社会系的咧)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令人不由得想起流传于明清两代,流行于民间的女童蒙训读本《女儿经》:“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凡笑语,莫高声……夫吴嗣,劝娶妾……”现在真的是二十世纪末吗?连新新人类也难逃自古有之的父权主义吗?
“等等、等等,”我打断正沉醉在幻境中的学弟:“谁教你这些的呀?”
“没人教呀!”学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女孩子本来就应该这样子的,不是吗?”
是啊!果然是父权社会的遗毒。其实小学弟的想法不也正是当前社会对于女性强势的看法吗?虽然女权运动已然风起云涌,但终究还是不敌父权观念的巨掌,真正的平等(不是女男平等,也不是男女平等,而是人人平等)不知何时才会降临?女人何时才能跳脱这些父权思想的桎梧,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小堂妹打从娘胎,就是个巨婴。随后的成长过程,只见她越发地壮硕,爱看摔角节目、爱玩机器人。班上的男生要是欺负女生,那麽小堂妹包准把那些臭男生打得满地找牙(说到这个,我可就ˋ得意了,你可曾看过一个女孩子把三个男生打得求饶?)。我对这麽小堂妹真是赞誉有加,可其他诸亲友却不这麽想(包括她老爸):“唉呀!女孩子怎麽能长得这麽壮?一点都不秀气!”
“什麽!你入选篮球校队?女孩子跟人家打什麽篮球?”
“这是你堂妹?开什麽玩笑?是你堂弟吧!”
面对这些“没个女孩子样”的质疑,小堂妹早已司空见惯,哪怕千夫所指亦不动如山。我曾问她:“每次大家都说你像男的,你不难过吗?
“有什麽好难过的?”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身分证上的性别栏又不会改!是男是女真的有那麽重要吗?是个人就好了吧!”
妙哉此答!竟是出自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口中,哈利路亚!我看到了女权运动的希望!没错!是个人就好了,管他什麽“女孩子样”、“男孩子样”的?没有人有权力槼定另一个人该如何发展,一个人该有什麽样的外型,什麽样的性格,只有她/他自己有权决定。
那麽,为什麽有我们的社会,一个由男人所掌控的社会,会要求女孩子要有“女孩子样”呢?当女孩子“没个女孩子样”的时候,又会发生什麽事呢?
犹记台湾女权先驱吕秀莲女士初回国时,大力鼓吹女权思想,整个台湾社会为之震动,舆论界多视为洪水猛兽,不仅男人大加鞑伐,连女人也不支持。当时连方瑀(奇怪了,大家记不记得?当连战还没当上行政院长的时候,方瑀女士从没冠上夫姓;怎麽其夫显赫之后,就自动改名‘连’方瑀?)女士等一干官夫人,纷纷登报提笔为文,阐述传统妇德之优点;而好一阵子前,中国时报的“名人窝里访”专栏访问名演员江霞女士,江女士亦苦口婆心地劝新新女性们“女人还是传统一点好,绝对不会吃亏”。因为遵守传统妇德的女人,可以得到丈夫的宠爱、街坊的敬重、公婆的信赖……
唉!怎不教人掷笔长叹?说连方瑀女士有这样的看法也就算了,因为她现在是个“专职官夫人”,若连战失去了权位,她也就跟着一无所有,如同茑罗攀附巨树而生,树倒则亡。而江霞女士是知名演员,其夫虽是国内名建筑设计师,但论起名气,江女士要比其夫大得太多了(连我都不小心忘了她老公的名字哩)。若无其夫,则将女士仍可照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下去,但她丝毫没有这样的想法,她仍认为女性成功是需要男人的肯定与认可的。
这就是男人害怕与讨厌女孩子“没个女孩子样”的原因。因为当前仍处于父权社会的台湾(甚至整个儒家思想文化圈),男人掌控了大部分的权利,而女性若想与男性分享权力时,就必须遵从男人定下的规范,让男人操控。男人满意了,才会分出那麽点权力给女性。而当一位女性,她决定要活出自己,不稀罕男人给的权利,她要照自己的方式,自己给自己权利时,男人还能用什麽操控她呢?而男人一旦失去操控女人的权利,男人还能剩下什麽呢?
所以,姐姐妹妹们!大家都不要再“象个女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