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通讯(创刊号)(1997)
  • 发行人: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
  • 总编辑:何春蕤
  • 编辑顾问:丁乃非、宁应斌
  • 执行编辑:陈耀民
  • 出版业务:卢雅琪
  • 封面设计:黄玛璃
  • 插画:李慧玲

电子书已上线

  • 发刊词
  • 全书目录
  • 编者的话

发刊词

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于1995年成立,不但对于提升性/别研究领域内的尖端学术探讨不遗余力,也为本地呼之欲出的中小学性别教育早早开始耕耘。


经过一年的筹划,透过地方市公所、县方教育局、省方教育厅、和行政院卫生署的经费支援,以及中央大学与社区的资源共享,我们在1997年元月到四月之间一连串举办了三梯次桃园地区国中小学教师的性别教育研讨会,并且完成了一梯次的国小性别教育种子教师储训班,总共嘉惠桃园地区中小学教师两百余人。


这几次的研讨活动得到许多老师的回馈和建议,对于那些想要进行新的、平权的性别教育的老师所面对的两难困境,也有了更贴切的认识。


为创造沟通讨论的资讯交流空间,我们决定长期投入性别教育的推动和深化,此次推出的《性/别教育通讯》,得到中央大学校长刘兆汉的全力支援,勉励我们以此出版品与社区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计划一年发行三期,将配合中小学教师的需求,为有兴趣的老师提供切合最新性别情势的资讯, 以及具体可用的前瞻教学概念、教材、教法,并协助教师们进行自我的再教育,也为各校园突发的性别事件提供谘询和支援。


《性/别教育通讯》属于所有对性别教育有投入的老师,我们热切的邀请各位第一线的老师提供具体的性别难题和事件经验,共同合作来寻找不同于传统威权管理方式的处理角度,推动崭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性/别教育。


我们的联络方式是:

中坜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

电话∶(03)4262926

传真∶(03)4262927

信箱∶sexenter.ncu@gmail.com

性/别研究室召集人


何春蕤

1997年11月20日

目录

01性/别教育通讯发刊词 何春蕤

02编者的话 本期主编

性/别主题文章

04中小学教师的两大隐忧与性别教育改革 何春蕤

性/别教育活动记事

14桃园地区中小学教师性别教育研讨会 布鲁斯

性/别教育Q & A

27啥米是性/别教育? 编辑室

性/别小口袋

30体制下的另类空间--教师同志联盟”专访 陈耀民

性/别教育在野党

37性教育改革联盟 卡维波

性/别教育智囊团

40美国性知识及性教育谘询中心 SIECUS

性/别蛀书虫

43性不性有关系-- 评吴敏伦之《禁果与人生:新一代须知的性爱经》 陈丽玲

性/别教育开眼集

46师生恋 编辑部

46学生迷恋老师,怎么办? 高玫

47白雪公主 任务完成 施寄青

性/别教育教师记事

49辣妹女教师 王老师

性/别回响

51读者来函

性/别教育狗仔队

26青少年发飙 狗仔队记者

36校园霸王花 狗仔队记者

42“吻”别歧视 狗仔队记者

编者的话

(有点“口水多过茶”的啰唆唷!) 这是《性/别教育通讯》的第一次发行。说“第一次”当然不太准确,在此之前,我们曾经尝试发行以A4格式自行影印的试刊号共三次,各方反应不错,现在透过中央大学的经费补助终于能以杂志期刊的形式问世,对我们而言,是性/别研究室持续努力的成果,也是代表校方回馈社区的具体表现。


过去一年之内,无数牵涉到中小学学生的骇人案件,从凌辱杀人到活跃性生活,使得这个年龄层的人口突然成为众所关注的对象。面对舆论中各种戏剧性的、情绪性的描绘,以及各方专家和民众在媒体中提出的各种加强管理措施,这一期《性/别教育通讯》的主题文章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个年龄层的人口之所以承受最多的性/别问题,牵涉到最大的恶质敌意或彼此之间的热情善意,并不是因为青少年心智不成熟,或缺乏管教关怀,因而需要更进一步加以管理。相反的,这些现象和我们培养性别角色的一贯做法大有关系,和我们对青少年的主体定位一脉相连。换句话说,要真正预防这些问题,绝不是叫女生小心一点,叫男生有良心一点,也不是大肆抹黑所谓的单亲或破碎家庭的子女。敌意和善意本来就互为因果,要彻底从根解决其中的矛盾和僭越,就必须思考我们长久以来调教性别角色的习惯做法。要想知道个中详情,请看本期主题文章。


另外,为了让那些失之交臂的教师朋友也能身临其境的参与一些重要的性/别教育研讨活动,本刊特别安排记者现场报导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研讨会,在<性/别教育活动记事>的专栏中有生动的记述。


各个学校的教师平日或许因为切身的教学所需而与同僚结党(或者顺便标会棒球麻将桥牌保龄球等等),但是多半并不太知道还有什么热心教学、热情人生的教师小团体存在,我们特别制作<性/别教育小口袋>专栏,介绍大家认识那些存在在芸芸众生中,自成一个小口袋,自己在里面搞些不一样名堂的组织,一方面让大家增长见闻,认识社会的多样多元,另方面也更进一步鼓励新的小口袋出现。毕竟,有些小口袋已经大到成为跨校跨地区的大组织,而且具体的提出了不一样的前瞻性/别教育理念,俨然有教育在野党的架式,我们特别开设<性/别教育在野党>专栏,好让大家对未来的性别教育政治布局有所接触。个别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再加上社会变迁那么快(谁想到过以前说台语会受罚,现在还会在校园中开设母语课程呢?)资讯日新月异,为了帮助大家赶上时代,顺便以他山之石攻己之错,我们也介绍各种<性 /别教育智囊团>,认识别人的资讯累积,学学别人的搞法。要新知,就必须多读包含了新知新识的书籍,我们特派<性/别教育蛀书虫>到各地藏书者的书架上进行渗透颠覆的工作,搜出各种另类声音的好书,提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建议好书一定要是你读过的,打书者止步。 有人读书,有人搞组织,还有人致力创造新观点,新说法。<性/别教育开眼集>特别精选坊间一纵即逝的奇文奇言,提供各方刺激思考的机会。对于长年苦于高度近视短视的教师朋友们,这些文章的开眼效果不下于每年端午龙舟的必行仪式。


本通讯既然立志为教师服务,提供第一手异类消息,因此特别开设<性/别教育狗仔队>,把自从黛妃去逝后就处于过街老鼠地位的狗仔队收编旗下,立志把他们改造为社会上有用的人。这个专栏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的小道消息,刺激各位对性/别议题的敏感思考和另类反应。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大家也知道,第一次通常都是很令人忐忑的,不过, 我们有充分而且万全的准备,一定会很“安全”而“愉悦”的。


你的感觉如何呢?告诉我们,下次改进吧!